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分居还具有互相抚养的义务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1 19:44:02 123 人看过

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即使因感情不合而分居,一方仍应向经济困难的对方承担扶养义务;有的夫妻约定各自的工资或收人归各自所有,并不影响夫间扶养义务的履行。当一方的个人财产难以维持正常生活时,仍然有权要对方给付生活费。当一方患有重病时,另一方仍有义务尽力照顾,并提供有医疗费用。

夫妻双方有相互赡养的义务吗

夫妻间没有赡养义务,但夫妻存在扶养义务。

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夫妻双方婚姻的效力而产生的。夫妻扶养义务即夫妻在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的义务,为生活保障义务。

其目的在于保障夫妻共同生活,是婚姻关系的必然要求。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扶养义务是在夫妻共同生活中实现的。夫妻间的互相扶养,既是义务也是权利。夫妻都有扶养对方的义务,同时,也都有要求对方扶养的权利。在我国,夫妻间存在法定的扶养义务。

主要有以下两种扶养方式:

1、直接扶养。直接抚养就是夫妻共同生活。即使在夫妻双方存在财产约定的情况下,一方生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对方也必须帮助医治和维持其生活;

2、间接扶养。间接抚养就是夫妻不居一处,扶养义务人定期或不定期支付扶养费或给付实物,定期不定期帮助体力劳动和给予精神上的慰藉。间接扶养往往受扶养义务人的扶养能力限制,易产生纠纷。因此,夫妻间扶养应以直接扶养为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8: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分居相关文章
  • 夫妻双方共同抚养孩子还分抚养权吗
    一、夫妻双方共同抚养孩子还分抚养权吗?不分,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轮流照顾孩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八条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离婚后可以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情形有哪些?(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三、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纠纷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2、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3、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四、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纠纷的诉讼
    2024-01-09
    456人看过
  • 兄妹互相是否有抚养义务
    弟兄之间没有抚养义务,只有扶养义务。法律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哥哥,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弟,有扶养的义务。由哥哥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弟,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哥哥,有扶养的义务。一、母亲去世抚养权归谁母亲去世抚养权归父亲,具体如下:1、规定的抚养义务只存在于父母子女之间,一方死亡的孩子应当有在世的一方抚养;2、但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可以主张对孙子女的抚养权;3、另外,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和妹,有负担能力的兄和姐也可以主张自己的扶养义务。二、赡养和抚养区别是什么赡养和抚养区别有以下两点:1、对象不同,抚养的的对象一般指长辈对晚辈,赡养的对象一般指晚辈对长辈;2、目的不同,抚养强调教育和保护、目的是要让子女健康成长,赡养强调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赡养,主要是指
    2023-03-05
    262人看过
  • 夫妻双方的抚养义务到底怎么界定?
    夫妻之间的赡养义务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生活和物质上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夫妻一方失去劳动能力时,另一方有义务赡养和照顾对方的生活;夫妻一方生病时,另一方必须给予照顾或送医院治疗,并承担相应的医疗和护理费用;配偶一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时,另一方有权利和义务担任法定监护人。夫妻抚养义务的内容夫妻抚养义务是指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当夫妻一方没有固定收入和缺乏生活来源,或者无独立生活能力或生活困难,或因患病、年老等原因要求扶养,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承担扶养责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相互扶养义务】夫妻有相互
    2023-08-08
    491人看过
  • 夫妻分居一方未尽抚养义务离婚后另一方能要抚养费吗
    根据民法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虽然夫妻长期分居,多年来一直由一方抚养子女,即便按照法律规定分居期间的财产仍然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二人分居两地,夫妻共同财产实际处于分割状态,各自控制和支配着自己使用的那部分夫妻财产,一方也无法获得和处置另一方获得并保管那部分共同财产用于抚养子女,其财产性质与夫妻分别财产制或离婚后各自的财产关系相似。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子女抚养义务,不公平的强加给了一方,事实上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原则。夫妻分居子女有抚养费吗即使夫妻双方分居,也要付子女的抚养费。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无论父母是分居还是离婚了,都要承担抚养的义务和职责,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都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第4条的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适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023-07-22
    191人看过
  • 婚前借的钱有义务要夫妻双方还吗
