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判定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依据哪些因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7 03:31:03 100 人看过

请您知晓,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时,通常会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一项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自事故现场调查开始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将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于此次道路交通事故所起到的作用及其过错程度的严重与否,对当事人的责任加以确认与划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7: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法院依据交通事故责任书进行判决合理吗?
    一、什么是交通事故责任书?根据360百科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在司法实践中,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处理时,由于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认定交通事故的事发经过、事故成因和事故责任的重要证据,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事故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所以交通事故认定书往往成为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二、交通事故责任书有什么样的性质?据360百科解释,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时所形成的文书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
    2024-01-26
    280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民事责任的最终担责依据
    【案情】2012年10月21日00时17分,余某驾驶赣AH5510重型仓栅式货车由江西省南昌市经206线往广东省揭阳方向超载行驶,当车行驶至206线南丰县白舍镇茶亭路段与相对方向由黄某驾驶的闽H12628重型半挂牵引车会车时,因余某占道行驶和采取措施不当,造成赣AH5510重型仓栅式货车车厢内所载货物废钢筋倒压在H12628重型半挂牵引车上,导至车内黄某及乘客江某当场死亡,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的重大交通事故,该事故经交警认定,余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全部原因。事故发生时,该路段正在施工当中。施工方在庭审中辩称,事故发生时为夜晚施工,其施工路段已开了灯,且在施工路段前一百米处设置了警示牌和安全锥,故施工方不存在任何过错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现死者黄某及江某的家属向法院起诉,要求余某公路局、施工方共同承担对死者黄某及江某
    2023-06-03
    492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据哪些判定责任要归谁
    发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一、地下车库事故责任认定地下停车场发生交通事故的,怎样判定责任要依据具情况而定,要依据当事人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责任。交通事故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二、怎么对酒驾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对酒驾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的。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摩托车闯红灯撞车责任怎么判摩托车全责。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
    2023-02-04
    191人看过
  • 如何判断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责任有哪些种类
    一、如何判断交通事故责任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四)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公安机关并不是对每—个在道路交通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故都能够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经公安机关调查不
    2023-06-02
    450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法院如何判决责任划分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无法认定责任的首先推定机动车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如机动车一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机动车方的责任。2.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双方平等承担事故责任。3.非机动车之间或者与行人之间发生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能举证对方存在过错的,适当减轻己方的责任,不能举证的双方平等承担责任。一、交通事故中交警无法认定责任对于交通事故,交警无法认定责任的,只能走诉讼来进行善后。一般情况下,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法院按各自一半责任来处分;如果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法院会推定机动车一方负责,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证明其无责或对方有责的举证责任。二、交通事故责任无法确定如何处理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没有固定现场致使责任无法划分,且双方都存在过错的,推定双方承担同等事故责任;没有固定事故现场,致使事故责任无法划分,双方都存在过错,在双方都没
    2023-02-09
    313人看过
  • 医院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去医院看病的情形,此时我们应当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如果不小心遇到了滑
    2023-06-25
    306人看过
  • 交通事故:电动车相撞,责任判定依据何在?
    逆向行驶两电动车相撞的责任一般是逆向行驶的一方承担,如果没有逆行一方的电动车驾驶员,自身在驾驶过程当中也有严重超速或者去故意撞击对方的这种行为的话,也有可能是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所以责任承担问题,必须要根据情况而定,由交警认定的。两电动车相撞对方逆行怎么定责一、两电动车相撞对方逆行怎么定责1、两电动车相撞对方逆行,逆向行驶的负主要责任。正常行驶车辆因为没有注意避让,负次要责任,一般都是正常行驶车辆有百分之三十的责任,逆向行驶车辆有百分之七十的责任。赔偿方面是很简单的,修车的费用一般是按照正常行驶车辆出百分之三十逆向行驶车辆出百分之七十的修车费用。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
    2023-07-21
    34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的判定
    一、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的判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报警了,由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责任的划分。若当事人对交通管理部门认定的事故责任不服的,可以提起复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
    2023-08-09
    39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当事人行驶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当事人行驶行为对交通事故起到的作用。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限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期限分别为5天、15天、20天。如果有需要,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延长,分别可以延长5天、15天、20天。二、交通事故责任公布的注意事项1、召集交通事故当事人同时到场,无正当理由不到场的,按照缺席处理。2、出具相关证据,说明责任认定的依据和理由。出具的证据主要有(1)事故照片(2)车辆、人体的检查以及勘验笔录(3)车辆、人体等技术鉴定报告(4)事故现场图3、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交当事人。如当事人拒绝签收,可能造成放弃申诉权力的后果。三、对交通事故责任的最终认定如果当事人不服交通事故认定的结果,可以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第51条规定,在收到事故认定书的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依法重新认定,或者当事人接到交通事故
    2023-03-21
    153人看过
  • 依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中车主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吗?
