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犯诈骗罪多少钱都有可能申请缓刑,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一般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符合犯罪情节轻微、具有悔罪表现的条件,均适用缓刑。诈骗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务。
一、初犯诈骗罪多少钱能缓刑吗
初犯诈骗罪多少钱都能缓刑,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轻微、不具再犯危险性、具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不会对所居住的社区造成不良影响等条件,可以适用缓刑。根据相关规定可知,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只要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初犯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二、诈骗的构成要件都有什么
诈骗的构成要件都有: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诈骗罪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诈骗罪需要的证据:对方虚构事实和受骗付款的证据,以及向对方索要对方不给或失去联系的证根据。诈骗罪的人证物证都要有,证据不充分不能随随便便定罪。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五章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 第五十七条 根据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管辖案件的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刑罚的执行等诉讼程序事宜,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n根据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管辖案件时,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执法、司法机关依法行使相关权力,其为决定采取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和司法裁判而签发的法律文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法律效力。对于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依法采取的措施,有关机构、组织和个人必须遵从。
-
诈骗初犯加从犯能减刑多少
102人看过
-
初犯诈骗6万元,能否获得缓刑?
462人看过
-
诈骗5万缓刑多少钱
88人看过
-
诈骗9万元以下初犯能判缓吗
499人看过
-
诈骗6万初犯退赃可以缓刑吗
264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能判多少年缓刑可以吗?
401人看过
-
诈骗初犯,取保候审,能判缓刑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6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诈骗4万元初犯能判缓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11诈骗价值四万元属于诈骗数额巨大,具体看如何确定量刑标准。如果量刑标准符合缓刑条件,并且法院认为其他方面也符合缓刑条件的,法院可以酌情考虑判处缓刑。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
诈骗钱5000元初犯诈骗罪应该判多少年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7每次诈骗数额5000元,或累计诈骗数额达到5000元的,即构成诈骗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诈骗初犯缓刑的几率有多大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5可依法辩护要求缓刑,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认罪态度、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因素确定。
-
洗钱罪初犯金额多少算是缓刑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06符合条件的洗钱罪可以判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18岁以下、孕妇、75岁以上的,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