    一般情况下,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即使结婚后也不会变成夫妻共同债务,另一方是没有义务偿还的。但是,若婚前的债务是用于婚后双方共同生活的,则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一、离婚债权债务怎么分男女双方在缔结婚姻关系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变成了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共同债务。婚前由一方产生的债务称为婚前个人债务。如果夫妻一方将婚前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这时,一方婚前债务性质也因财产性质的变化而转变为夫妻共同债务,此时债权人是有权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夫妻双方应共同承担偿还责任。二、离婚后房贷是否可以转到一个人名下离婚后房贷可以转到一个人名下。因为夫妻共同债务,原则上是可以由夫妻双方进行协商如何偿还的。但是约定债务由另一方偿还的,最好征求债权人的意见,也就是银行的同意,不然即使约定了,约定也只在夫妻之间发生效力,银行依旧会找申请贷款的一方进行偿还。根据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
    2023-04-04
    459人看过
  • 祖孙是否有互相照顾抚养的义务
    祖孙间原则上无法定抚养义务的。但如果子女死亡,或因疾病、残疾等情形导致其丧失赡养能力之时,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依照法律规定,具有赡养外祖父母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一、不合法收养有赡养义务吗不合法收养有赡养义务。没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但是存在道德上的赡养义务。根据相关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二、法定赡养人是指哪些人根据法律规定,法定赡养人包括有成年的子女、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
    2023-03-04
    189人看过
  • 医患双方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医患双方的事情。医患双方都应该在处好医患关系方面做出努力,但是医院科室、医务人员一方是处好医患关系的主导者。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一些的看法。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基础转变服务观念。医务人员必须摒弃“救命恩人”的至尊思想,正确认识现代医患关系,充分保障患者权利的实现,提供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转变单纯“治病”的观念。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不仅仅需要治病,而且需要人性化的关心,那种只注重治病、不注重待人,只注重技术、不注重心理的行医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医疗服务的需要。转变患者是求医者的观念。在传统医疗文化中,人们给予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悬壶济世”、“救命恩人”、“白衣天使”等许多赞美之词,也习惯于将找医务人员看病说成求医。医务人员处在一个尊贵的地位,患者处于求医、求救的地位,医患之间形成了主动
    2023-06-13
    151人看过
  • 双方都有抚养权可以互相探视对方吗
    享有抚养权一方对方可以有探视权。一、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带走孩子犯法吗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带走孩子违法,没有抚养权私自带走孩子,则侵犯了对方作为父亲或母亲的抚养权,也变相剥夺了孩子的亲权是违法的。双方就孩子的抚养权和探视权问题应该合理协商解决,如果孩子的抚养权是通过法院判决来认定的,则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将孩子的带回来。如果是双方协议离婚并达成的孩子抚养权协议,则需要再次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确认孩子抚养权的归属的,然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二、公婆不让见孩子怎么办公婆不让见孩子的,可以经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或行使探视权。“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依法享有的探视子女的权利。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三、协议离婚 孩子的抚养权可否写共同抚养可以。但是一般
    2023-03-31
    467人看过
  • 夫妻分居的实质是互不履行夫妻性生活之义务。
    对于夫妻因感情不和而“分居”的理解,不能只简单的理解为分开居住。有些夫妻因家庭住房条件所限,并非感情不和也在分别居住。但是,这种分居并不排除夫妻之间的性生活。他们可以利用种种办法,来满足夫妻之间的相互需要。所以,作为法定应准予离婚的夫妻分居的实质,在于夫妻因感情不和而互不履行夫妻性生活之义务,并持续长达两年。什么是夫妻分居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继续维持其夫妻关系的情况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夫妻双方不共同居住选择分居,一般有两种情况:1、因为夫妻双方感情不睦,不愿意共同生活,不一定经过协议而永久或临时分居;2、因为夫妻一方由于工作或居住地限制而形成的暂时不能共同居住。
    2023-08-10
    389人看过
  • 夫妻双方同室分居算分居吗
    案例何女士与丈夫因感情不和,已分居两年多,但因夫妻俩都怕此事影响自己发展,所以一直没有公开分居。何女士称,自己每天晚上都反锁房门睡在卧室,丈夫则在客厅睡觉。何女士夫妇已这样生活了两年,但周围很多人仍以为他们“相敬如宾”。何女士称:“现在我希望能尽早结束这段婚姻,和丈夫离婚。”但当何女士将离婚诉状带到律师事务所时,却被告知因没有详实的“分居证明”,法院将不受理此案。分析像何女士一样遭遇尴尬的并非她一人,我国现有法律对夫妻分居并未要求办理专门手续,我国的离婚案只要求当事人能证明因感情不和而分居两年的事实,即可作为一项法定理由。然而恰恰因为分居没有手续,证明分居且分居已达两年的期限,就特别难以操作。一般情况下证明分居主要是邻居证言、亲友证言等,但周围人举证“同室不同房”的情况,又可能会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这样很难办理。
    2023-06-12
    449人看过
  • 夫妻在抚养方面有哪些义务?
    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当一方不履行赡养义务时,需要赡养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支付赡养费。如一方生病,另一方有能力而拒绝救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触犯刑法,涉嫌遗弃罪。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当从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之间有隐私权吗在法律上夫妻之间是有隐私权的,法律上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具体包括。1、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安宁权,也称个人生活自由权。即权利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者不从事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者支配。2、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生活信息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家庭成员、亲属关系、交际关系、财产状况,到个人的身高、体重、病史、婚恋史、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爱好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知悉、使用、披露或者公开个人生活信息。例如,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人披露权利人的身体上隐秘
