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怀孕享受婚假产假,不受入职时间的限制,只要在职期间,结婚或生产就可以享受。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三)女职工生育,产假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3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实行晚育者(24周岁后生育第一胎)增加产假15天。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增加产假35天,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员工依法享受产假的,用人单位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也就是说产假期间的工资应按员工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发放。
一、婚假和产假可以一起休吗
婚假和产假一般可以同时休,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能或者不能同时休产假跟婚假,但由于目前的婚假法中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导致有些用人单位自行规定婚假有效期限,具体应询问自己所在的用人单位。
二、年假可以和婚假一起休吗
(一)带薪年假、婚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休息权利,职工何时休年假、婚假是自主决定的,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5条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
(二)在实际中,对于人手紧张和一些定岗定职的单位来说,员工请假也要考虑单位的情况。员工如想连休,最好提前申请,且要与单位协商,虽然职工有权申请假期连休,但前提是得到单位许可。因此,对于假期连休的问题,最好由双方协商而定,兼顾公私利益。同时,也建议企业建立完整的休假制度,包括明确的休假条件、要求和审批手续,避免出现休假混乱的情况。
-
可以先休年休假再休产假吗
111人看过
-
甘肃省产假规定产假休了可以在休年休假吗
251人看过
-
先休病假再休产假可以吗
447人看过
-
休产假是否还有年假可以休?
409人看过
-
产假什么时候休产假当年可以休年休假吗
364人看过
-
一年中可以休完产假可以再休年假吗
433人看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
妇女产假可以先休假后休假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5是的,两者没有冲突。女职工可以同时享受产假和带薪休假。《企业员工带薪年薪实施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员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结婚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和工作休假期间不计入年薪假期。
-
婚假可以在产假后休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41、婚假,《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有按国家规定享受婚假的权利。符合《民法典》规定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晚婚的公民,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婚假基础上增加晚婚假。男年满25周岁初次结婚,女年满23周岁初次结婚为晚婚。至于晚婚假的天数,在各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具体规定,但是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也有的直接规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数。 2、产假,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
-
产假可以休哺乳假吗产假可以休几天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0可以休哺乳假。 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扩展资料: 哺乳假工资算法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请了3
-
假结婚证可以休产假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9未婚是可以休产假的.我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所以妇女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工提出要求休产假,企业都应当无条件的批准。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产妇恢复身体健康,享受产假不以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为前提条件,只要有生产的事实,就当享受90日的产假。另外,《劳动法》第七章里还规定了一些其它女职工三期保护的条款,这些都是适用与所有
-
年休假可以多了吗?哺乳假还能休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3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