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骗取贷款的目的和用途
如果骗取贷款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也确实用于生产经营,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骗取贷款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应定贷款诈骗罪。
2、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
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骗取贷款时具有偿还能力,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应定贷款诈骗罪。
3、骗贷行为造成的后果
如果骗取的贷款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实际没有归还,则应进一步考察没有归还的原因。如果资金全部或者大部分投入了生产经营,只是因为经营失败而造成不能归还,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不是因为经营失败造成不能归还,而是因为个人挥霍等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归还,应定贷款诈骗罪。
4、案发后的归还能力
如果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归还全部或者大部分贷款,应定骗取贷款罪;如果案发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贷款没有实际归还,应定贷款诈骗罪。
一、骗贷行为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1、通过诈骗的行为非法占有的贷款数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没超过100万的不宜追诉。
2、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后导致银行或者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带来经济损失至少二十万元的,或者骗贷后导致银行信誉下降的,损失无法估计的。
3、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属于骗贷的累犯,多次一般是指三次以上,屡犯不改,属于情节恶劣的,应当追诉。
4、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由于行为人的骗贷行为,骗贷数额较大的,导致银行资金流转不灵而遭遇重大损失之类的情形,也应追诉。
二、骗贷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1、贷款被收回,还会收取违约金;
2、贷款被收回,还会收取违约金;
3、情节严重会被起诉、甚至坐牢、被判无期。
-
如何区分高利转贷罪与贷款诈骗罪
222人看过
-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等相似罪名的区分
368人看过
-
如何区分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
97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与骗取银行贷款罪有什么区别,贷款诈骗罪的四大要件
464人看过
-
非法经营罪与诈骗罪区别是什么,贷款诈骗罪和诈骗罪区别
55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行为方式包括什么,贷款诈骗罪与借贷纠纷区别
488人看过
贷款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更多>
-
怎么区分诈骗罪与借贷案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区分的关键就是行为人在获取款项时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他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导致财产损失,行为人获得财产的情形。 2、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贷款诈骗罪与银行借款纠纷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分贷款诈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19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与借贷纠纷的区别:在实践中,有时对贷款诈骗与民间借贷纠纷之间的界限认定往往比较困难。要分清二者的区别,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如果已经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要看行为
-
怎么区分贷款诈骗与普通诈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6一、怎么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1、若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还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2、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项目,一般也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不应以贷款
-
两方面区分贷款诈骗和贷款诈骗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22从犯罪构成上看,两罪较为接近,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别避免混淆: (一)犯罪对象相同 都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 (二)主体要件相同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均构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该两罪的行为人内外勾结,提供帮助,亦可成为共犯。 (三)客观要件相同 两罪的行为表现均可能是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经商办企业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或
-
如何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诈骗?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22从犯罪构成来看,两项罪行相对接近,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避免混淆:(一)犯罪对象同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资金。(二)主体要件相同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均构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该两罪的行为人内外勾结,提供帮助,亦可成为共犯。(三)客观要件相同的两项罪行表现,可能是编制引进资金、项目、经营企业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合同,使用虚假证明书,保证虚假产权证明书,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