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杀人被撤案释放后再杀2人警察被免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5 10:02:54 270 人看过

10年前,××县男子肖某杀死母亲,杀伤继父后,被鉴定出患有精神分裂症,为限制责任能力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刑事责任。可××县公安局原副政委张某、原法制科科长杨某,原法制科副科长何某3人,却作出撤案决定将肖某予以释放;9年后,惨剧再次发生,2个邻居命丧肖某手中

近日,经××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县公安局原副政委张某(现已退休)、原法制科科长杨某(现××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原法制科副科长何某(现××县公安局看守所民警)3人涉嫌玩忽职守罪一案由××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3人均被判决犯玩忽职守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精神病男子杀母3民警撤案放人

1999年5月29日晚,家住××县建兴镇的肖某与将其抚养长大的继父阳仕凯发生纠纷,用刀向继父的胸腹部连戳3刀。阳仕凯受伤后大呼救命并从屋内往外跑,肖某持铁锹追赶。肖某的母亲蒋志清见状上前阻拦,肖某用铁锹击打蒋志清的头部面部,导致其身受重伤,2天后死亡。

当时××县公安局建兴派出所对该案立案侦查,并对肖某进行刑事拘留。侦查期间经鉴定,肖某存在精神分裂症和轻度智力低下,作案时处于患病期间,辨认和控制能力削弱,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

根据《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案报××县公安局法制科审查后,当时负责审查的××县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长何某与时任公安局副政委的张某、法制科科长杨某在共同研究形成一致意见后,决定撤案并于当年7月28日将肖某释放。

男子再杀两邻居渎职案浮出水面

肖某犯下杀人命案未得到追究,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肖某也自恃杀人后未被处罚,在当地愈加蛮横。

2008年6月20日上午,肖某再度犯下命案。他当时在院坝里杀鸡,邻居任某、艾某见此,在言语中说肖某所杀的鸡是从他们家偷来的。双方发生争执,其间,肖某用刀将两人杀死。去年6月23日,肖某被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案目前正在二审中。

肖某再度犯案在当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桩渎职案件也随之浮出水面。2008年9月,××县检察院公诉干警在审查××县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肖某涉嫌故意杀人一案时发现:1999年未依法处理肖某、而决定将其释放的张某等三人,有可能存在渎职行为,经研究之后,干警立即将该线索移送××县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并经反渎职侵权局初查后正式立案。

张某等3人涉嫌玩忽职守罪一案案情重大复杂,从初查到移送起诉,整个侦查工作历时七个月。就该案定性问题,3人行为究竟是玩忽职守还是滥用职权,一度引起争议,公诉干警与侦查干警及时沟通,最终确定了玩忽职守的侦查方向,最终向××县法院提起公诉。

渎职案开审是否犯罪展开激辩

去年10月,××县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由于案件影响很大,审判庭里座无虚席。公诉人在法庭上与三名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展开了舌战,就三人的行为与肖某再次杀人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三人是否构成犯罪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张某、何某、杨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犯玩忽职守的事实及证据并无异议。张某的渎职情节轻微,罪责不大,他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系初犯、偶犯。他的辩护人提出,张某等人作出撤案决定与肖某2008年6月20日刺死邻居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应因肖此次杀人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追究张某等人的刑事责任,请求法院对其从轻判处或免予刑事处罚。

而何某的辩护人认为何某参与集体研究决定,承担过失行为的间接或次要责任,且因不认真学习法律而犯罪,是初犯、偶犯;杨某的辩护人也认为,是杨某对法律不熟悉、不精通,存在理解和认识错误。

3人判玩忽职守罪免予刑事处罚

××县法院最终审理认为:张某、何某、杨某在××县公安局分管、负责法制科审查决定刑事案件是否提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变更强制措施或撤案处理的工作中,对肖某于1999年5月29日犯故意杀人罪一案,未依法正确履行职责,违法决定对肖某解除刑事拘留予以释放(撤案),以致肖某未受到刑事法律追究,在2008年6月20日肖某又故意杀死二人,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构成了玩忽职守罪,依法应予惩处。

法院认为3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的肖某2008年6月20日杀死任某、艾某的事实和肖某在1999年7月20日被解除刑事拘留(释放)无必然因果关系的辩护意见,与该案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不符,不予确认。

