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监护人是否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所以除了维护被监护利益后,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与权利及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
民法典中子女是否是父母的监护人
60人看过
-
父母是否是民法典监护人?
303人看过
-
民法典中第一监人不监护怎么变更监护权
378人看过
-
民法典中被执行人的监护权是否可以被撤除
485人看过
-
民法典执行时是否能执行监护人个人财产
97人看过
-
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可以继承吗
228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被监护人财产安全是否受监护人影响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28古语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传统认知中,子女的一切都属于父母,包括未成年子女的个人财产。倘若监护人可以随意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那么如何来保障被监护人财产安全呢?法律保障每个人的财产安全,这其中必定也包括了被监护人财产安全,监护人应当承担起守护被监护人财产安全的责任。
-
保外就医能否接受监护人监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0保外就医的罪犯需要监控。保外就医是罪犯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如何接受保外治疗。又称监外医生,是监外执行的一种,是人道主义的表现。保外就医的罪犯,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日常监督考察,劳动改革机关应每年派警察或寄信全面考察,了解罪犯的病情和表现状况,根据情况处理。派出干部进行调查的,应与负责监督考察的公安机关联系,与犯罪者本人见面,发出保险人的信进行考察,监督考察的公安机
-
民法典中子女是否是父母的监护人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9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父母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子女是父母的监护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民法典中监护人如何履行监护职责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6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
-
被监护人住所地是否适用法院受理的监护人?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9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