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事实是否侵犯名誉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7 21:12:12 383 人看过

一、捏造事实是否侵犯名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二、侵犯名誉权的证据

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

2、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书面材料。

3、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

4、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如单位处分,当事人精神受打击患精神病,法人经济效益滑坡等证据。

5、被告如主张免责,应提供其没有过错,或没有损害原告名誉权的证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5日 1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什么是侵犯名誉权,名誉权侵犯标准是什么
    一、什么是侵犯名誉权侵犯名誉权是指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细节、后果和影响确定赔偿责任。二、名誉权侵犯标准是什么名誉权侵犯标准: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
    2023-06-07
    121人看过
  • 讲事实也算侵犯名誉吗
    一、讲事实也算侵犯名誉吗不算侵犯名誉。讲事实不属于捏造事实。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是由侮辱、诽谤两种行为。所谓的侮辱是指使用语言、肢体动作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情节严重,需要用刑罚处理的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讲事实仅仅是陈述事物或者事件的本来面貌。不存在着通过捏造、诽谤的行为使名誉受到损害。讲事实是人通过客观现象,主观意思表示的行为。只要实事求是,就不存在侵犯他人名誉。二、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有主观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假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其推断为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主观故意。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
    2023-04-14
    329人看过
  • 实名举报算不算侵犯名誉权?
    一、实名举报算不算侵犯名誉权?实名举报在情况真实的时候不算侵犯名誉权,具体的侵犯名誉权的情形有以下几种。(一)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筹划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二)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法律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三)
    2023-04-13
    486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罪是否存在?
    侵犯名誉权罪是不存在的,目前如果存在侵犯名誉权等相关的行为的话,是有可能会构成《刑法》当中的侮辱罪或诽谤罪。1、二者侵害的客体都是公民的人格和名誉;2、行为方式基本相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一般均可成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3、行为后果都是造成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的损害,导致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一、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诽谤罪的犯罪主体和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2、主观方面的区别。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不再被认为是普通的侵害名誉权的方式;4、危害后果不同。诽谤罪的危害结果,是对社会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虽然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诽谤罪与侵害
    2023-06-25
    92人看过
  • 捏造事实的说明
    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行为人诽谤他人的内容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行为。依据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捏造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承担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捏造事实报案会怎么样对于故意报假警、报假案,扰乱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也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报案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法律会予以充分保障。但如果是虚假报案、恶意报案,不仅使有限的警力和警务资源浪费在处理无效警情上,无法高效打击违法犯罪,及时保护我们的权益,还有可能使没有违法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损害公安机关执法权威,这是法律不允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
    2023-07-07
    102人看过
  • 名誉侵权是否可以由诽谤事实引起?
    行为人并非诽谤的陈述事实行为是不会造成名誉侵权的,名誉侵权需要行为人虚构或者捏造关于受害人的事实,并对其名誉进行损害。《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举报他人犯罪失实是否构成名誉侵权[案情]:原告:倪*苏(系被告单位职工)被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倪*苏系江西省上饶县中学的电工。2002年9月10日,上饶县中学综合大楼用电外线由倪*苏接火完成后,大楼用电失常,造成用电设备损坏,损失额为4280元。同年9月27日,上饶县中学向上饶县公安局报案称,倪*苏故意毁坏单位财物,要求公安机关对用电事故进行立案侦查,并追究倪*苏的刑事责任。同月2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将倪*苏刑事拘留,28天后被释放而改为取保候审一年。2003年9月12日,上饶县公安局认为倪*苏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主观故意,不构成犯罪,对倪某作出解除取保候审决定和撤销案件决
    2023-07-06
    234人看过
  • 捏造事实不承认,捏造事实公证虚假诉讼怎么?
    一、怎样认定捏造事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1.虚假诉讼一般包含以下要素:(1)以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2)双方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3)虚构事实;(4)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5)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2.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形:(1)当事人为夫
    2023-02-22
    373人看过
  • 指控嫌疑人诈骗失实是否侵犯名誉权
    [案情]2006年1月9日,被告余某在县城被人骗去现金7000元及金银手饰。同年1月11日上午10时,原告方某在县城龙冈北路步行街口与其弟聊天时,被告余某误认原告方某是1月9日参与骗钱的人,遂到公安机关报案,然后带公安刑警在大街上找到原告方某,并指控原告方某骗了她的钱财。为此,公安刑警将原告余某带到公安局讯问。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原告方某没有参与诈骗,是被告余某认错了人,于是公安机关便将原告余某放了。经此刺激后,原告方某整天精神恍惚,彻夜难眠,总觉得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被告余某指认骗了她的钱财,并且被公安刑警带到公安机关限制人身自由长达七个多小时,认为被告余某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故诉讼至法院,要求被告余某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害费6000元。[分歧]第一种意见:被告余某不构成对原告方某名誉权的侵害,依法应驳回原告方某的诉讼请求。理由:被害人对侵犯其财产权利的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控
