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能不能缓刑
故意伤害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缓刑。
缓刑适用条件:
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2、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缓刑:
(1)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
(2)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
(3)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
(4)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
3、犯故意伤害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
(1)没有赔偿且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2)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3)为了不正当竞争或者泄愤报复等非法目的,买凶、雇凶伤害他人身体的;
(4)多人携带管制刀具在公共场所公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5)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二、故意伤害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
针对故意伤害罪的预备阶段常见的情形包括:
为实行伤害犯罪而制造机会或者创造条件,如进行调查、排除障碍、前往犯罪现场、诱骗被害人到犯罪地点、跟踪或者守候被害人、引诱共同犯罪人、商议或者拟定犯罪计划等。
突出特点是为实行伤害犯罪而制造机会或者创造条件。
构成故意伤害罪,某人必须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断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如使人失去听觉、视觉、神经机能失常等。但这些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而伤害他人身体的,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如果造成轻微伤的,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但如果造成了人员轻伤以上,则属于刑事纠纷,需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
-
故意伤害罪能不能假释,犯故意伤害罪怎样争取缓刑?
400人看过
-
现在新刑法能不能判缓,故意伤害轻伤
217人看过
-
触犯了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能不能判缓刑
108人看过
-
故意伤害缓刑不能从事哪些工作
224人看过
-
故意伤害判了缓刑刑满能从政吗
130人看过
-
涉嫌故意伤害缓刑是否有可能
495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能判缓刑吗, 故意伤害罪能判缓刑吗, 缓刑的条件又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22一、故意伤害罪能判缓刑吗缓刑适用条件:(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2)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缓刑:①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②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③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
-
故意伤害罪能不能判缓刑,有哪些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12-09故意伤害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缓刑。 1、一般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2、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缓刑。
-
在缓刑期间能不能因伤人被判故意伤害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缓刑期间发现有漏罪或新罪的撤销缓刑。 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
-
故意伤害罪重伤可以判缓刑吗,积极赔偿能不能判缓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1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一般不能判缓刑。除非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形,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有可能判处缓刑。相关规定:《刑法》第七十二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缓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判缓刑, 缓刑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能判缓刑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3这要看对打架的处理结果,如果故意伤害构成犯罪,会撤销缓刑,两罪并罚。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