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通信自由罪认定是怎样的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对于行为人无意中遗失、积压、毁弃他人信件,或者误把他人信件当作自己的信件开拆的,不构成犯罪。侵犯通信自由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情节是否严重,是划清本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我国邮政法第36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149条(即本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取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具有下列情形的,应予立案: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致使他人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妨害,或身体、精神受到严重损害的;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次数较多,或数量较大的;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涂改信中内容,或者张扬他人隐私,侮辱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本罪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行为在犯罪方法和侵害对象上是基本相同的,在主观方面都由故意构成。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的主体不同,后者是特殊主体;犯罪的客体不同;构成犯罪的情节要求不同,后者行为构成犯罪不要求“情节严重”。
(三)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取案件立案标准的决定〉中一些问题的说明第7条规定,侵犯公民通信自由,非法开拆或者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并从中窃取财物的,根据以下不同情节分别处理:
(1)非邮电工作人员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并从中窃取财物,或者窃取汇票、汇款支票,骗取汇兑数额不大的。依照刑法第49条(即本条)有关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2)非邮电通信人员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并从中窃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应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依照刑法中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处罚。
(3)非邮电工作人员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情节严重的,并从中窃取汇票或汇款支票,冒名骗取汇兑数额较大的,应依照刑法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和诈骗罪的规定,依法实行数罪并罚。
二、侵犯通信自由罪怎样判
犯本罪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对侵犯通信自由罪充分进行认定之后,其实才能更好的判定实际行为是否构成了此罪,另外此时也要考虑到规定的立案标准问题,如果并不满足的话那么多数只能当做一般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从《刑法》中的规定来看,构成此罪的一般是判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通信自由侵犯罪的要件和规定
250人看过
-
侵犯通信自由罪量刑规定是什么,法律上如何认定
59人看过
-
刘**侵犯通信自由案
165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侵犯通信自由罪?
201人看过
-
侵犯通信自由罪属于刑事犯罪吗
126人看过
-
什么是侵犯通信自由罪如何构成
32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什么是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特征及犯罪构成是怎样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9一、什么是侵犯通信自由罪(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概念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二)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3、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
-
-
侵犯通信自由罪会怎么,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24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判刑规定是:行为人构成该罪,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通信自由罪在客观上体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情形。
-
如何认定通信自由是否构成犯罪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31符合以下要件的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一)主体要件: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公民的信件,可以包括电报、信函等文字邮件,但不包括汇款、包裹、书籍纸包等邮件;(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
-
怎样区分侵犯通信自由罪和隐匿电报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23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的主体不同,后者是特殊主体;犯罪的客体不同;构成犯罪的情节要求不同,后者行为构成犯罪不要求“情节严重”。这两种犯罪行为在犯罪方法和侵害对象上是基本相同的,在主观方面都由故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