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行为具备的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5:02:10 382 人看过

style="margin-bottom:6px;">

1、仿冒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即具有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故意。

2.实施了仿冒行为。只有仿冒的故意是不足以认定为仿冒行为的,还需具有仿冒行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仿冒行为又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1)必须是对知名商品的仿冒行为;

(2)行为仿冒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必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的。

3.造成一定的结果。即造成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22: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仿冒行为怎么处理
    法律综合知识
    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商标法》。
    2022-02-25
    297人看过
  • 怎样的行为能被认定为仿冒行为
    明确仿冒行为的法律特征有利于对仿冒行为作出正确的认定。在现实生活中,模仿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前任的模仿。如果绝对禁止模仿行为,就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但是模仿与仿冒是不同的,模仿过度形成仿冒,就会对他人的权利和劳动造成侵害,更重要的是使市场秩序引起混乱。其实,模仿与仿冒行为还是有办法去鉴别的。构成仿冒行为的要件主要有以下几个:(1)仿冒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仿冒行为一般都是对质量好、知名度高、市场销售量大的商品进行仿冒,它的实质就是掠夺他人的经营优势,侵害他人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因此,仿冒行为是一种故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上不存在无意识的仿冒。主观故意就成为仿冒行为的法律特征之一。如我国法律中对仿冒行为规定擅自使用他人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中的擅自一词,也表明了这一主观上的特征。(2)仿冒行为具有特定性。由于仿冒行为是对市场中经营优势的掠夺,因此,仿冒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具
    2023-04-24
    179人看过
  • 如何防止仿冒行为
    防止仿冒行为的方式:1、采取技术保密、专利保护、品种垄断等排他措施,可有效防止仿制(合法的)造成竞争;2、采取市场稽查、顾客沟通、信息防伪等保真措施,有可能仿冒(非法的)流入市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具体如下:1、销售假冒品牌产品的,不构成犯罪给予行政处罚:(1)一般是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因为按照规定,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2)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3)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2、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1)当事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当事人因为卖假而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非法制造、销
    2023-08-12
    413人看过
  • 假冒仿冒商标行为有哪些
    这类侵权行为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四种: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第一种行为是假冒行为,其余三种是仿冒行为。假冒注册商标是最严重的侵害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如何认定商标是假冒的具备下述四个构成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
    2023-02-10
    451人看过
  • 假冒、仿冒行为产生、蔓延的原因
    style="margin-bottom:6px;">假冒、仿冒行为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利益的驱使是制假售假的主要原因;2,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是其猖獗的主要因素,换言之,那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部分地方政府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只顾局部,不讲全局,只注意抓经济发展,不重视法制建设,不惜牺牲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来换取地方和局部利益,执法人员与造假者关系亲密,严打行动像猫鼠游戏,在一些地方,假冒、仿冒产品的销售竟然是当地的经济支柱,直接影响到当地税收和工商局的管理收入,有的甚至有政府官员的股份;3,执法难是假冒、仿冒存在的基础原因,法制不完善,使执法者难以找到根据,近几年来,规范市场的专项立法渐渐增多,但至今尚未有一部完整、系统的《工商行政管理法》或《市场管理法》以确定市场执法和监督管理机构的名称、地位、职权与体制;4,行政执法手段缺乏,难以震
    2023-06-07
    210人看过
  • 仿冒行为特征有哪些
    一、仿冒行为特征有哪些第一,仿冒行为是扰乱我国经济秩序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的特征。仿冒行为之所以被规定为违法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因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其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规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3、损害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仿冒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具有行政违法性。经营者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违背商业道德乃至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这是由商品经济的属性所决定的。有选择地把仿冒行为作为违法行为予以规制,就使仿冒行为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特征,并且具有行政违法性的特征。第三,仿冒行为是应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具有应受行政处罚的惩罚性。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仿冒行为属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也应承担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违法行为
    2023-06-07
    190人看过
  •  取缔销售仿冒商品的行为
    该段内容描述了对于销售仿冒商标的犯罪行为的刑罚规定。根据违法所得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刑罚会有所不同,如果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的罚金;如果销售仿冒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行为人销售仿冒商标,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的罚金。如果销售仿冒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 售 仿 冒 商 标 的 刑 罚销售仿冒商标的刑罚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侵犯商标注册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
    2023-09-02
    115人看过
  • 对仿冒行为的认定是怎样的
    根据大多数国家法律的规定,模仿必须掌握在适当的尺度之内,如“厦-华诉长虹商标侵权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厦-华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被驳回,**公司所使用的标识与“CHDTV”既不相同也不相似,属正常使用。判决书内同时认定,‘HDTV’是本行业中技术术语“高清晰度电视”的英文缩写,已作为国家标准予以明确,故厦-华电子公司在行使“CHDTV”注册商标专用权时无权禁止他人正常使用。”厦-华欲意凭借“CHDTV”的注册商标进行专用名垄断,扼制同行的意图只能中途流产。具有以下特征的才构成仿冒行为:(1)仿冒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仿冒行为一般都是对质量好、知名度高、市场销售量大的商品进行仿冒,它的实质就是掠夺他人的经营优势,侵害他人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因此,仿冒行为是一种故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上不存在无意识的仿冒。主观故意就成为仿冒行为的法律特征之一。如我国法律中对仿冒行为