    2023-06-01
    334人看过
  • 散布真实事件属于侵犯名誉权吗
    散布真实不属于侵犯名誉权。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散布真实事件一般是不会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侵犯名誉权是通过虚构、捏造事故,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侵犯的行为。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这种评价直接关系到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属于重要的人格利益。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具体人格权。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对名誉利益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损害名誉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侮辱,二是诽谤。所谓侮辱,是指故意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而诽谤则是指因过错捏造、歪曲事实或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同时,基于名誉权作为人格权需与特定主体资格相联系并由其专属享有的特点,上述侮辱和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民事主体实施,方
    2023-06-28
    161人看过
  • 捏造事实借款是否为诈骗行为?
    构成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隐婚借款属于诈骗罪吗不属于。1、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诈骗。但是隐瞒结婚事实借款,并不算诈骗。2、如果对方借钱是准备还的,只是隐瞒了婚姻事实,不构成诈骗。3、如果对方一开始就不准备还钱,想以这种手段骗取钱财,则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
    2023-07-15
    148人看过
  •  侮辱烈士是否侵犯其名誉权?
    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侵犯了其名誉权,这是指人们对公民或法人的品德、声望等综合评价所享有的权利。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侮辱是否侵犯了英雄烈士的名誉权?是的,侮辱侵犯了英雄烈士的名誉权。名誉是指人们对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维护英雄烈士名誉,法律有哪些规定?维护英雄烈士名誉是国家的法定义务,也是社会伦理和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包括以下几点:1. 英雄烈士享有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规定,英雄烈士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污蔑、诋毁英雄烈士的名誉。2. 禁止侵犯英雄烈士
    2023-10-31
    255人看过
  • 新闻报道枝节问题失实是否侵犯名誉权?
    小黄是一名报社特约通讯员。5年前,小黄写了一篇贪污案件的报道,报道了某镇副镇长李某的贪污行为。最近,李某从监狱出来后,拿着当年的报道找到小黄,说报道中有不实之处,侵犯了其名誉权,要求小黄承担法律责任。李某还扬言,如果小黄不给其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将到法庭上见。经我们认真核对当年的报道文章和法院判决书,发现基本事实准确,只在个别枝节和数据上有出入。但由于我们不懂法,不知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律师答疑】来信咨询的情况涉及舆论监督的免责范围问题。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过新闻媒介发表评论,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进行的批评监督。在现实社会中,为披露不法行为和不正当的行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只要主要事实真实,仅个别细节上有失真实或用词造句不当的,则不能认为构成侵权。因为受新闻机构的工作程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作者调查的非强制性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个别枝节性问题的失实有时是难免的。舆
    2023-06-08
    204人看过
  • 公示债务人名单是否侵犯名誉权
    不属于侵犯名誉权。名誉俗称名声,是社会对某个公民的品德、才干、思想、作风、信誉等的综合评价,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2023-05-05
    109人看过
  • 怎样构成侵害名誉权事实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重要隐私等。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典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一、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依照《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就总体上而言,名誉权的内容
    2023-02-23
    490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捏造事实损害名誉如何处罚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03
      损害他人名誉的,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捏造事实败坏他人名誉,是什么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28
      损害他人名誉的,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的事实。诽谤除捏造事实外还要将该捏造的事实进行散播,散播包括使用口头方法和书面方法。捏造事实的行为与散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只是捏造事实与个别亲友私下议论,没有散播的,或者散播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捏造的虚假事实的,都不构成本罪。本罪是故意犯罪,诽谤行为针对
    • 侵犯隐私权是否侵犯名誉权?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3
      看了他人的日记应当是对隐私权的侵犯;到处传播他人的日记秘密,宣传:“A想当明星。”致使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受到影响,应当有侵犯A的名誉权。但考虑到小学生年龄问题,这个应当酌情处理。对隐私权的侵犯,我国《民法通则》未明确列举,在实践中经常适用关于名誉权的具体规定。可实际上,名誉权与隐私权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一般说来,名誉权是民事主体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享有利益而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隐私权则是指公民享有的
    • 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有哪些罪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1
      情节严重的,是诽谤罪。 由此可看出,情节严重才会构成诽谤罪,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且一般来说,诽谤罪属于告诉才能处理的案件,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并且,被害人提起诉讼时建议已经掌握足够多的证据。
    • 2023年造谣是否会侵犯他人名誉权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2
      造谣会侵犯他人名誉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造谣就是诽谤的一种方式。造谣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