    2023-07-10
    361人看过
  • 离婚后夫妻债务还应该互相分担吗
    应该。离婚后,婚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还应该互相分担。一、离婚时发现孩子非亲生可以提出变更抚养权吗离婚后发现子女非亲生可以变更抚养权。在婚姻存续期间,若夫妻一方违反夫妻之间互相忠实的义务,隐瞒非亲子关系,造成另一方产生错误认识及精神损害的。那么,离婚后,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并请求另一方返还在抚养孩子过程中自己已经支出的抚养费。二、夫妻共同还贷增值部分如何算夫妻共同还贷增值部分分割规定如下:1、双方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对应的房产增值也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2、房屋所有权人不仅应当补偿另一方夫妻共同还贷部分的一半,还应该补偿共同还贷部分对应的房产增值;3、尚未偿还的贷款部分,未归还的贷款是房屋所有权人的个人债权,其对应的房产增值也应当属于房屋所有权人所有,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其对应的增值部分。一、夫妻离婚房子分配规定如下:1、婚前一方购买的房屋,付
    2023-03-11
    315人看过
  • 互相赡养义务有哪些
    法律综合知识
    一、互相赡养义务有哪些互相赡养义务如下:1.当夫妻一方生病时,另一方必须给予照顾或者送院治疗,承担相应的医疗和护理费用;2.当配偶一方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时,另一方有担任法定的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3.当夫妻一方失去劳动能力时,另一方负有扶养和照顾对方生活的义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二、赡养义务包括哪些内容赡养义务包括以下内容:1.对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2.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3.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
    2023-08-15
    204人看过
  • 夫妻分居后夫妻双方是否可以约定孩子抚养费
    夫妻分居期间可以主张孩子的抚养费,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无论父母是分居还是离婚了,都要承担抚养的义务和职责,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一、法律上离婚后对一方有没有不抚养费在我国双方的婚姻关系解除之后,一方能不支付抚养费,如果是直接抚养孩子的可以不支付抚养费,但是如果是不直接抚养方必须要支付,因为抚养孩子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二、民法典中不离婚有子女抚养费吗有。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因此,即便父母没有离婚,但只要出现父或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子女就完全可以要求给付抚养费,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该权利。三、非婚生子女可以起诉父
    2023-03-24
    79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分居
    词条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继续维持其夫妻关系的情况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即使夫妻双方仍然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这种情况如果满了两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认定为夫妻分居。 在法定分居情... 更多>

    #分居
    相关咨询
    • 夫妻互相扶养是夫妻的义务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4-08
      夫妻扶养是指夫妻之间经济上供养和生活上扶助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1、夫妻间的扶养权利义务以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为内容,是婚姻内在属性和法律效力对主体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双方当事人从缔结婚姻开始就共生的义务,也是婚姻或家庭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存在的基本保障。 2、夫妻扶养从婚姻合法有效成立之时起产生,至婚姻合法有效终止时消灭,在婚姻关系有效存续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且具有法律拘束力,因而是一种状态性
    • 分居的夫妻有赡养义务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6
      更是夫妻之间的法定义务,有扶养能力的一方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特别是在对方患病,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如果一方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另一方可通过法律途径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扶养责任的承担,既是婚姻关系得以维持和存续的前提,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保障。
    • 夫妻分居期间, 另一方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6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条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给另一方。因此,分居期间双方取得的财产,仍为共同财产。 分居期间,夫妻双方自然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分居期间,若一方单方面履行了抚养孩子的义务,
    • 夫妻间互扶养有义务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03
      扶养指的是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 夫妻之间必须要义务相互扶养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7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当一方需要扶养时,可以要求另一方给抚养费。有扶养能力的一方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特别是在对方患病,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如果一方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可起诉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