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银保监信访在办公场所扰乱秩序的怎么办
信访人扰乱、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险信访秩序的,保险信访工作人员可以劝阻、批评或者教育,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信访工作办法》
第十六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险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中国保监会或者派出机构办公场所周围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办公场所,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
(二)威胁、侮辱、殴打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三)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四)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五)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
(六)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妨碍保险信访工作秩序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信访人扰乱、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险信访秩序的,保险信访工作人员可以劝阻、批评或者教育。信访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保险信访工作人员可以将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二、不属于信访的范围
1、属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人大、法院、检察院的事不归信访部门管。
2、已经或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涉诉涉法等其它法定途径处理的事情不受理。
3、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期限内的;已有处理意见且正在复查期限内的,或者已有复查意见且正在复核期限内的。——办理期内不重复受理。
4、已有复核意见的;在规定期限内未申请复查、复核的。——已经终结的不再受理。
-
公共秩序扰乱怎么办
140人看过
-
扰乱市场秩序罪判多久,什么是扰乱市场秩序罪?
428人看过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行驶秩序的行为有哪些
466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135人看过
-
什么是扰乱办公场所罪
194人看过
-
扰乱电信市场秩序行为的认定
289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什么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6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一般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治安处罚及刑事处罚: 1、治安处罚: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
-
天安门非上访场所,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25天安门非上访场所,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
-
扰乱运动场等公共场所公共秩序的处罚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20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强行进入场内的; (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 (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 (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 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司法解释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30【刑法条文】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体育场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抵制或者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相关法律】《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九条第五款占用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对
-
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云南在线咨询 2020-12-04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