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事实什么意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30 02:38:21 411 人看过

一、民事法律事实什么意思

民事法律事实的意思是指符合民法规范,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包括自然事实和事实行为两大类。

1.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中止的客观现象。自然事实可分为事件(某种偶发的客观现象,如人的出生死亡)和状态(某种现象的延续,如时间的经过)。

2.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哪些

1.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三、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是建立民事法律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者缺一不可,故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般为公民和法人,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事物。按照中国《民法典》的规定,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为物、行为、不行为、智力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2日 00: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事实的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事实的抗辩权的定义如下:广义上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问。而狭义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亦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一、借条过了诉讼期怎么办诉讼时效是指被侵权的民事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时效届满后,债务人取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债权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债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但是,法定时效期满后,人民法院不再保护债权人行使请求权。但是,诉讼时效届满后,虽然债务人可以拒绝履行义务,但债权的行使只存在障碍,权利本身和请求权并没有消灭。二、债务人适用抗辩权的情形有哪些债务人适用抗辩权的情形有:债务人行使的抗辩权包括,先诉抗辩权、合同撤销抗辩权;债权已履行的抗辩权、债权无效的抗辩权、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等。债务人可以行使这些抗辩权对抗债权人的请求,权利转让后,债务人也
    2023-03-15
    58人看过
  • 事实上的重婚是什么意思
    一、事实重婚是什么事实上重婚,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前一个婚姻是经过合法婚姻登记的,我们称之为法律婚,而后一个是事实婚;第二种,前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后一个是法律婚;第三种,前一个是事实婚,后一个也是事实婚。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构成事实上的重婚。所谓事实婚一般包括两种情况:1、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的;2、有配偶的人虽未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但长期共同生活并以夫妻相称或者对外以夫妻自居的。二、先事实婚姻后重婚如何处理民法典中没有先事实婚姻后重婚如何处理的规定,一般先事实婚姻后重婚要接受刑事处罚。犯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即除非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一般情况法院不会主动受理。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
    2023-05-06
    295人看过
  • 行政事实行为是什么意思?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非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仅产生事实上的效果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1)是一种公法行为。(2)是一种实施行政职权的行为;行政主体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实施,否则需要承担违法行政的责任。(3)不以产生法律效果为目的,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不会导致行政法上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4)也可能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例如,行政机关在报纸上通告某厂家产品不合格、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殴打)。对行政事实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行为合理吗对行政事实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行为是合理的。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对公民的利益产生侵害,公民有多种救济手段,申请复议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行政机关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会通知给申请人。等拿到复议决定书后,当事人如果对于处罚的结果不服的还能进一步的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
    2023-07-03
    426人看过
  •  民事法律事实的归类
    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归类为两类:事件和行为。事件指的是民事主体无法控制的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观情况。而行为则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归类为两类:事件和行为。事件指的是民事主体无法控制的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观情况,例如出生、死亡等。而行为则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例如签订合同、结婚等。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民 事 法 律 行 为 成 立 方 式 : 单 方 / 双 方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因此,单方出具欠条或借条并不能算作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虽然在欠条出具过程中,实际上要取得对方同意或认可
    2023-09-20
    248人看过
  •  婚姻在民事法律中的地位:是事实法律关系还是民事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婚姻登记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是法律行为,也是确认式法律事实。要构成法律行为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它必须是人的行为,包括语言与身体行动,但不包括人的内心活动;其次,它必须是人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举动,精神病患者的举动不应当视为法律行为;再次,它必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动,即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影响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那些由法律所规定、实际发生并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被称为法律事实。根据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根据事实的存在方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婚姻登记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是法律行为。另外,婚姻登记是指有权机关对婚姻关系的一种确认,所以又是确认式法律事实。要构成法律行为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它必须是人的行为,包括语言与身体行动,但不包括人的内心活动;其次
    2023-11-20
    303人看过
  • 怎样认定民事法律事实
    法律综合知识
    【案情】王家村有两户养鱼专业户,甲家和乙家,其鱼池相邻。一年夏天,因天气变化,甲家鱼池中的鱼跃入乙家鱼池,当场有村人所见,一共跃入了23条鱼。甲家要求乙家返还该对条鱼,乙家认为,该鱼是自己跃入其鱼池之中,拒绝返还。为此双方发生纠纷。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评注】本案涉及民事法律事实问题。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法律事实,只有为法律所规定或承认并能产生实。民事法律事实可以与人的意志有关,也才在,只存在于主观之中而不表现于外界的意后括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所谓事件,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又称自然事实。(2)所谓行为,指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按行为状态,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此外,的民事法律后果。本案中,因天气变化,甲家鱼池的鱼跃入乙方的鱼池之中,为民法上的事件,此事件引起了甲家和乙家的财产关因此,乙家应返还甲家因此所受的损失。
    2023-04-29
    114人看过
  • 时效是民事法律事实吗
    时效是法律事实。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时间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它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根据。并且时效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它是基于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间内的持续存在而当然发生的,不为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纠纷案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有诉讼时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纠纷案合同的诉讼不属于相关法律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所以确认合同的效力是有诉讼时效期限限制的。法律对确认合同效力的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限没有特别规定,所以确认合同效力的诉讼也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三年期限,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23-07-24
