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释担保人应遵守的法律限制有哪些条件
假释担保人的具体条件是:
1.担保人与本案无牵连;
2.担保人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二、假释期间犯新罪构成累犯吗
假释期间犯新罪不构成累犯。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刑法》第八十六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三、假释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算起计算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如果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并且没有《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 数罪并罚 第七十一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
假释担保人有什么限制,假释期间要遵守什么规定
228人看过
-
假释的条件和对象分别是哪些,假释犯应遵守哪些规定
196人看过
-
假释担保人的责任有哪些,担保人的条件有哪些?
431人看过
-
2024适用假释须遵守哪些必要的条件
240人看过
-
假释期间的规章制度有哪些需要遵守
369人看过
-
被限制假释条件的罪犯有哪些?
86人看过
-
一般假释要遵守哪些条件?假释是哪些意思?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9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容分子。但是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
适用假释必须遵守哪些条件, 假释的对象有哪些, 需要办理假释的条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4一、适用假释必须遵守哪些条件?适用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根据中国《刑法》第81条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一)法定的对象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
-
发行公司债券应当遵守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2债券发行条件是指债券发行者在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必须考虑的有关因素。其限制条件主要是指: 司存在下列情形的不得发行公司债券: 1、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2、对已发行的公司债券或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迟延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3、违反规定,改变公开募集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4、最近36个月内公司财务会计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或公司存在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5、本次发行申请文件存
-
适用假释须遵守哪些必要的条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1条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一)法定的对象条件 假释是对犯罪人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已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或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的犯罪人。此外,根据《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
-
民间借贷应遵守哪些原则和限制条件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8金融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适用民间借贷的规则,民间借贷要遵守的原则: (1)、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仅仅起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债务的履行有保证意思的,应认定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2)、出借人明知对方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制裁。 (3)、以借款人的名义出的借条借据代其借款的行为人,发生争议时,行为人不能证明,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