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孩子变更抚养权在什么地方办理
离婚后孩子变更抚养权办理如果是协议变更的,双方都同意变更抚养权,且变更后有利于孩子生活的,可以在公证处办理;诉讼变更双方对变更抚养权没有达成协议,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二、承诺放弃抚养权怎么写
写明标题放弃抚养协议书;男女双方及孩子的身份信息;放弃抚养的理由及事实、小孩抚养费金额及其交付方式、探视时间、方式的约定。夫妻协议离婚、一方立字据主动放弃孩子抚养权,是无法律效力的。因为,抚养子女也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是无权放弃抚养的权利义务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的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三、变更抚养权官司多久下判决书
变更抚养权官司3-6个月左右下判决书。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离婚后男方拒绝抚养孩子孩子抚养权变更为女方
419人看过
-
离婚孩子抚养权变更吗,离婚后是否可以变更抚养权
368人看过
-
离婚后抚养权在女方变更男方抚养权该怎么办
459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变更的办理方法和地点
476人看过
-
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在离婚后进行变更
313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给孩子可以在协议离婚后变更吗
439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离婚后,因抚养权变更,离婚后变更孩子抚养权在哪里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9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协商一致,只需要当事双方拟写书面变更协议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去其它地方办理。
-
想要变更孩子抚养权怎么办,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变更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1-21想要变更孩子抚养权怎么办?孩子抚养权的变更方法如下: (一)协商 父母离婚后,原定的抚养方式可以因为父母抚养条件的变化和子女要求变更抚养关系而变更。不论是离婚当事人协议还是法院判决孩子由父方或母方抚养,在另一方当事人认为对方抚养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时,可由父母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要求变更的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诉变更抚养关系。 (二)法院判决 法律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变更, 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变更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19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变更。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
-
协议离婚的到什么地方变更孩子抚养权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2协议离婚后夫妻一方认为有抚养权的一方与孩子一起生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要求本更孩子抚养权,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 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 3.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的。 4.有其它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变更,但抚养权在男方, 女方想要回抚养权该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23你好很难。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