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的特点如下: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偿还本息或支付回报;
4、吸收公众资金,即社会不特定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手段非法集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集资案件呈现的特点
:
一是案件高发频发。近几年,全国公安机关年均立案2300多起,非法集资案件一般占同期经济犯罪案件总数的5%以下,但涉案金额占同期经济犯罪案件10%以上,最高达16%。
二是涉及面广。非法集资案件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市,有的案件涉及多省,甚至波及全国;涉及的领域从农业、林业、房地产、教育、商品流通等传统行业向科技环保、股权投资等领域蔓延;参与集资者既有在职人员,也有离退休人员,既有家境富裕人群,也有弱势群体。
三是形式多样,手段隐蔽。非法集资常用的手段有: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请名人代言等,一些地区的民间借贷、高利贷极易引发非法集资。
四是职业化的趋势显现。一些企业和个人成为资金掮客,专门从事资金的低吸高放业务,从中获取中间的利益,有的非法集资代理人非法获利甚至达到10%到30%,还有的代理人代理几家公司的非法集资活动,对非法集资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是社会危害严重。非法集资是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干扰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已经成为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
总而言之,参与非法集资的人员的法律后果这也根本没办法一概而论的,因为参与非法集资的人员当中也有主犯和从犯,在这有一部分的非法集资案件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单纯的根据非法获利来判刑的话一般数额比较大的量刑也是在五年以下的,总之,只要是参与了非法集资的这些人肯定都是逃脱不过法律的制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探究非法集资的危害和特点
418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构成特征探究
441人看过
-
非法集资三大特征非法性
251人看过
-
哪些是非法集资的特征,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144人看过
-
怎样理解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特征有哪些
69人看过
-
非法集资多少万以上达到非法集资标准,非法集资的特征
192人看过
-
哪些是非法集资的特征,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3要结合非法集资的基本特征,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是否承诺回报,非法集资行为一般具有许诺一定比例集资回报的特点。
-
非法集资的性质有哪些非法集资的特征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10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 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的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
-
关于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涉及的非法集资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1-06-20一是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如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 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等形式吸收资金,承诺以收购或包销产品等方式支付回报;有的则以商品销售的方式吸收资金,以承诺返租、回购、转让等方式给予回报。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
-
非法集资4个特征要件?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4没有经过有关权力部门批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
非法集资方式企业集资的特征是哪些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06(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