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录音是否违反法律?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5 15:22:50 324 人看过

私人录音未侵犯他人隐私或者扰乱他人正常生活秩序的,不违法。该录音经查证属实且合法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要求录音取得方式应当是合法,内容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连贯,意思清楚。

私人录音取证的操作规范

以上尽管是间接证据,附之你向法院提供的起诉书等书面材料,可形成一个“证据链”,相信能打动法官。

但录音取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被录音者必须是债务人。如果被录音者不承认是本人,可以申请司法鉴定;

2、录音内容必须完整反映债权债务的内容。例如录音应让债务人完整说出欠钱的具体金额和来龙去脉;

3、录音应当真实完整。录音证据应当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

4、录音内容必须反映被录音人真实意思表示。即被录音者不是在被逼、被胁迫的情况下录音的,因此录音时讲话的态度、语气一定要和善;

5、录音取得的方式应当合法。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例如,私自在他人住宅暗装窃听设备窃听的录音一般会因被认定侵犯公民的住宅权而无效,应该选择在一些公众场合进行;

6、录音应留下原始载体。通过录音笔或者手机录音后,在拷贝到电脑后,存在录音笔或者手机中的录音资料不要删除。因为法院或者鉴定机构可能会要求您出示原始录音材料,否则录音作为证据的证明力将有问题;

7、录音可以公证。如果在公证员面前拨打电话并录音,公证处会出具《证据保全公证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经过公证的证据证明力高于一般的证据。

