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的防治具体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09:21:18 352 人看过

鉴于过失犯罪案件高发,刑法学界对过失犯罪缺乏深入研究和我国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合理的现状,笔者拟对如何防止过失犯罪高发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制定严格的行业、企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违者必究。对安全事故多发的交通运输、矿山安全领域,主管行政机关或行业部门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操作规程。强化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落实监督检查机制,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职工定期学习行业或企业内部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竞赛,对在安全生产中有技术创新和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同时主管领导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的观入,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由相关行政机关或企业内部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或纪律处罚,作到严格执法、责任到人,避免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在刑法分则中对过失犯罪作出明确界定,便于适用。近现代以来,各国刑法都以处罚故意为原则,处罚过失为例外,这主要是因为过失犯罪行为人的意志内容中缺乏违法性认识和追求危害结果的主观倾向,主观中不存在反社会的思想动机,我国刑法第15条第2款虽然也对过失犯罪的“法律概念”作出了原则规定。但是这一原则在刑法分则中并未贯彻到底。近40个与过失犯罪有关的条文仅有第115条,第119条、第124条、第370条、第398条等几个条文标注有“过失”字样,大量的过失犯罪都未予以明示。为数不少的过失犯罪未特别注明,从而也就影响了司法实务中特别是普通群众对这些罪名的理解与适用。所以在立法中,特别标明过失犯罪,使人们充分了解过失犯罪,对预防过失犯罪的多发是很重要的。

(三)提高业务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处罚,做到罪刑相适应

我国刑法中普通过失犯罪与业务过失犯罪的刑罚处罚存在着不均衡和不协调。这种现象在今后的立法中要加以改变。因为从理论上看对业务过失犯罪配置重于普通过失犯罪的法定刑事对防治过失犯罪案件高发是有帮助的,表现在:①从事业务活动的人负有较普通人更高的特殊注意义务。②从事业务活动的人具有超过一般人的预见能力和回避能力,具有特殊的专业技能和特种技术,故应配以与其罪责和社会危害性相适应的刑罚。③业务过失犯罪,往往发生在生产、操作和交通运输过程中,常常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影响面宽,危害结果严重。从司法实践看普通过失犯罪表现为单纯的少量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而业务过失犯罪的则多涉及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其结果往往是复合的,涉及面广影响恶劣。所以提高对业务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处罚,对防治过失犯罪的高发是有利的。

(四)加强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普法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宣传图片、文艺演出队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培养教育公民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消除存在的侥幸心理,避免过失犯罪,引导公民特别是企业主管领导要树立安全意识、守法意识,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加大对基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基层执法队伍的人员配备和办公经费的支持力度,确保基层执法队伍的运转,充分发挥对犯罪分子的威慑作用。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行为,坚决避免“以罚代刑”,“以罚代管”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要积极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调动各组织和人员的力量,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做到防范违法犯罪人人有责。

(六)加强对过失犯罪的理论研究。严重的犯罪现实,必须加强犯罪问题的研究,通过对犯罪的理论研究,找出犯罪的原因与规律,从而为犯罪治理提供良方新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偏重于对故意犯罪的研究。过失犯罪成为刑法理论界中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有关的论著寥寥可数,这同过失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同惩治过失犯罪的需要不相适应,应加强对过失犯罪内在特征、生成机理、防治对策的研究,为有效防治过失犯罪作好理论上的保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10: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过失犯罪的种类具体是什么
    一、过失犯罪的种类具体是什么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在已经预见危害结果的同时还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行为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非真实可靠: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不当地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危害结果的作用或者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轻信能够避免又表明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
    2023-04-29
    62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种类具体是什么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在已经预见危害结果的同时还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行为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非真实可靠: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不当地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危害结果的作用或者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轻信能够避免又表明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便是过于自信过失
    2023-03-02
    249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特点具体是什么
    一、过失犯罪的特点具体是什么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其特点有:(1)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2)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错误心理支配下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结果的发生。(3)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犯罪。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2023-04-29
    307人看过
  • 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农村污水、垃圾的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明显,但还是治理的薄弱环节。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国家支持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同时规定,制定化肥、农药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标准,应当适应水环境保护要求。畜禽散养密集区所在地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畜禽粪便污水进行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针对饮用水安全,新修改的法律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取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检测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同时规定,饮用水水源发
    2023-04-11
    248人看过
  • 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中,国务院提出了审议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案中主要提到防治水污染,保护、改善环境,保障我们的饮用水安全,保护水生态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表明新水污染防治法将在2018年1月1日起实行。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农村污水、垃圾的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明显,但还是治理的薄弱环节。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国家支持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同时规定,制定化肥、农药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标准,应当适应水环境保护要求。畜禽散养密
    2023-04-27
    434人看过
  • 过失犯罪具体是什么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过失犯罪所造成的结果,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一、过失犯罪有没有停止形态过失犯罪没有停止形态。过失犯罪要危害结果的发生才会构成犯罪,如果有停止状态,也就意味着没有危害结果产生。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二、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犯罪有罪吗不知情下帮助别人犯罪犯法是否犯法需要按具体情况判断,具体为:1、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他人犯罪,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就不构成犯罪;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
    2023-04-02
    20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单位过失犯罪具体罪名是怎样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3
      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社会上一些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此统称为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已严重侵害我国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经济秩序。因此,严厉打击单位犯罪已是我国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怎样区分罪与非罪将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
    • 传染病防治失职犯罪的具体规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2
      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时,应区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相同之处。但两者有严格的区别:(1)客观行为特征不同。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2)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判刑标准具体是怎样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1
      1.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量刑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 过失犯罪与防卫过当的区别具体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内容呢?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5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 过失犯罪具体指的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4
      过失犯罪指的是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