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2.合同形式: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
3.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
4.订约前的合同义务;
5.对公司开出的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盖章的合同书等授权文件要跟踪管理,出具时应标明合同对方名称及授权范围、有效期限,业务结束要及时收回。
一、签了合同后悔了怎么办?
签订后的合同一般不能反悔,不履行合同的一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存在法定变更或合同无效的情形时,是可以反悔的。(一)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1、合同对方为自然人:核实并复印、保存其身份证件(勿以名片代之),确认其真实身份及行为能力。2、合同对方为法人: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其工商注册资料并实地考察其公司情况,确定其真实性;核实订约人是否经其所在公司授权委托,查验其授权委托书、介绍信、合同书;签订合同必须加盖对方单位公章、合同专用章。
二、如何避免承揽合同欺诈行为?
避免承揽合同欺诈行为的措施有:
1.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2.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对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
3.订立承揽合同,必须特别注意对质量验收标准的确定。在订立合同时对质量标准一定要明确,不能过于笼统,更不能以看样验收代替。如双方均同意看样验收,必须对样品进行封存或去公证部门进行公证,以免定作人偷换样品,将承揽人拖入合同陷阱。
-
借款时签署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95人看过
-
签署入职合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30人看过
-
签署购房合同或者贷款合同时违约责任要注意哪些问题
449人看过
-
中介签署房产居间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266人看过
-
大学生在签署就业合同时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310人看过
-
签署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相关法律规定
90人看过
合同形式是指当事人合意的表现形式,也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推定形式等。 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而口头形... 更多>
-
签订合同时,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4为了使签订的合同能够正常履行,不出现合同纠纷,在签订合同之前,首先要审查对方有没有资格签订合同。这要从以下两方面审查:一是进行资格审查。合同的当事人应该具备法定资格。如果对方是法人,要审查对方是否具备法人资格。二是审查签订人。要审查签订人是否有资格。对方如果是法人,要审查签订人是否是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按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出示身份证明,并且提供法人经营范围和项目的证明。如果是
-
劳动合同怎样签订, 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应注意哪些问题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8劳动合同怎样签订 1.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察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一份无效合同。 2.劳动合同应依法订立只有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3.合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地位平等
-
买新车签合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买新车签购车合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30购车合同是购车人与经销商签订的正式购销合同,是保证经销商与消费者双方权益的一个依据,签订购车合同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是旧机动车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必须要签订工商部门所监制的购车合同,就是我们所说的二手的车买卖合同,一式两份,交易双方各持一份,这份交易合同必须要由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才可以对车辆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签订买车合同时,要明确约定汽车的品牌、汽车标识号码、发动机号码、汽车代码(车架号)等汽
-
签订二手房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二手房合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6签订二手房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参照下列内容: 一、如何确定房屋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居间方专业权限,核实业主产权是否清晰无查封,是否为产权人本人以及代理人公证委托书的真实性,有效性,红本在手的房屋应当首选由居间方保管。合同填写处,仔细核对房屋信息、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二、如何确认真实的卖房者? 在二手房交易中,不仅有“假房主”、假房产证、假信息等情况,还有房产证上的名字与卖房人不是同一个人的情况
-
签署委托研发合同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7委托研发合同应当约定技术成果的归属和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还有就是使用技术的收益分配。如果不进行约定,一般情况技术成果是归完成研发的人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也归属研发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