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将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退休、因病或受伤、因工伤致残或患职业病、失业、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在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将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因病或受伤;
3.因工伤致残或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劳 动 者 死 亡 后 遗 属 享 受 的 待 遇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死亡后遗属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 丧葬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
2.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4.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综上所述,劳动者死亡后遗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些待遇在工伤保险中给予,旨在帮助遗属度过悲伤和困难时期。
在我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为劳动者提供了社会保险制度。劳动者在退休、因病或受伤、因工伤致残或患职业病、失业、生育等情况下,将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些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同时,工伤保险金也必须按时足额支付。综上所述,劳动者及其遗属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将依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
怎么享受养老保险?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是什么?
165人看过
-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各项社会保险的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
65人看过
-
参保职工未就业配偶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吗?享受待遇的条件是什么?享受的标准是多
221人看过
-
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待遇的需符合什么标准
432人看过
-
生育险的待遇是什么,享受生育险待遇的条件又有哪些
395人看过
-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享受低保待遇,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有哪些
125人看过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 更多>
-
新《社会》:享受保险待遇的条件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6第三十四条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
-
怎么才能享受南京生育保险待遇?待遇享受的条件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1、符合国家、江苏省、南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2、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职工按照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规定享受生育的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职工或职工未就业配偶分娩、流产、引产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为其连续缴费不足10个月的,职工生育医疗费用或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的医疗费用待遇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职工的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在用
-
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2条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一般规定1、生育医疗费。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业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
-
劳务派遣的劳动者享受什么社会保险待遇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2《劳动合同法》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通过劳务派遣协议来约定派遣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同时约定违反协议的责任。也就是说,双方可以通过劳务派遣协议约定此类事项,如果出现问题,双方不能明晰责任时,一起对劳动者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