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监察大队和申请仲裁之间的区别
1、劳动监察大队和申请劳动仲裁是两个分别不同的概念。劳动监察大队是应该单位机构,是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具体承办局各执法单位提请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等等。
2、申请劳动仲裁是一种行为,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的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的行为。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劳动监察大队不是一个机构。劳动监察大队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办理各种用工手续,负责劳动合同的推行和管理工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二、劳动监察大队管理范围
1、社会劳务中介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遵守有关规定的情况;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单位招聘职工的行为;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企业遵守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规定的情况;单位支持职工工资的情况;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情况;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3、社会保险金给付情况;单位遵守职工福利规定的情况;单位和劳动者遵守职业技能开发规定的情况;社会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发放证书的情况。
4、承办境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公民个人出境就业的机构维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没有签署相关劳动合同或者劳动派遣合同、劳务合同的,不受法律保护的、不符合国家劳动法规精神的,是无法受理劳务纠纷的,因为没有法律基础和条文,这个只能私下和解或者仲裁,如仲裁不成,可以提供相关雇佣关系的证据去法院提请诉讼获得合法权益。
三、劳动监察部门申请仲裁费用
去劳动保障监察机关投诉是不用交纳费用的。我国对劳动者的权利(权益)保障是普惠性保障,对劳动者的维权投诉、劳动仲裁都是免费的,即使提起诉讼也只是程序性的收取10元钱。
-
申请仲裁的同时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吗
126人看过
-
申请仲裁去劳动局哪个部门
415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申请部门是哪里?
327人看过
-
申请劳动监察多久能去劳动仲裁
229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请费用收费标准,劳动仲裁申
219人看过
-
劳动仲裁办不成立仲裁向哪个部门申请
242人看过
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 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部门或劳动者,根据现行劳动法、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提出警告、批判、罚款、吊销许可证、命令停产整顿的处罚,违... 更多>
-
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1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2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量。前款限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另一方当事人认可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再次计量。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借口,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限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由消除之日
-
怎样办理劳动仲裁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1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2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量。前款限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另一方当事人认可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再次计量。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借口,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限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由消除之日
-
-
劳动争议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仲裁!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
-
在部门的人事部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4可以。只要工作是产生劳动争议的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