    现实中,机动车车主与实际驾驶人员分离的情况也不少,但是有些情况下作为车主并不会对发生的交通事故承担责任,而有些情况下却需要车主对事故承担连带责任。车主承担连带责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当然是有条件的,不是说所有的交通事故,车主都承担连带责任。交通事故中车主要负什么责任一、交通事故中车主要负什么责任1、交通事故中车定责如下:(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023-07-11
    106人看过
  • 交通事故怎么判定责任,有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的判定,交通事故判定责的依据为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024-05-05
    446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一、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结果紧密地与其所包含的诸多因素相互关联。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对于引发交通事故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他们是否严格遵守各项交通规则,例如:是否存在闯红灯、人行横道前未礼让行人等违规行为;他们的驾驶技能是否符合标准,例如:是否涉及到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或是超速行驶等问题;以及是否有任何涉嫌不当的行为,例如:是不是存在故意破坏现场环境、伪造证据以及销毁关键信息等嫌疑。其次,责任的归属还需要考量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以及他们在此事故中的具体行为表现。过错的严重性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是否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规模等等。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境,即各方当事人是否都没有导致交通事故的过失,这将直接决定该事故是否被认定为交通意外事件。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那么另一方就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当事人在事故发生
    2024-05-11
    30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承担90%如何赔偿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一、交通事故赔偿的程序1、向保险公司报案。通常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方不仅要向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后的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2、事故现场勘查、检验。保险公司接到出险报案后,应当立即安排公司理赔人员或委托的公估机构、技术鉴定机构、海外代理人到事故现场勘查事故经过,了解涉及的损失情况,查阅和初步收集与事故性质、原因和损失情况等有关的证据和资料,确认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必要时委托专门的技术鉴定部门或科研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3、定损估价。保险公司相关人员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检验后,就应该对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估价。如果被保险人认为保险公司的定损估价有问题时,被保险人也
    2023-04-02
    379人看过
  • 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依据哪些因素
    关于法院在判定未成年人赡养权利方面的依据,以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为准则进行判决,如下所述:首先,当该子女生存年龄不满两周岁时,其抚养权可归属于女方,这主要考虑到幼儿在哺乳期阶段的特殊需求,然而,若存在特殊情形,男方同样具备获得抚养权的资格;其次,当该子女生存年龄处于两周岁至八周岁之间时,法院将根据案子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然后依法作出正确的判决;最后,如果该名儿童已经年满八周岁,那么法院在做出决策时,应尊重新生儿本人的意见和愿望。《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
    2024-07-27
    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交通事故,司机、想问下司机因公事出交通事故是否要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有哪些依据条款哪些依据条款?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05
      责任由交警部门根据各方过错出具事故认定书进行认定。
    • 主要有哪些因素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19
      确定交通事故责任主要考虑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 交通事故责任比例如何划分交通事故责任怎么承担,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交通事故责任比例如何划分?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5、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无责,其承担的比例不超过10%。二、交通事故责任怎么承担?特殊情况下的责任划分和承担:当事人故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间取决于哪些因素?
      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04
      1、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若不需要进行检验,则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最长需要10天。如果需要检验,则不确定。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当事人。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
    • 法院是否必须依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判决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1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作为自己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作出罚款、拘留、限制驾车人员的资格等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的依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诉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确定损害赔偿的证据。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载明的内容,显示其具有书证的特性,因由公安机关制作,故应为公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