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别人在网络泄露隐私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0 09:11:14 232 人看过

一、被别人在网络泄露隐私怎么办

1、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或者向法院起诉维权。

2、法律规定:《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二、侵犯隐私权的赔偿责任是怎样的

侵犯隐私权主要是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有时会涉及财产赔偿责任以及行政、刑事责任。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一款,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2、有时候,侵犯隐私权也可能会导致隐私权人的财产损失,从而承担财产赔偿责任,但是,赔偿责任一般限于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财产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09: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精神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隐私被泄露犯法吗
    一、隐私被泄露犯法吗有民事责任。搜集证据,报警后,调解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侵权者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二、个人信息遭泄露后的风险和危害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还可能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复制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
    2023-05-03
    396人看过
  • 有人泄露别人的隐私有罪吗
    一、有人泄露别人的隐私有罪吗故意暴露别人的隐私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个人隐私依法不受他人侵犯,如果行为人泄露别人隐私轻则构成民事侵权,承担民事责任,重则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承担行政责任,更严重者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自;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防御他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
    2023-06-07
    111人看过
  • 别人的隐私泄露出去怎样判刑
    一、别人的隐私泄露出去怎样判刑原则上,只是故意泄露他人隐私的,不构成犯罪,这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事法律的调整范畴。泄露别人隐私在一定情形下才构成犯罪。我国刑法是没有个人隐私罪这一罪名,而与个人隐私相关的罪名是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包含个人的隐私。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2023-05-03
    361人看过
  • 如果个人隐私泄露应该怎么办
    一、如果个人隐私泄露应该怎么办1.立即采取措施更换所有相关账户的账号信息。2.务必立刻修改您认为至关重要的密码。3.如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向警方报案。一旦涉及到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事件,我们强烈建议您向当地警方报案。4.对于泄漏事件后接收到的各类电子邮件及电话,请务必记录下对方的联系方式或电子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5.对于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可暂时忽略不计。《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二、如果个人办信用卡无法偿还了怎么办因犯罪被拘留或者坐牢导致信用卡无法还款,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处理。欠款人不能因为涉嫌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而被免除信用卡的责任,银行有权起诉。建议当事人积极和银行沟通或者联系家人朋友代为处理,不然可能构成信用卡诈
    2024-07-21
    192人看过
  • 露脸和隐私被别人威胁怎么办
    若您在网络环境中遭受到了陌生人以曝光私人照片为手段进行的威胁行为,强烈建议您向警方报案处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对于实施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等违法行为者,将给予五天至十天的行政拘留,以及相应的罚款处罚;如果情节更为严重,则可能面临十天以上十五天以下的拘留,同时还须承担罚款金额不超过一千元的额外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2024-05-19
    197人看过
  • 泄露别人的隐私会坐几年牢
    一、泄露别人的隐私会坐几年牢泄露他人隐私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构成犯罪,但具体刑期需根据犯罪情节和法律规定来判断。1.如果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泄露,特别是国家机关或特定单位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给他人,且情节严重,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并非所有泄露隐私的行为都会构成犯罪。在一般情况下,轻微的泄露行为可能只会受到民事或行政责任的追究,例如承担赔偿损失或受到行政处罚等。因此,在涉及隐私泄露问题时,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二、犯罪构成与法条依据泄露他人隐私的犯罪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2.泄露的隐私信息必须属于个人信息范畴;3.行为人的泄露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4.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而故意为之。法条依据方面,《刑法》第二百五十三
    2024-07-19
    229人看过
  • 探讨网络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网上传播别人的隐私是违法的。根据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在网上传播隐私构成犯罪,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传播别人的丑事是犯罪吗传播别人的丑事信息严重的属于犯罪。故意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受害人可搜集证据,报警予以治安处罚,也可直接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可以告被告以治安处罚和侵权责任。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传播别人的丑事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受害人搜集证据,报警处理,调解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严重的,给予侵权者治安处罚,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
    2023-07-18
    62人看过
  • 网贷泄露个人隐私可以起诉么
    一、网贷泄露个人隐私可以起诉么在网贷过程中,若个人隐私遭到泄露,受害者完全有权起诉。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时,被侵犯人有权前往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立案,要求侵权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附带民事赔偿及精神损失费。这一权利保障源于我国现行法律对于个人隐私权的明确规定和重视。二、侵犯隐私的法律依据侵犯隐私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1.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指出,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2.第一千零三十三条则进一步列举了侵害隐私权的具体行为,如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窥视他人私密空间、窃听公开他人私密活动、处理他人私密信息等。这些法律规定为受害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武器,以维护自身的隐私权。三、隐私权保护与救济措施隐私权保护与救济措施是保障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的重要环节。1.个人应提高隐私保护意识,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或应用
