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证明继父母子女关系
1、抚养教育关系的形成前提是继子女未成年,必须有证据证明形成继父母子女关系时,继子女未成年
对于这一事实,需要用再婚夫妻的结婚证,子女的户口本、身份证来证明。
2、需要证明对继子女有抚养事实
继父母对未成年的继子女有可以形成抚养关系的抚养事实,前提是生父或生母对子女有直接抚养权,以及继母或继父与继子女共同生活。但有一点例外,就是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继子女,如果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虽然跟随有直接抚养权的生父或生母与继母或继父共同生活,也不宜认定继父母对继子女有能形成抚养关系的抚养事实。
对于这一事实,需要有双方的财物往来证据,邻居的证人证言,继子女的日记本等一切能够证明的证据。
3、需要有证据证明抚养事实持续足够长的时间
对于究竟维持多长时间,法律没有统一规定。另外,在继父母与继子女的抚养、教育因子女成年而自然终止的情况下,抚养、教育的时间可以考虑得短些;如果继子女尚未成年,但由于继父母与亲生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而继父母又不愿继续抚养继子女,则继父母对继子女抚养、教育的时间应考虑长些。
对于这一事实,再婚夫妻的婚姻存续长短,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联系等证据可以来证据。
二、继父母子女关系的类型
1、名分型
即生父(母)与继母(父)再婚时,继子女已经成年独立生活;或虽未成年但仍由其生父母提供生活教育费,没有受继父或继母的抚养教育,也没有对继父或继母尽赡养义务。此类继父母子女关系为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法律上并没有规定继父或继母对未成年继子女的抚育义务,是否抚育应以自愿为前提。
2、共同生活型
即生父(母)与继母(父)再婚时,继子女尚未成年,他们随生父母一方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时,继父或继母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教育费。或者成年继子女在事实上对继父母长期进行了赡养扶助,亦视为形成了抚育关系。此类继子女与生父母、继父母之间形成双重权利义务关系。未成年继子女可以同时接受生父母与继父或继母对其的抚育,将来成年后还要履行赡养生父母、继父或继母的义务,并可以继承生父母、继父或继母的遗产。
3、收养型
即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已正式收养该继子女为其养子女。同时,该子女与共同生活的生母(父)一方仍为直系血亲关系,而与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父(母)一方的权利义务随之消灭。
-
子女放弃继承:父母财产的处理方式
448人看过
-
继父母子女和养父母子女的区别
194人看过
-
父母亡后怎样证明继承女方房产的亲子关系
272人看过
-
父母遗产的继承方式:独生子女可选择哪些方式?
254人看过
-
继子女能继承父母的遗产吗,继子女可以继承父母的
94人看过
-
区分养父母子女和继父母子女
132人看过
继父母,指子女对生母或生父的后婚配偶,称继父或继母。 继父母和继子女关系,是由于生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带子女再婚;或者生父母离婚后,另行再婚而形成的。 在通常情况下,继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属于姻亲范围。如果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或者继父... 更多>
-
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有两种方式,甘肃在线咨询 2021-01-31一是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的,可以书面形式约定解除,并经公证机关公证;二是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时,经有关部门调解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解除。人民法院审理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案件,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无效时,依法判决是否解除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能否解除的批复》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已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自然终止,一方起诉要求解
-
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证明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8是否构成重婚,要看证据。2、法院开离婚证明的做法是不规范的,法院可以开具某判决书的生效证明。3、判决、裁定、决定等出现错误的,要出具裁定书更正。4、夫妻双方在法院诉讼离婚的,不用再去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5、离婚协议在民政局的登记之后生效。6、没有遗产税、继承税。可以继承的方式更名。可以起诉综合处理。7、否。有。可以起诉。8、谁签贷款合同,谁是还款义务人,谁还钱。9、有权继承遗产。10、你们起诉需要
-
-
是指继子女对继父母的还是指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6《继承法》“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有权力继承继父母的遗产”中的“扶养关系”是指对继父母尽到了赡养义务的继子女。根据《继承法》的立法精神和伦理规范可以看出,扶养关系泛指家庭成员之间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关爱,即包括长辈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晚辈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本条规定的继承权明确继承人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强调继承人继承权的合法性主要来自于其对被继承人的特定贡献
-
继父母怎样赡养继父母的子女?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8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任何子女不能以任何理由作为不赡养老人的理由。老年人依法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婚后的生活。继父母子女赡养老人与是合理的,小时继父母养大子女,老了子女有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