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500次以上;(二)造成受害者或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犯伪证罪否构成名誉权侵害
犯伪证罪是有可能构成名誉权侵害的,当然具体是否构成的话,还需要看这个伪证罪它的具体的行为表现是怎么样的,如果这种伪证的行为是通过捏造虚假的事实,对于他人的名义确实造成了实际损失的话,那么就会构成这样的名誉权侵权。犯伪证罪是有可能构成名誉权侵害的,这个要区分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话依据最新《民事诉讼法》102条规定可能会对做伪证的证人罚款、拘留。若是刑事案件中证人做伪证则可能构成伪证罪。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名誉侵权罪构成侮辱罪如何处罚
478人看过
-
名誉权侵害:诽谤罪与侮辱罪比较
209人看过
-
侮辱烈士是否侵犯其名誉权?
255人看过
-
侮辱当事人是侵犯名誉权吗?
409人看过
-
侵犯荣誉权构成刑事吗
478人看过
-
侮辱诽谤侵害名誉权怎么处罚
392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侮辱名誉权构成了什么刑法上的侵犯名誉权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1根据我国名誉法规定,对侵犯名誉权可判刑几年做出如下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侵犯名誉国家荣誉怎么取证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11、口头侵权,收集证人证言或相关证明材料;2、新闻媒体、书刊收集有关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报道;3、.收集侵权造成损害结果的证据。
-
如何构成侵犯荣誉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的比较有什么区别?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6第一,性质不同。名誉权为人格权,荣誉权的性质归属有不同见解,一般认为,荣誉权具有双重属性,即具有身份权与人格权两重属性。 第二,主体不同。任何公民、组织都有名誉权,但不是所有公民、组织都有荣誉权。 第三,取得不同。名誉权为生而享有,荣誉权来源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受到表彰奖励后取得。 第四,消灭不同。名誉权因公民死亡、组织主体资格消灭而消灭。荣誉权则可能因荣誉被依法剥夺而丧失。 第五,客体不同。名誉权客
-
侮辱诽谤侵害名誉权合法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26侮辱诽谤侵犯名誉权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处理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实际点击和浏览同一诽谤信息超过500次,或者转发超过500次的;(二)造成受害者或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4
-
被侮辱犯什么构成?侵犯名誉权有什么后果?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7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和民誉。 2.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以暴力和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包括暴力行为侮辱、言语侮辱、文字侮辱)。3。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低、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个人目的。 4.必须是情节严重,主要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情形。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