    2024-07-24
    240人看过
  •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别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理方式是需要更换账号、更改密码、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提起诉讼等方式。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别在于隐私权存在消极、防御的权利,而个人信息权是集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权利。一、网络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理方式是: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2.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3.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4.律师起诉。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
    2024-04-08
    143人看过
  • 泄露隐私报警怎么说
    一、泄露隐私报警怎么说如果个人隐私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由确凿的证据,去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的;而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泄露,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的。二、侵犯隐私权可以报警吗被侵犯隐私权是可以到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报警处理的,侵犯隐私权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
    2023-06-15
    446人看过
  • 恶意泄露别人隐私的有什么后果
    泄露他人隐私要承担刑事责任。侵犯他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甚至会导致犯罪。被侵犯隐私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而且可由公安机关根据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而如果侵犯他人隐私情节严重,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则涉嫌刑事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律师补充:泄露公布他人隐私处罚如下:1、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规定从重处罚。【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
    2023-05-06
    341人看过
  • 怎样算是泄露隐私
    法律综合知识
    一、怎样算是泄露隐私泄露个人隐私是指未经个人许可或违反法律规定,擅自获取、使用、披露或传播他人私人信息的行为。具体来说,泄露隐私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未经公民许可,擅自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这种行为直接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可能导致其受到骚扰、欺诈等不良影响。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住宅安宁权,还可能对公民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3.非法跟踪、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等。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使其生活陷入不安全、不安定的状态。4.非法刺探、公布或扩大公开范围他人的财产状况、社会关系、私人文件内容等也属于泄露隐私的行为。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公民遭受经济损失、名誉损害等严重后果。5.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将其公诸于众,以及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
    2024-07-25
    277人看过
  • 广州地铁通报安检人员泄露乘客隐私,泄露他人隐私怎么处罚
    一、广州地铁通报安检人员泄露乘客隐私,泄露他人隐私怎么处罚5月7日,广州地铁微博发布《关于网友反映有安检员泄露乘客隐私的情况调查处理结果说明》。在近日收到网友反馈发现有自称安检人员的网民散播安检工作中拍下的照片后,我们立即展开调查。由于获取的有效信息比较有限,调查难度较大,经全方位逐一排查,刚刚锁定涉事人员。对泄露乘客隐私的行为,我们深恶痛绝,坚决零容忍!安检单位已启动程序,解除与涉事人员的劳动合同,并将其移交佛山警方处理。目前,广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要求安检单位开展全面整改,严格安检人员工作行为规范,深入开展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我们也督促各安检单位引以为鉴,举一反三,提升安检队伍管理水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六项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
    2021-03-23
    133人看过
  • 【iPad隐私泄露】iPad漏洞致多位政要隐私泄露
    ZDNET特别在10日访问Goatse的主要成员,奥恩海默(EscherAernheimer(别名Weev)),说明该团体的动机。问:ATT发言人说你们没有联络他们,能说明一下吗?奥恩海默:我们选择不采取直接对话。我们一直等到8日,确定他们网站的漏洞已经修补好之后,才公布资料和攻击的细节。而且我们只把消息放给GawkerMedia(八卦网站)的塔特(RyanTate),因为他答应会检查ICCID和e-mail,以免被人利用。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不想直接和ATT接触,以免他们试图发出禁止令或者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问:如果你们没有直接联络ATT,那是怎么和他们接触?奥恩海默:那不是我的职责。另有一个人负责确保ATT已经防护好他们的网站,和这个漏洞不会被其它任何人利用。我是负责确定攻击程序的作者已经确认该漏洞被封闭,然后才对外公布数据和细节。那是我们的公司流程。问:所以,GoatseSecri
    2023-04-24
    145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精神损害赔偿:自然人因人身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赔偿义务人向受害人本人或者受害人近亲属支付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是侵犯下列权益: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权... 更多>

    #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隐私被泄露被人要挟怎么办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4
      这种事可以找律师分析帮你正确处理不要大意
    • 网络泄露个人隐私到底能判多久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3
      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证据依法处理,情节严重会拘留和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
    • 怎么处理隐私被泄露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6
      故意泄露他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不构成犯罪。但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泄露了别人的隐私会被判刑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1
      将他人的隐私泄露,仍然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
    • 如何举报别人泄露隐私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16
      侵犯个人隐私可以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维权。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如果侵犯,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法律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赔偿的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根据侵害的情节、后果和影响来确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