    2023-06-14
    307人看过
  • 仿冒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仿冒行为的表现: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理论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一)行政责任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根据不同的不正当行为和情节,给予违法当事人如下行政处罚:(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2)没收违法所得;(3)罚款;(4)吊销营业执照。(二)民事责任经营者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
    2023-04-11
    487人看过
  • 仿冒行为的法律特征及认定
    一、仿冒行为的法定概念及特征《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总局第33号令)明确规定: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危害性是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擅自将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上述规定表明,仿冒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仿冒行为是扰乱我国经济秩序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的特征。仿冒行为之所以被规定为违法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因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其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规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3.损害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仿冒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具有行政违法性。经营者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违背商
    2023-02-28
    284人看过
  •  警惕微信仿冒诈骗行为
    诈骗分子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方法包括盗用微信账号、绑定微信qq号和手机号等手段冒充亲友联系, 并以各种理由要求金钱; 他们还通过获取用户的好友信息, 以及微信换号等方式, 冒充他人并以借款、资金短缺或手术等理由诈骗钱财; 诈骗分子还声称可以提供海外代购服务, 并承诺价格优惠, 以此来诱骗受害者。诈骗分子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方法包括盗用微信账号、绑定微信QQ号和手机号等手段冒充亲友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求金钱;他们还通过获取用户的好友信息,以及微信换号等方式,冒充他人并以借款、资金短缺或手术等理由诈骗钱财;诈骗分子还声称可以提供海外代购服务,并承诺价格优惠,以此来诱骗受害者。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2023-09-27
    398人看过
  • 如何正确认定仿冒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模仿是创新的基础,但是模仿与仿冒是不同的,模仿过度形成仿冒,就会对他人的权利和劳动造成侵害,更重要的是使市场秩序引起混乱。明确仿冒行为的法律特征有利于对仿冒行为作出正确的认定。具有以下特征的才构成仿冒行为:(1)仿冒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仿冒行为一般都是对质量好、知名度高、市场销售量大的商品进行仿冒,它的实质就是掠夺他人的经营优势,侵害他人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因此,仿冒行为是一种故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上不存在无意识的仿冒。主观故意就成为仿冒行为的法律特征之一。如我国法律中对仿冒行为规定擅自使用他人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中的擅自一词,也表明了这一主观上的特征。(2)仿冒行为具有特定性。由于仿冒行为是对市场中经营优势的掠夺,因此,仿冒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具有市场优势的经营者身上及其特定的商品上。仿冒者通过对这些特定商品的商标、包装、企业名称等的精心模仿,造成市场上用户和消费者受到
    2023-04-24
    76人看过
  • 仿冒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仿冒行为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与他人经营的商品、营业相混淆,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仿冒行为不同于假冒行为,仿冒者一般都有自身的企业名称、注册商标或者其他标识,但是它们不具备经营被仿冒产品或服务的资格或者能力。为了达到销售或取得比较高的利润的目的,就尽可能模糊或隐蔽自身的真实标识,夸大突出被仿冒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识,以达到混淆的目的。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仿冒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经济生活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仿冒行为也在不断变化。根据各国立法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规定,仿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1)仿冒他人合法外部标识的行为;即仿冒他人合法外部标识行为是指不经任何授权,擅自使用其他经营者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合法外部标识的行为。(2)不正当使用他人合法外部标识的行为;(3)不正当使用他人未
    2023-06-14
    186人看过
  • 仿冒商标注册的行为怎么处罚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第8条、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仿冒商标罪涉嫌多少罚金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金额较大”,应按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款。如果销售额超过二十五万元,这属于刑法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的“金额巨大”,将被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但是不超过七年的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
    2023-08-15
    3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仿冒行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行为人将其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混淆如何处理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4
      仿冒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仿冒,应该从以两个方面来判定: (一)仿冒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是用了擅自一词,它的一般含义也就是指“未经同意而使用”,即故意的主观状态。主观要件是故意。 (二)足以给消费者造成混淆 这条是属于客观要件的内容,就是在客观上产生了使消费者混淆的状态,首先是商品主体的混同,也就是故意将自己的产品混于他人商品之中,这在《反法》第5条规定的
    • 如何判定行为人的仿冒行为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1
      仿冒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仿冒,应该从以两个方面来判定: (一)仿冒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是用了擅自一词,它的一般含义也就是指“未经同意而使用”,即故意的主观状态。主观要件是故意。 (二)足以给消费者造成混淆 这条是属于客观要件的内容,就是在客观上产生了使消费者混淆的状态,首先是商品主体的混同,也就是故意将自己的产品混于他人商品之中,这在《反法》第5条规定的
    • 仿冒行为如何判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5
      针对仿冒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 行为仿冒怎么处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03
      针对仿冒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 如何处理仿冒行为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30
      经营者擅自使用名称、包装、装饰,或者使用类似名称、包装、混淆他人的名称,使买方认为是名称,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商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