法院考虑到当时客观事实等各种因素,认定3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最终作出一审判决:张某、何某、杨某3人犯玩忽职守罪,免予刑事处罚。

谭力记者张运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0: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被人杀了人打到精神病要坐牢吗
    需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杀人要不要坐牢关于精神病人杀人是否应该坐牢,有三种情况需要分析:1、完全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强制医疗;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具有识别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应该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
    2023-08-05
    384人看过
  • 精神病人杀人取保候审后无罪释放还要处罚吗
    精神病杀人后不一定无罪释放。《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应当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者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在法律上如何判罚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需要视情形而定,如果犯人犯罪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间,不能控制自己的,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期间杀人的,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
    2023-08-08
    257人看过
  • 精神病人杀人后的处置方式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根据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如果精神病人是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杀人的,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如果是没有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如果精神病人是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杀人的,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杀人坐牢吗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第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
    2023-07-01
    494人看过
  • 精神病犯罪杀人算刑吗
    有两种情况:1、精神病人杀人要先经过医学鉴定,看精神病人是否处于病发期,属于病发期杀人根据现行的法律不对精神病人处于刑罚,由政府移交精神病院。其监护人赔偿受害人家属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经济损失。2、如果不属于病发期杀人。可以依据故意杀人罪提出公诉,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杀人到底判几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为: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等等。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
    2023-06-28
    431人看过
  • 精神病杀人量刑是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杀人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杀人的,在法定量刑基础上从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正常量刑。《刑法》第18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4-05-18
    443人看过
  • 河南尉氏县公安局长抓精神病人充杀人犯被免
    昨日,河南省公安厅发布通稿称,该省尉氏县公安局局长郑伟因在命案侦破中,“弄虚作假、谎报战绩”,被免去局长兼党委书记职务,调离公安机关,其余责任人也遭到处理。共有7警官被处理据警方介绍,2009年4月16日,尉氏县贾鲁河小陈段,有人发现河滩上一编织袋内装有男尸。接警后,尉氏县公安局在对高度腐烂的尸体解剖后,重新掩埋河边。死者为流浪多年的杞县沙沃乡农民王保国。随后,当地警方认定,村民刘卫中是杀人疑犯,并将其带走。后经鉴定发现,刘系精神病人,将其释放。近日,有人举报称,尉氏警方迫于命案必破的压力,控制刘卫中,充当杀人犯。昨天,河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称,“尉氏县公安局抓精神病人抵杀人犯”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经过深入调查,认定尉氏县公安局去年侦结的“4·16”命案属于错案。该负责人称,鉴于此,公安机关会同有关方面作出严肃处理:除郑伟被免职外,负责该案侦破的副局长宋伟民被免去副局长职务
    2023-06-11
    213人看过
  • 精神病人酒后发狂杀人犯罪未遂被判四年
    叶某患有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喝酒之后情绪更为激动,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找到曾有心结的余某就想寻仇,用菜刀砍向余某致其轻伤(偏重)。检察院指控叶某犯故意杀人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余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近日,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判决叶某犯故意杀人罪,处有期徒刑4年;赔偿余某医疗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44215.64元。经审理查明,叶某认为本村村民余某曾说其坏话,侮辱其人格,平时在一起呆着、玩牌,余某总骂叶某,说叶某是王八,叶某觉得一直憋着一口气出不来。2008年12月13日晚上,叶某喝完酒,想揍余某一顿,当时余某在邻居家与人闲聊,叶某进屋什么也没说,用菜刀砍向余某头部,砍了3刀,欲将余某砍死,造成余某鼻部损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偏重),十级伤残。经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叶某患有情感障碍,躁狂发作,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叶某的残疾人证证实,其为精神残疾二级。
    2023-06-11
    209人看过
  • 精神病人杀人法律规定
    刑事责任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要求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犯罪与其他人犯罪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情况,但是无论是那种犯罪杀人,都是不正确的,错误的,精神病人没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其家属要进行一定的监管,精神病人如果是在犯病时杀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不犯病时杀的,与正常承担一样的刑事责任。在刑法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都要负刑事责任,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才不承担刑事责任。一、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负刑
    2023-06-22
    115人看过
  • 精神病人杀人应对策略
    刑事责任能力
