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抢劫未遂能够免刑吗
抢劫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抢劫的这个行为,就会构成犯罪,没有未遂这一说,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构成了抢劫罪。例如:青少年偶尔进行恶作剧式的抢劫,行为很有节制、数额极其有限,如强索少量财物,抢吃少量食品等,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尚不构成抢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数额达到多少才能立案抢劫案件?
242人看过
-
抢劫罪数额多少立案侦查
133人看过
-
不当得利金额多少能够立案?
287人看过
-
多少金额才算抢劫
497人看过
-
帮信流水金额多少够立案
102人看过
-
抢劫多少东西够算抢劫罪
33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入室抢劫多少金额够判刑,要是抢劫多少金额够判刑,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01只要有入室抢劫的行为就判刑,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
-
抢劫金额多少才可以立案立案具体点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03是行为犯罪,跟金额没有关系,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构成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
抢劫罪是否能够根据抢劫金额量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24【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盗窃金额多少能立案,盗窃金额多少能立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达到1000以上的,就会构成盗窃罪,是可以立案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的。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
-
钱丢了立案的金额能够是多少钱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9这个没有具体数量规定,若丢失的钱财数额较大,可以选择报警立案,公民到公安局报案需要以下程序。 1、报案,一般应按“属地原则”以书面或口头向案件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提出; 2、口头报案应当接受民警的询问,并制成笔录; 3、报案应如实反映情况和线索,不得夸大事实或诬告,诬告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4、报案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保障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5、报案如果不愿公开自己姓名和报案的行为,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