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人民法院及派出庭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
2、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除外);
3、非讼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程序除外)
一、刑事诉讼独任审判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六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第二百一十七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审判人员应当询问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意见,告知被告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第二百一十八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经审判人员许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同公诉人、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互相辩论。
二、独任制有哪些法律特征?
第一,它能够较好的体现法官审判的独立性,能有效保证法官个人审判意志不受外界的干预。对独任制法官而言,一人独任审理将意味着由个人承担全部的审判责任,从而有利于加强责任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入审判的法官,由此也节约了国家的审判成本和审判资源。
第二,独任制缺少其他法官的共同讨论和同行的监督,独任制审理时出现审判失误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
三、独任制审理的民事纠纷可以上诉吗?
独任制审理的民事纠纷可以上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独任制审判组织适用范围的适度扩张
458人看过
-
独任制适用案件的审判期间是什么
472人看过
-
独任制审判可以适用于哪些情形
406人看过
-
什么案件适用独任审理?
368人看过
-
民事案件中哪些情形可适用独任审理
460人看过
-
涉外案件能否适用独任制
40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独任审理适用哪些案件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18独任审理的适用情形如下: 1、基层人民法院及派出庭用简抄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 2、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除外); 3、非讼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程序除外); 独任审判,即由审判员1人对案件进行审判并作出判决的审判形式。是中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之一。凡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的刑事案件,都可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
-
独任制审判适用对象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基层法院可以适用独任审判制。r民事诉讼法r第三十九条……r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r第一百六十条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r第十五章特别程序r第一百七十八条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r民事诉讼法解
-
独任制适用于哪类案件?云南在线咨询 2024-08-26独任制,是指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的制度。根据刑事诉论法的规定,独任制仅限于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因为这类案件案情比较简单,情节比较轻微,由审判员1人进行审判,既可以保证办案质量,又可以节省司法资源,便于法院集中力量处理比较重大、复杂的案件。审判员依法独任审判时,行使与合议庭的审判长同样的职权。适用独任审判,须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进行,依法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应当公开审理,并
-
什么是公开审判制度,哪些案件不公开审判,哪些案件不公开审判结果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8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判过程及结果应当向群众、社会公开。所谓向群众公开,是指允许群众旁听案件审判过程(主要是庭审过程和宣判过程);所谓向社会公开,是指允许新闻记者对庭审过程作采访,允许其对案件审理过程作报道,将案件向社会披露。 根据法律规定,公开审判也有例外,下列案件不公开审判:一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包括党的秘密、政府的秘密和军队的秘密;二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案
-
哪些法院可以独任制审判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7独任制的适用范围一览 1、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刑事诉讼中有例外) 在刑事诉讼中,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2、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除外)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3、非讼程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