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产侵权规定中的虚拟财产归责原则
财产侵权规定中的虚拟财产归责原则如下:
民法典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该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归责原则理论一般包括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推定责任、公平责任。
也有观点认为,对于虚拟财产侵权归责应该适用过错责任。
在处理这类案件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能强加原告的过错证明责任,而应当严格按照过错推定原则的要求进行。
二、财产侵权的诉讼时效
财产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3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有无人身损害不影响财产损害赔偿的请求时效。
《民法典》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虚拟财产的特点
虚拟财产的特点如下:
1.稀缺性,也可以称之为竞争性,这是其作为财产的基本构成要素。
2.持续性,虽然网络虚拟财产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但应当具有持续性,用户可以连续累积持有。
3.互联性,就是交互性。
-
继承虚拟财产的规则
71人看过
-
“虚拟财产”及其权属的法律特征
353人看过
-
网络虚拟财产评估原则及实践
187人看过
-
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及其财产属性
360人看过
-
财产诉讼时效中涉及的财产侵权问题有哪些
342人看过
-
财产侵权中利息的计算,财产侵权中的诉讼时效
421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民法总则中规定的虚拟财产保护法条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款的增加,体现了“与时俱进地审慎修订立法”的理念,符合当前时代发展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需求,提供了高位阶的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民事法律依据,为后续涉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留足空间。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非物化的财产形式,目前针对网络虚拟财产虽无统一的定义,但从其特点可知,网络虚拟财产主要指
-
虚拟财产是如何规定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04虚拟财产是指狭义的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包括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 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中的财产。
-
如何适用财产侵权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27侵权和财产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诉讼中财产保全是什么意思,诉讼中财产保全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51、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概念 诉讼中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后、作出判决之前,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执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民事案件从人民法院受理到作出生效判决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法院判决生效后,如果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又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债务人隐匿、转移或者挥霍争议中的财产或者以后用于执行的财产而得不到制止,不仅会激化当事人双方的矛盾,
-
诉讼中的专利侵权及财产保全浙江在线咨询 2025-01-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6条第二款,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财产保全。专利侵权诉讼财产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申请的条件:专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或者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