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怎么纳税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22:28:06 387 人看过

一、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

3.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1-20%)。

4.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怎么纳税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方法是: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三、劳务报酬的范围

劳务报酬范围包括有,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佣金)、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8: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怎样计算个人所得秩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如下:(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月收人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工资、薪金所得应交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人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收人总额-成本、费用、损失)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额(三)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收人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
    2023-05-31
    457人看过
  • 境外所得税抵免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纳税人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但抵免限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按我国企业所得税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具体内容包括:青年人网伴你同行(一)可抵免的外国税收范围可抵免的外国税收,必须是纳税人就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了的所得税税款,不包括减免税以及纳税后又得到补偿或由他人代替承担的税款。(二)税收限额抵免法1.限额抵免的计算方法。税收的限额抵免是,纳税人的境外所得依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扣除取得该项所得应摊计的成本、费用及损失后,所得出应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的应纳税额。该税收抵免限额应当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为:税收抵免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相关规定,从境外取得的税后投资收益,应先将其还原后计人企业
    2023-06-07
    158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之“年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口径差异分析
    自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来,由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以下简称“12万申报”)的“年所得”与日常纳税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口径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差异,使得纳税人很容易将二者的计算口径混淆。随着2008年度12万申报脚步声的临近,如何区分二者计算口径之间的差异,就又一次成为纳税人关注的焦点。下面简要分析一般情况下二者计算口径之间的基本差异。一、个人所得税年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口径基本差异由于个人所得税年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口径的相关政策规定非常复杂,考虑到12万申报纳税人多为高收入者,所以,下面我们以(年度、月、次)应纳税所得额>0为前提,按应税所得项目逐一简要分析二者计算口径之间的基本差异:(一)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办法规定,该项目年所得计算方法为:按照未减除费用(2008年3月1日前为1600
    2023-12-12
    84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3.如果是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还需扣除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4.2000元的生计费扣除标准和2800元的附件费用扣除标准都是在2008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在之前分别为1600元和3200元5.附件减除费用使用的范围: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财政部确定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人员。6.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取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的情况下,根据超额累计税率表中划分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级距和税率,先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征税额以后的差额。7.设应纳税所得额为
    2023-05-08
    156人看过
  • 应纳税额如何计算个人偶然所得税
    一、应纳税额如何计算个人偶然所得税个人偶然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二、个人所得税什么意思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三、交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好处吗交个人所得税的好处在于:1.个税可以作为自己收入证
    2023-07-03
    332人看过
  • 有税种的年终奖怎么计算缴纳应税所得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月薪和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先将员工当月取得的年度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按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该方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允许每个纳税人使用一次。根据年终奖缴税规定,个人在获得年度一次性奖金并获得奖金当月的个人工资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个人当月获得年度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快速扣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和年度一次性奖金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例1:李某2006年年终奖2000元,当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应纳税额1195元。1、1200012=1000(元),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年终奖应纳税额为1200010%-25=1175(元);3、当月工资。工资所得应纳税额为(2000-1600)5%=20(元);4、当月应纳税总额为1175-20=1195(
    2023-08-08
    334人看过
  • 劳务所得纳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解析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税率表一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9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
    2023-07-08
    201人看过
  • 应纳税所得额是退税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应纳税所得额是退税吗在处理个人所得税退税业务中,首先出现的应缴纳税额,其实质便是按照本年度税收结算周期中所应该缴纳的全部税费总额所计提的数值。紧随其后的应退税额,表明我们在预缴税款环节可能存在过缴现象,因此可享受到相应的退税待遇。至于应纳税所得额,它意指需要被纳入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总金额,其精确核算方式为:将每一个纳税年度期间的总收入,予以减去六万元的法定基础费用,再进行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即可得出最终的应纳税所得额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4-03-20
    150人看过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一、个税缴纳税率现在的个税缴纳方式更多的是每个月工资发放时进行源头缴纳,比较适合过往抵扣与减免较少、综合征税范围比较狭窄的情况。根据国际经验,未来税改的方向必然是根据不同个体收入负担情况的差异化征税、越来越多的税收转向扣除项目以及综合性征税范围进一步扩大,现有的个税缴纳方式无法满足税款均衡入库的要求,也不利于税收征管体制对税收情况的监管。尤其是未来一旦纳入无法进行源头扣缴的相关收入,例如资本利得等极易产生偷税漏税的行为。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采用的是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相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就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数额。1、工资范围在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工资范围在5001元-8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1元-17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
    2023-04-05
    277人看过
  • 2022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详解
    个税税率是按照阶梯式执行的,用户的收入越高,那么对应的个税税率也就越高,个税的纳税税率主要分为3%、10%、20%、25%、30%、35%、45%几个阶梯,一般如果用户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只要不超过3000元,就会按照3%的税率进行纳税。《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缴纳税率是多少目前我国实行的是7级累进税率,税率从3%到45%,一共7级。第一级是扣除起征点
    2023-07-05
    226人看过
  • 劳务报酬所得税怎么计算,哪些收入可减免个人所得税
    一、劳务报酬所得税怎么算劳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按次计税的方式,在计税前应先减除一定的费用,减除的数目根据所得额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则减除费用为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可以减除20%的费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对每个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税。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前者如代客设计家庭住宅图纸,按照客户的设计要求完成设计后,根据协议取得一笔收入。后者如某评书演员应约在电视节目中演播长篇评书,每日安排一次演播,每次20分钟,连续演播三个月,在此情形下,应以其一个月内演播评书获得的劳务报酬所得为一次。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每一个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
    2023-05-05
    253人看过
  •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的劳务报酬所得负担税款,应如何计算缴纳个人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的,应当将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纳税款。计算公式为:1、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①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①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以上公式中,公式①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税率表中“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公式②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税率表中“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2023-04-30
    297人看过
  • 应纳税所得额指的是啥,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的区别
    一、应纳税所得额指的是啥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二、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的区别是什么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的区别是:1.构成因素不同: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利润总额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两部分构成。2.产生方式不同:应纳税所得额是
    2023-06-23
    492人看过
  • 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筹划有哪些方法
    非有形商品推销、代理等所得的筹划这里提供劳务的个人有两种情况,即或者该个人是本企业的雇员,或者该个人不是本企业的雇员。对与非本企业的雇员来说,其为该企业提供非有形商品推销、代理等服务活动取得的佣金、奖金和劳务费等各种名目的收入,不论该项收入采取何种方式计取和支付,均应当计入个人从事服务业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按照有关规定计算交纳营业税;上述收入扣除已经交纳的营业税税款后,按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对于本企业的雇员来说,其为本企业提供非有形商品推销、代理等服务活动取得的佣金、奖金和劳务费等各种名目的收入,不论该项收入采用何种方式计取和支付,均应当计入该雇员的当期工资、薪金所得征税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该项所得不征收营业税。由于两种不同主体在取得收入后的纳税情况不一样,对其进行筹划就存在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例如,甲是某公司的职工(雇员),乙是该公司临时招聘
    2023-05-04
    44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缴纳,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3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中国国内有住所,或者没有住所,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个人,从中国国内和国外获得的收入包括劳务报酬收入、根据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发生学费、考核费、咨询费等劳务报酬发放时,劳务报酬所得人没有自觉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发放给劳务报酬所得人的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导致国家应得的税款流失,甚至损害国家
    •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吗, 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进行确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1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收入总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
    • 应交所得税率中缴纳所得额是怎样计算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4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
    • 2022年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进行计算的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02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直接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
    • 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应按什么计算?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