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之间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主要体现在未经批准,非法从事银行业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但是,《刑法》第176条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以特别条款的形式作了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之间形成特别法和普通法的竞合关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适用特别法,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罚。
司法实务中如何区分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修订)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第二条第三款第三项集资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集资诈骗罪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客观上均表现为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非法集资,或者在非法集资过程中产生了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故意,均构成集资诈骗罪。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能仅凭较大数额的非法集资款不能返还的结果,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二是行为人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投资或生产经营活动,而将少量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或挥霍的,不应仅以此便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相关案例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虚构了主要的客观事实——阳松均等集资诈骗案
【本案要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均是破坏国家金融秩序的行为,并具有相似的行为表现方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虚构了主要的客观事实。在司法实践中,要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证据分析、判断,从而准确定性。
案号:(2007)粤高法刑二终字第184号
审理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司法》2010年第12期
2.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是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关键——吴顺陆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
【本案要旨】行为人以向亲友集资为名,实质上希望或者放任亲友向社会介绍,通过亲友间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不影响其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认定;以口头方式发布、传播集资信息,以达到通过口口相传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的目的,符合向社会公开宣传的本质特征;行为人在非法集资过程中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只对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非法集资犯罪行为以集资诈骗罪定性处罚。对于之前实施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其他犯罪的,应按相关犯罪处理,并实行数罪并罚。
案号:(2011)浙刑二终字第80号
审理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来源:《人民司法》2012年第2期
专家观点
1.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非法集资的形式,二者的主要区别有:
(1)侵犯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罪的对象是他人用于集资获利所交付的集资款,既可以表现为资金,又可以表现为财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象则是公众的存款,它只能表现为金钱的形式,并且只能以存款人用于存款而获取一定利息的形式出现。
(2)犯罪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以诈骗的方法去非法聚集资金,表现为诈骗方法与非法集资两种行为的统一。诈骗行为属于方法行为,其是为非法集资这一目的行为服务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以存款的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其虽可采用欺骗的方法进行,但不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3)犯罪的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的目的是为了将所非法募集到的集资资金据为己有,即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目的是为了营利,其不具有占有的目的意图。如果出于占有的故意采取以存款的形式骗取他人存款的,应构成集资诈骗罪。为了营利,是指将所聚集的资金用于一些诸如生产投资、高利放贷等生产或服务的经营活动。
(4)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其既侵犯了国家有关集资的金融管理制度,而且亦会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却是单一的,即为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管理制度。行为人出于营利之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经营,但由于经营不善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了经营的亏损,即使无法给存款人还本付息,亦不能认定为出于非法占有之目的。构成犯罪的,也只能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因此无法支付存款人的本息而造成存款人的经济损失,则作为一个量刑情节加以考虑。
(摘自《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上)》,作者:张军,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出版)
2.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第一,犯罪的目的不同。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第二,犯罪的行为不同。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行为则不以使用诈骗方法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
第三,侵犯的客体不同。非法集资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侵犯的客体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当然,在有些情况下由于行为人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亏损,无法兑现其在吸收公众存款时的承诺,甚至给投资人、存款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但是,这种损失与直接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是不同的。
第四,侵犯的对象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公众的资金,而非法集资犯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众的资金,也可以是其他的单位、组织的资金。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5版),作者:郎胜,法律出版社2011年出版)
3.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本区别之认定
根据《刑法》第176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都以非法集资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1)犯罪的目的不同。前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而后者的目的则是企图通过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进行盈利,在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这是两罪最本质的区别。
(2)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虽有非法集资的共同外在表现形式,但具体实施方法也有根本不同。前者的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而后者则不以行为人是否使用了诈骗方法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之一,尤其是在吸收存款或募集资金的目的行为上并不遮掩盈利的意图。
(3)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秩序,而且侵犯了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后者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当然在有些情况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无法兑现其在吸收公众存款时的承诺,甚至给投资人、存款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但是,这种损失与行为人目的就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是不同的。
(摘自《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实务卷刑事审判篇)》,高憬宏、杨万明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出版)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1000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法分析
129人看过
-
量刑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例分析
72人看过
-
构成非法集资罪的要件,非法集资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区别
444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区别和联系
301人看过
-
高利转贷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70人看过
-
汽车租赁经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吗
73人看过
-
非法经营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该如何样区分?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4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之间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主要体现在未经批准,非法从事银行业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但是,《刑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以特别条款的形式作了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如何认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本罪的区别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和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区别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的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者同时又非法吸收了存款,而非法吸收存款又是擅自设立的金融机构所为;有的先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后又非法吸收了公众的存款,或者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吸收公众的存款,所以,司法机关在办理具体案件时,应当注意将这两种不同的犯罪区别开来。非法设立金融机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骗取公众存款罪有什么区别?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11(1)侵犯的对象与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公共存款;后者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和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财产。(2)客观方面是不同的。前者包括通过欺骗吸收公共存款,以及通过强迫、诱惑等方式吸收公共存款;后者仅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来获得财产。(3)主观方面是不同的。前者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后者必须有非法占有的目的。(4)主要部件不同。前者可以由自然人或单位组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判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07集资诈骗:刑法第192条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伍拾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第一百七十六条
-
中国刑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遂分析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4中国刑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遂的量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