    需要视情形而定,如果犯人犯罪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间,不能控制自己的,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犯罪时没有精神异常,病症消失的,则要负刑事责任,如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期间杀人的,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精神病杀人犯法吗精神病杀人犯法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有能力控制和识别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具体视情况而定:1、如果是一种完全的精神疾病,他总是无法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即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人不必为杀人承担刑事责任;2、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则当他没有病时意识清醒,即当他没有病时,应追究他或她的刑事责任。如果他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他或她在不生病时意识到自己的意识,即当他没有病时,他或她应该承担刑事责任;3、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
    2023-07-12
    106人看过
  • 处理精神病人杀人案件的方法
    “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因此,精神病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要视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结果而定。精神病人会被无罪释放吗不会,精神病杀人会被判定有罪,但可能免予追究刑事责任而释放。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杀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会被释放。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不会释放。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不会释放。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
    2023-07-06
    101人看过
  • 精神病残留期杀人判刑吗
    一、精神病残留期杀人判刑吗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于患有精神疾病且处在病发期间杀人的罪犯,我们会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区分与量刑:第一种情况是当这名患者精神状况处于正常状态下行凶杀人时,应该被视为普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死刑、无期徒刑甚至于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等严重惩罚;对于那些病情较为轻微,犯罪情节相对较小的,可能会受到3年以上至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然而,当这个人在无法辨识自身行为或失去意识的情况下作出恶性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时,则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刑法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4-07-25
    279人看过
  • 法院对精神病人杀人判刑结果
    关于精神病人故意杀人判刑这个问题,需分三种情况分析。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第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
    2022-02-22
    253人看过
  • 杀人又精神病犯法吗?
    精神病杀人犯法,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正当防卫杀人犯法吗正当防卫分为有限正当防卫权和无限正当防卫权,法律规定正当防卫导致罪犯死亡的属于无限正当防卫权范畴。当自己或他人生命正在受到非法侵害,且严重威胁,不采用极端手段不能制止犯罪或挽救生命的。行使无限防卫权的几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是正在发生的犯罪行为;二是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受到严重侵害;三是不采用极端手段(比如剥夺罪犯生命)不足以制止犯罪或挽救生命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是防卫过当杀人的,需要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二
    2023-08-13
    264人看过
  • 精神病人故意杀人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我作为涉嫌故意伤害、放火案被告人刘XX的一审辩护人,首先,对被害人张XX的死及被害人家属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在今天的法庭上,我依法履行我的辩护职责,在开庭前,辩护人查阅了X检刑诉(2009)164号起诉书及卷宗的材料,并走访了相关的当事人,又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听取了被告人刘XX对案件的辩解和供述,现结合刚才的庭审调查,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一、X公安X鉴字(2008)第104号《精神病司法鉴定书》认定被告人刘XX“非精神病态下作案,有刑事责任能力”效力不足,应依法重新对其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理由如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对精神病的鉴定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那么,在本案卷宗里未附有出具该鉴定书的鉴定机构具备鉴定资质的证明、鉴定人具备鉴定资质的证明,及鉴定单位系属于“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的相关证明。(二)依据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应有的要求,检查所见应
    2019-12-09
    16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精神病杀人后以无罪释放会怎么样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5
      1、精神病杀人后不会无罪释放。精神病杀人会被法院判定为有罪。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医疗。 3、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 刑事案件故意杀人刑满释放,前天在被警察查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9
      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近亲属应尽快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等阅卷,掌握侦查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等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来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从而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取得从轻、减轻刑罚的成果。
    • 精神病人杀人,最高人民法院该如何审判精神杀人病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7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专门知识精神病人
    • 精神病患者杀人会不会无罪释放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1
      1、精神病杀人后不会无罪释放。精神病杀人会被法院判定为有罪。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医疗。 3、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 精神病犯病后犯病被杀杀人者要付法律责任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9
      如果精神病人是受到被袭击者故意刺激后发作的,杀了精神病人的被袭击者要负法律责任。如果不是以上那种情况,正当防卫么,只要不过当,就不用付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