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视居住过了6个月没通知,程序合法吗
当事人以及相关亲属务必高度关注监视居住期间的时限问题。若该阶段在六个月之后仍未获得解除了结或改变成为其他强制性的措施,便有权申请解除或变更现有的状态。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则不得超过6个月。在此期间,对案件的侦查、起诉与审判工作不得间断进行。如发现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已届满的情况,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措施。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决定必须及时告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及其所在单位。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监视居住过后取保候审多久
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两者并非同一性质的刑事强制措施,关于其二者间的具体时间衔接并无明确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原则上不应超出六个月,然而否能够转换为取保候审,则需依据案件实际情况及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定而定。取保候审的决策往往建立在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安全风险的全面评估之上,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他们是否有可能干扰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时间限制来回答“监视居住结束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取保候审”这一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拘役及监视居住的期限设定为六个月,如期限届满则需终止或者变更相关措施。在这段时间内,有关案情的侦办、提起诉讼以及审判均不得中断。如果经调查不存在刑事责任的风险,或者期限已经达到规定期限,就应当立即结束相应的措施,并且向相关当事人及他们所在的机构进行明确通知。建议当事人和其家属对这一期限给予充分的关注,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
未满6个月会被视为监视居住吗
455人看过
-
6个月监视居住仍未开通,如何解决?
471人看过
-
监视居住6个月是好还是坏?
345人看过
-
监视居住过了六个月还没开庭如何处理?
320人看过
-
监视居住6个月到期了可不可以延期
60人看过
-
监视居住满6个月后是否会被收监?
200人看过
-
监视居住6个月了需要开庭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10可以接着第二次监视居住,或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
-
法院判6个月的监视居住是合法的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1-08-29合法的;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依新《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是否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
-
监视居住6个月后还有关系没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81.监视居住满6个月还不结案的,应当解除监视居住。 2.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监视居住6个月到期了会怎么样新疆在线咨询 2024-09-30在监视居住期已满6个月的情况下,如发现不应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或适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应立即解除对当事人的监视居住。在作出解除监视居住决定后,须及时告知当事人及其相关机构或部门。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持对案件的持续侦查、起诉及审理工作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监视居住,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依法令被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不得在特定时间段内在指定区域以外活动,并对其实施严格监视管控之强制
-
监视居住满6个月后会收监吗,有没有法律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4-09-28法律分析 监视居住满6个月后不一定会收监,可以接着第二次监视居住,也可以变更强制措施或解除监视居住。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