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在外与别的女人同居,还育有一个8岁小孩,这谁能受得了?妻子王女士与丈夫对簿公堂,丈夫却全盘否认。不过,否认不等于法院无法判决。
王女士和李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登记结婚。婚后夫妻恩爱,李先生工作蒸蒸日上,收入颇丰,王女士则在家做全职主妇,现在孩子已成年且有稳定工作。按理说,王女士的生活应该过得有滋有味,可最近,她却总是愁眉苦脸。
原来,王女士发现李先生背着自己在外与一名女子同居,且已生育一名8岁男孩。随后,双方经常为此事发生争吵。王女士不堪忍受,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与李先生离婚,并请求法院依法分割房屋、车辆、银行存款等夫妻共同财产,同时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
在第一次庭审中,王女士情绪激动,痛陈李先生违背夫妻忠诚义务,在外与他人同居且生育一子的事实。然而,李先生全盘否认,且拒做亲子鉴定。王女士不能提供证据证实,加上情绪过于激动,故法院暂时休庭,并安排再次开庭。
第二次开庭前,法院调查了解到,婚外小孩常住人口信息查询资料中,监护人登记为李先生,监护关系为父亲;其《入户申请审批表》中,申请理由为非婚生小孩随母入户,社会关系情况的父亲一栏以及出生证中父亲姓名一栏都登记为李先生,孩子父亲的身份证信息也与李先生完全一致。
第二次开庭时,王女士当庭向李先生出示了法院调取的婚外小孩户籍信息材料,李先生对该户籍材料上记载的事实予以否认,认为户籍材料记载的信息不属实,他并不认识该小孩,但并未向法院提交证据推翻上述记载。
地点: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法院
结果:从化区法院推定被告李先生与案外人在原被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育非婚生小孩的事实,确定李先生属婚姻关系过错方,判决双方离婚,夫妻共同财产70%归王女士所有,李先生赔偿王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依据:本案中,原告王女士的诉求之所以得到法院的支持,关键在于法院依据相关证据推定被告婚外情事实的存在。所谓推定,是指根据某一事实的存在而作出的与之相关的另一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假定,这种推定与证据息息相关,它可以免除主张推定事实一方的举证责任,并把证明不存在推定事实的证明责任转移给对方当事人,但应注意的是推定的事实是可以被推翻的。
结合本案,原告主张被告存在婚外情,并且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与第三者及其婚外所生小孩在一起的照片、婚外所生小孩的身份证号。为查清事实,法院依职权调取涉案小孩的户籍材料及出生证,户籍材料,证实出身证上所记载的父亲身份信息与本案被告完全一致,原告提供的证据及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在客观上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证据链,足以使法官确信被告可能存在婚外情的事实,故而支持了原告的诉求。
-
丈夫与保姆同居生子妻子告夫重婚遭遇法律困境
134人看过
-
丈夫失踪妻子状告民政局
222人看过
-
智障妻子为生娃终与智障丈夫离婚
452人看过
-
丈夫驾车车祸女儿亡妻子状告丈夫获赔偿
280人看过
-
上海妻子状告台湾丈夫索抚育费
463人看过
-
持104张照片状告丈夫与人同居胜诉
126人看过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公开,是指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之所以说是非法,是因为这种行为不为我国法律保护。非法同居的认定如下: 1、双方均有配偶者而非法同居; 2、有配偶者的一方与没有配... 更多>
-
-
丈夫与妻子发生同居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03只能先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搜集有关证据,再由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后再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你所能做的就是协助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你丈夫重婚的刑事责任,如果你丈夫的行为给你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你还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要求你丈夫赔偿给你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
妻子和丈夫非法同居两年可以上法院控告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7离婚的话如果有夫妻共同财产一人一半分割,如果没有共同财产和孩子抚养权纠纷,那就只有离婚。没其他权益。如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起诉事宜,可以电话联系本人。
-
智障妻子为生娃终与智障丈夫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27岁的A为三级智力残疾,丈夫梁某为二级智力残疾,二人结婚后共同生活了三年,而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A二次起诉离婚。近日,通州法院审理了此案。因A为智力残疾,其母亲B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了诉讼,B诉称女儿A为智力三级残疾,与梁某结婚后,上了培智学校,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还有了一份工作,但梁某的父母不懂照顾A,还要求A下班后做繁重的家务,梁某有更重的二级智力残疾,生活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因智商问题无法体谅
-
是妻子,保人是丈夫,丈夫以被打非办公告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3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