对于出借方而言,借条是重要的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但并不是唯一的证据,借款当时的转账记录,之后的还款记录都是侧面证据。如果借还款是以现金形式进行的,切记要写收款回执,证明金钱流转的真实存在。一旦丢失借条,也要想明白日常提及债务是非常合理的,通过各种侧面的方式留下新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03: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间接证据相关文章
  • 在他人办公室放置录音笔是否违法?
    算犯法,一般侵犯他人隐私权。公司对员工进行录像录音是否合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如果是在办公室、操作车间等公共办公场所进行录像、录音的,这是公司正常的安保、管理的需要,是合法的。2、如果是在更衣室、休息室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地方进行录像、录音的,则侵犯了员工的个人隐私,是属于违法的。去律师会见要带录音笔吗会见时,辩护律师可以对会见过程制作会见笔录。制作会见笔录的,必要时应当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签字确认。会见时,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辩护律师可以对会见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拍照。辩护律师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的,看守所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阻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向证人送达通知书并告知双方当事人。通知书中应当载明证人作证的时间、地点,作证的事项、要求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等内容。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没有
    2023-07-03
    79人看过
  • 裸贷是否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裸贷是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人应当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裸贷”是否有效,是否会涉嫌刑事犯罪“裸贷”是无效的,以裸照、不雅视频进行的担保无效。以“裸”换“贷”的行为,将裸照当作还款的抵押物,有违民事法律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出借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以及将裸照、不雅视频在网络上大肆传播,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
    2023-07-06
    455人看过
  • 违法私自录音是否有力证据
    一、违法私自录音是否有力证据私自录音一般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如果私自录音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取得,该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私自录音作为证据使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是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2.录音证据必须有其他证据佐证,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二、非法证据怎么认定1.形式非法的证据,即不具备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证据,如举报犯罪的匿名信,因不明证人身份,只能作为破案线索,不能作为诉讼中的证据;2.主体非法的证据,即不具备法定取证主体资格的人收集提取的证据,如私人侦探通过侦查手段获得的证据;3.程序或手段非法的证据,即通过不符合或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手段取得的证据,如通过刑讯逼供,非法搜查、侦查陷阱等方式取得的证据。三、非法证据怎么处理一般应这样处理非法证据: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刑事诉讼法》第
    2023-09-06
    136人看过
  • 小区内放音乐是否违反法规?
    按国家规定,居民住宅区内的噪声标准白天是50分贝以下,夜间在40分贝以下。否则违法;分贝达到就是扰民了,有噪音困扰可以先向物业或者接单居委会反应,有条件可以录下噪音的资料,然后考虑向小区派出苏投诉或者举报,还有环卫局,管理委员会,也可以向媒体反映。餐馆播放电影或音乐构成侵权吗公众场合播放,如未经授权,属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2023-07-04
    51人看过
  • 偷偷录音录像是否犯法
    犯法。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通过法律禁止出售的窃听设备获得的证据就不具备合法性,因为收集证据的手段就不合法,只要不违法,自己录制的音频资料,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且有证明力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接受审判人员和当事人的询问。证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或者人民法院调查、询问等双方当事人在场时陈述证言的,视为出庭作证。双方当事人同意证人以其他方式作证并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无正当理由未出庭的证人以书面等方式提供的证言,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023-04-14
    213人看过
  • 录音是否能够用于法律审判?
    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要符合下列条件:1、录音尽量保存原始载体;2、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3、录音尽量不要单独作为法庭证据;4、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一、证据的分类有:1、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属于直接证据。直接证据不必经过推理过程就可以直观地说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发生和是否是正在被追诉的人实施的。凡是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属于间接证据;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凡是通过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凡是以物品的性质或外部形态、存在状况以及其内容表现证据价值的证据,都是实物证据。证据种类中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以及勘验、检查笔录均属此列;3、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凡是
    2023-06-30
    413人看过
  • 偷拍别人发抖音违反了法律哪条
    妨碍作证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利。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妨害证人作证的,还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复杂客体。(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采用暴力、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依法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妨害证人作证的行为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和他人的作证权利或人身权利,仍决意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希望这种社会危害性的发生,行为人往往出于个人利益或他人利益之动机。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
    2024-05-16
    53人看过
  • 公开录音是否合法?
    未经他人允许则属于违法,侵犯了个人隐私权。未经他人允许,私自侵犯或传播他人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属于侵犯了他人权益,是法律不允许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软裁员是否违法不合法,应从程序的合法性和涉及人员的规模等方面着手,依法对软裁员的“裁员实质”举证,要求劳动行政部门予以干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只有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才有权发放最低工资待遇:第一种是停工产业导致员工待岗;第二种情况是和员工协商一致。如果企业的做法不符合以上任一种情况,发放最低工资没有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协商一致或者符合法定的情形,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工资待遇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如果没有法定情形,只要劳动者不同
    2023-07-05
    317人看过
  • 法庭上录音是否合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时候,书记员会对案件的审判过程进行记录,所以一般是不会录音的,而对于录音是否合法是没有规定的,如果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录音是不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第二百零七条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阅读或者向他宣读。当事人认为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当事人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有哪些1、哄闹、冲击法庭哄闹法庭主要是指在法庭上以
    2023-06-18
    267人看过
  • 法律错误是否违反法律
    如果法院处理案件,适用法律错误,可以上诉。不是违法,属于能力、水平问题。行政机关对违法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时,要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要载明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错误的量刑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问题是,刑法理论上不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实际却存在有共同过失犯罪的情形。例如,甲乙两人各自驾驶一辆车,都有违章超速行为而发生碰撞,甲车把乙车撞上了人行道,结果乙车在人行道上撞死了被害人。经交管部门认定,被害人没有过错,两名被告人负同等责任。如何认定甲乙的行为性质还有,前车把路上的行人撞倒在路上,后面来的车不注意观察,又碾压了被害人,结果被害人死亡是撞死还是碾压致死的原因无法查清。对于这种共同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交警部门往往会作出两车司机共同负全部
    2023-07-06
    420人看过
  • 违反法律占用私人车位是否违法?
    私人车位被占用违法。私人停车位被占属于侵犯其合法物权,侵权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占用私人车位犯法,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被侵害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相关的规定。私人车位出租合同通用版<p>出租方(甲方)</p><p>身份证号:</p><p>承租方(乙方)</p><p>身份证号:</p><p>甲乙双方同意按照下列条款签订本租赁合同,以资共同遵守:</p><p>一、甲方向乙方出租XX市XX小区地下停车位,车位号码是号。</p><p>二、租期期限及车位租金: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租金合计人民币元(大写)租金由乙方在签署协议后一次性支付给甲方。租赁期内的车位管理费由甲方承担。</p><p>三、双方只构成车位租赁关系,不构成保管关系。乙方应自行
    2023-07-03
    240人看过
  • 录音能作为法律证据是否使用
    律师解答:能。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要符合下列条件:1、录音尽量保存原始载体;2、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3、录音尽量不要单独作为法庭证据;4、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民事诉讼法》第63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4-05-03
    357人看过
  •  欠缴录音费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在债务问题沟通中,第三人可以在公共场合进行录音并保留证据。债务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公开沟通录音也可以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但以下方式进行的录音则不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对债务人事实的偷拍偷录,在其住所安装摄像头;在债务人手机上安装窃听软件,窃取债务人通话记录的。如果债务人对录音内容有异议并提出证据证明存在问题,则录音将失去法律效力,不能作为证据用于主张维权。以下内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1.第三人在公共场合对债务问题的沟通进行录音是合法的;2.债务人与债务人就债务事实进行公开沟通的录音;3.录音内容完整清晰,未经加工。以下方式录音的,不得法律认可,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效的取证方式:通过对债务人事实的偷拍偷录,在其住所安装摄像头;在债务人手机上安装窃听软件,窃取债务人通话记录的。法院审查录音内容时,债务人对录音内容提出反对意见,并提出证据证明录音的问题。录音失去法律效力,不能主张维权作为证据。债务人
    2024-03-12
    448人看过
  • 通话录音是否可用于法律诉讼?
    如果电话录音符合规定的情况,可以作为证据。根据法律,录音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但要视情况而定。证据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规定取得的,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相反,未经当事人同意的音像资料,如果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则可以将视听资料作为最终决定的依据。通话录音可以作为案件当事人证据吗?1、电话录音是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但在合法、有效的认定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提供电话录音等证据时,应当尽量用当时录音所使用的载体,例如手机等。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还有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提供的电话录音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
    2023-07-02
    123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间接证据包括: (一)与案件有关的主要事实的做法是间接的,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的主要情节或事实的各个部分。因此,任何间接证据必须结合其他证据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二)间接法与相关案件的主要事实的间接证据确定的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 更多>

    #间接证据
    相关咨询
    • 原配采取录音录像手段捉拿小三,是否违反法律法规?
      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0
      在判断是否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时,侵入第三人住宅录音或拍照是一种侵权行为,但在自己家中进行此类行为则不会构成侵权。例如,在自己的家中安装录音设备并不构成侵权,因为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此类行为并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
    • 2022年被别人录音是否违法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0
      看具体情况。录音能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录音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大证据类型之一的“视听资料”,当然能够作为证据使用,只是证据和证明力不是同一个法律概念,证据是一种资格,证明力是一种结果和作用,证据未必能够证明待证目的。
    • 一个录音机录音声音是否就是录音有效的?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27
      1、录音是否有效,主要看来源合法,是否经过剪辑,来源合法的完整的录音是不需要本人同意的,也可以做为法院判案的证据 2、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提供复制件的,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其来源和制作经过 2)《最高人民法院关
    • 给人录音法律是否认可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4
      如果不违反公序良序,不侵犯他人隐私,一般是可以用作证据的
    • 警察做笔录个人偷偷录音违法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4-04-21
      警察做笔录个人偷偷录音一般不属于违法行为。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音视频同步记录。即录音录像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公安机关,但也没有规定自己不能录音,故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