    115人看过
  • 民事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
    一、民事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民事强制措施指的是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人采取的强制手段。在中国,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在于,排除妨害,教育行为人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遵守诉讼秩序,听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的指挥,保证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拒不到庭和拘传,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二、民事强制措施包括哪些内容民事强制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拘传拘传是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一种措施。2.训诫训诫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行为较轻的人,以口头方式予以严肃地批评教育,并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令其以后不得再犯的一种强制措施。3.责令退出法庭责令退出法庭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强制其离开法庭的措施。4.罚款罚款是人
    2023-09-26
    86人看过
  • 先民事后刑事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先刑事后民事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在此之前不应当单独就其中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判决。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先刑事后民事的法律依据先刑后民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主要的法律依据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
    2023-07-10
    385人看过
  • 事实婚姻是什么意思,事实婚姻和同居的区别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同居生活的男女关系结合形成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是事实婚姻,二是同居关系。同居关系,是指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在未办理结婚登记,又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所形成的两性关系。同居关系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双方均无配偶,不办理结婚登记,也不符合结婚的实质条件,以夫妻名义同居;二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即有配偶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的区别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除了在概念方面的有不同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一)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同。依据各自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事实婚姻在我国目前审判实际中的发生、认可是受到特定时间,特定条件等方面限制的。而同居关系的构成相对来讲限制较少。(二)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一旦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具体处理时则视同具有法律效力的结婚,与合法的经登记缔结
    2023-02-27
    153人看过
  • 刑事传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意思
    一、刑事传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意思刑事传唤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二、拘传和传唤的区别是什么拘传和传唤的区别如下:1.强制性不同。传唤等同于通知、不具有强制性质;而拘传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性质不同。拘传是强制措施的一种,而传唤不是一种强制措施;3.适用的对象不同。拘传适用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24-01-19
    214人看过
  • 事实收养是啥意思?
    事实收养,是指双方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未办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便公开以养父母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行为。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一、应该如何收养小孩收养孩子有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福利院收养陌生人的孩子;2、收养亲戚的孩子;3、收养亲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法抚养的子女;4、继父和继母收养继子或继女。夫妻收养子女,不能私下进行。必须到被收养子女的亲生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未办理登记手续的,收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二、收养子女应具备哪些条件收养子女应具备以下条件:1、无子女;2、有能力抚养和教育被收养人;3、没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收养孩子的疾病;4、年满30岁。收养人只能收养一个孩子。但是,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弃婴儿童找不到生父母,不受收养人无子女、收养一人的限制。
    2023-06-24
    403人看过
  • 上面写着无犯罪事实什么意思
    取保候审上面写着无犯罪事实,是说证据不足,不能逮捕或判刑。取保候审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
    2023-02-20
    410人看过
  • 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是什么意思
    一、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是什么意思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那就是对所犯罪的全部事实已经坦白承认了,对于坦白认罪现在已经是法定从轻情节了,也就是说对于坦白认罪的,法院是必须从轻处罚的。二、什么是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有关犯罪的各种情况的总和,一般由刑事法律规范确定,犯罪事实在刑法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关犯罪的一切实际情况的总和。它既包括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事实,也包括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几个方面。犯罪事实是定罪量刑的基础,没有犯罪事实,就不能成立犯罪,更谈不上量刑。三、犯罪事实的内容犯罪事实的基本内容,就是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事实和具体情节。一般包括:(1)行为人的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以及特定身份的事实;(2)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即故意或过失的事实;(3)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情节,诸如时间、地点、手段、过程等方面的事实;(4)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即犯罪行为危害的客
    2023-06-16
    8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事实重婚是什么意思事实重婚是什么意思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20
      事实重婚行为的终了一般要求行为人有相对明确的解除事实婚姻的意思表示,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者行为形式。口头或书面形式一般是行为人通过口头或书面直接向对方表示不再保持同居关系、婚姻生活等等;行为形式则一般是行为人通过躲藏、更换联系方式、住址等方式拒绝与对方保持关系等等。
    • 如实供述事实是什么意思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5
      如何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第一,关于真实的标准:供述与自己有关的犯罪事实。供述内容与犯罪分子的主观记忆一致。合理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也就是说,如实供述案件事实,但是对案件事实的定性,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解,仍然属于如实供述。其次,关于真实范围:除了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地址、犯罪记录等。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与真实情况不同,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视为如实供述自
    • 什么叫事实收养? 事实收养是什么意思?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29
      收养双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公开承认养父母养育子女的关系,与父母子女相称,被群众和有关组织公认;双方互相扶养的事实。养育子女和生父母实际上终止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未办理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也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 民事诉讼法法律上的意见156是什么意思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 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判令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直接向遭受损失的单位作出赔偿;遭受损失的单位已经终止,有权利义务继受人的,应当判令其向继受人作出赔偿;没有权利义务继受人的,应当判令其向人民检察院交付赔偿款,由人民检察院上缴国库。
    • 先形事后民事什么意思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9
      先刑事后民事是指一个人既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也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审理刑事案件,后审理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