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人信息公开的法律解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5 14:54:25 291 人看过

公开举报人信息是违法的。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可向法院起诉,追究泄露者的法律责任。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享有举报、检举、控诉的权利,公民享有举报权,可以向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政府相关部门等举报违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泄露举报人信息属于什么行为

政府人员故意向被举报单位泄露举报人信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违反举报人保护规定,故意泄露举报人姓名、地址、电话或者举报内容等,或者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或者应当制定举报人保护预案、采取保护措施而未制定或者采取,导致举报人受打击报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四十六条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4日 17: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监察相关文章
  • 举报处理信息公开复议的规定
    一、举报处理信息公开复议的若干问题(一)政府信息的特性一是职权性。政府信息,一般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政府信息应当是各级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和公共服务职能中产生的或获取的各类信息。二是外部性。各种政府信息材料应当能够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互动关系,一些内部信息诸如集体讨论记录,不属于政府信息。三是结果性。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至第十二条的规定来看,政府信息公开的是政府履责的结果。实践中,申请人往往要求公开重大决策的讨论、制定、会议纪要、领导的批阅意见等内容。笔者认为,这些处于调查阶段、讨论阶段的过程性和程序性信息不直接对外发生效力,具有不确定和未完成的特征,不属于政府信息。对此,美国的《情报自由法》也有类似规定。(二)政府信息公开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行政机关怕公开政府信息引来纠纷,想方设法找理由不公开
    2023-06-01
    96人看过
  • 举报处理信息公开复议的规定
    一、举报处理信息公开复议的若干问题(一)政府信息的特性一是职权性。政府信息,一般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政府信息应当是各级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和公共服务职能中产生的或获取的各类信息。二是外部性。各种政府信息材料应当能够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互动关系,一些内部信息诸如集体讨论记录,不属于政府信息。三是结果性。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至第十二条的规定来看,政府信息公开的是政府履责的结果。实践中,申请人往往要求公开重大决策的讨论、制定、会议纪要、领导的批阅意见等内容。笔者认为,这些处于调查阶段、讨论阶段的过程性和程序性信息不直接对外发生效力,具有不确定和未完成的特征,不属于政府信息。对此,美国的《情报自由法》也有类似规定。(二)政府信息公开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行政机关怕公开政府信息引来纠纷,想方设法找理由不公开
    2023-06-19
    408人看过
  • 解读证券法关于持续信息公开制度
    在贯彻执行《证券法》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掩盖其财务状况恶化的事实,谋求新股发行、配股或避免其股票暂停或终止交易,不惜进行虚假信息披露,欺骗广大投资者。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更好地执行信息持续公开制度,《证券法》颁布实施后,证监会制定和修改了有关《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等14项规章,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新股发行申请文件、招股说明书、股票上市公告书、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从内容到格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针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房地产公司发行上市的新情况,专门制定了有关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13项规范性文件,从而细化和拓展了《证券法》关于持续信息公开的规定,对防范和查处虚假信息披露,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拒绝出具无保留意见或者声明具有保留意见。持续信息公开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
    2023-04-24
    490人看过
  • 湘潭县信息公开举报受理办法内容
    为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加强对我乡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规范举报调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县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我乡政务公开受理举报制度。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二、举报内容。乡政府及其部门在开展政务公开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下列问题:(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三、举报投诉形式。举报投诉可采用来信、来访、电话、电函、电子信箱或口头等形式进行举报投诉。乡政府及其部门必须设立
    2023-06-03
    222人看过
  • 劳动法解读:阻挠监督检查、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什么行为属于本条所称无理阻挠的情形?《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8/4)92、用人单位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认定为劳动法第一百零一条中的无理阻挠行为:(1)阻止劳动监督检查人员进入用人单位内(包括进入劳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的;(2)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3)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4)拒绝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就劳动行政部门所提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的;(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2)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劳动监察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或者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应当受到什么处罚?《违反行政处罚办法》(1994/12/26)第十八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
    2023-06-09
    118人看过
  • 信息公开行政举报制度有哪些?
    信息公开行政举报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规范举报调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举报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投诉。镇党政办、纪委办、维稳办具体负责举报的受理、登记、调查、督办、答复及归档工作。第三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举报的调查处理应当遵循依法处理、实事求是、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惩防结合、纠建并举以及维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第四条举报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机关举报:(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二)不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四)通过其
    2023-06-02
    420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监察
    相关咨询
    • 举报违建是否公开举报人信息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27
      举报违建不会公开举报人信息。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可向法院起诉,追究泄露者的法律责任。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享有举报、检举、控诉的权利,公民享有举报权,可以向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政府相关部门等举报违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
    • 信息公开举报方式有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25
      信息公开举报方式有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依申请公开的事项依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 举报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律师如何收费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15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
    • 被信息老师举报信息辱骂这样的人怎么举报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3
      留存、提供证据,向学校领导或文教局投诉处理
    • 泄漏举报人信息违法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04
      违法的行为,泄露举报人信息应当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性质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