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决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能提起行政诉讼:原告是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被告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具体;受诉法院有管辖权;并且该案件在法院的受案范围内。
一、美容院顾客欠款可以起诉吗
美容院顾客欠款是否可以起诉,要看是否符合起诉的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该案件有明确的被告;3、该案件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以及在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之内。
二、提起行政诉讼期限是多久
提起行政诉讼期限是六个月。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经过行政复议,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如下:
1、提起行政诉讼的只能是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4、符合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事实根据是提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事实和理由。
三、交通事故要求赔偿该如何提起诉讼
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的,需要写起诉书,收集赔偿相关证据,然后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委托律师帮助自己诉讼。
交通事故赔偿一般是在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在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行政诉讼后又提起行政裁决可以吗?
191人看过
-
提起行政诉讼前能否申请仲裁
53人看过
-
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能否提起诉讼?
459人看过
-
行政诉讼裁决中止行政裁决有效吗
372人看过
-
行政诉讼能否判决行政行为违法
202人看过
-
不服省政府裁决提起行政诉讼如何管辖?
191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行政复议决定能否提起诉讼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13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所在单位对人社局《认定工伤决定书》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前行政诉讼。一方当事人向人社局所述人民政府提起申请行政复议,经法制办审查作出了撤销《认定工伤决定书》的决定,工伤职工如果不服该决定,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社局或者政府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提起行政诉讼前能否申请仲裁重庆在线咨询 2023-01-29不能。因为《仲裁法》中有规定,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纠纷是不能仲裁的,只有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才可以仲裁。所以提起行政诉讼前是不能申请仲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
-
行政裁决是否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是否可以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3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不属于《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2款所规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情形。调解行为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虽然发生一定影响,但调解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发生影响的
-
能否将两个行政行为合并提起行政诉讼?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将两个或数个性质相同的行政行为合并成一个行政诉讼程序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尤为常见:如果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行政机关对同一事项行使行政权力,这些行政机关将成为共同被告方出庭应诉;如果同一项具体行政行为的多个案例或因同一行政行为引发的多个案例,人民法院认为合并审理是必要和可行的,也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在实践中,行政诉讼通常坚持“
-
能否对行政机关的强拆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08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此外,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