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行为具备的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5:02:10
382 人看过
style="margin-bottom:6px;">
1、仿冒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即具有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故意。
2.实施了仿冒行为。只有仿冒的故意是不足以认定为仿冒行为的,还需具有仿冒行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仿冒行为又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1)必须是对知名商品的仿冒行为;
(2)行为仿冒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必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的。
3.造成一定的结果。即造成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仿冒行为具有误导性
372人看过
-
仿冒行为具有特定性是怎样
137人看过
-
什么是仿冒行为
499人看过
-
仿冒行为的法定概念
452人看过
-
仿冒行为的种种形态?
381人看过
-
假冒、仿冒行为的现状及危害
38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仿冒行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行为人将其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混淆如何处理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4仿冒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仿冒,应该从以两个方面来判定: (一)仿冒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是用了擅自一词,它的一般含义也就是指“未经同意而使用”,即故意的主观状态。主观要件是故意。 (二)足以给消费者造成混淆 这条是属于客观要件的内容,就是在客观上产生了使消费者混淆的状态,首先是商品主体的混同,也就是故意将自己的产品混于他人商品之中,这在《反法》第5条规定的
-
如何判定行为人的仿冒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1仿冒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仿冒,应该从以两个方面来判定: (一)仿冒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是用了擅自一词,它的一般含义也就是指“未经同意而使用”,即故意的主观状态。主观要件是故意。 (二)足以给消费者造成混淆 这条是属于客观要件的内容,就是在客观上产生了使消费者混淆的状态,首先是商品主体的混同,也就是故意将自己的产品混于他人商品之中,这在《反法》第5条规定的
-
仿冒行为如何判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5针对仿冒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
行为仿冒怎么处理?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03针对仿冒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商标注册人有权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
如何处理仿冒行为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30经营者擅自使用名称、包装、装饰,或者使用类似名称、包装、混淆他人的名称,使买方认为是名称,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商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