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行为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犯罪需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借款,数额达到3000元的构成诈骗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一方的借款行为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于夫妻一方的借款行为,债权人可以像夫妻双方主张共同债务。如果另一方能举证证明该债务并未用于婚姻家庭生活的,则属于个人债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罪行为是否具有犯罪中止的特点?
112人看过
-
能否将挪用资金认定为诈骗罪的犯罪行为?
267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的诈骗罪是否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436人看过
-
能否认定主播所述为诈骗行为?
360人看过
-
挪用公款过程中出具借条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74人看过
-
行为人犯诈骗罪金额如何认定
356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合法的借款诈骗行为能不能认定为诈骗行为?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12首先要看行为人是否采取欺诈行为(即是否虚构关键事实或隐瞒关键真相),是否符合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被害人因欺诈行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交付财产的欺诈犯罪。如果行为人未能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即使借款用于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或改变借款用途,也是行为人借款后的独立处分,属于借款民事纠纷,不构成欺诈,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第二,
-
借款行为中借款人是否构成诈骗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10借款行为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犯罪需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借款,数额达到3000元的构成诈骗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
借款事实的否认是否能被视为诈骗行为?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7在借款时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有可能被认定为诈骗行为。关键在于借款者是否在故意隐瞒事实的同时,也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这一明确意图。如果有此意图,即为诈骗;即使所骗财物数额不大,也可能会触犯法律。反之,如果借款者没有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的意图,则无法被判定为诈骗。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根本目的,通过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手段,获取他人公私财务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
-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能否将诈骗行为定性为犯罪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0当然可以。对于涉及电信诈骗案件受害者而言,他们有权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挽回被不法分子侵占的财产权益。 当诈骗案件正式立案后,如果涉案人员存在犯罪情节较轻或者已超过法定追诉期等特殊情况,司法部门有权基于实际情况酌定是否取消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个人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诈骗行为,其遭遇涉事方造成的物质损失,在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同时,受害者也有权依据法律规定对侵权者提出附带民事诉讼。所谓附带民事
-
能否起诉认定违约行为人是不是借款诈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8借款行为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犯罪需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借款,数额达到3000元的构成诈骗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