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事人没有能力给付抚养费,应与对方协商,可以适当减少应给付的抚养费,确有困难无法履行的,只能暂时不给付抚养费,但是一旦有支付能力应当继续给付,也可以其他方式补偿。如果当事人没有固定收入,人民法院会依据当地的年平均收入水平,适当调整其应当支付的抚养费数额,进行适当地降低。
民法典孩子抚养费有没有变化
关于子女抚养费的规定,民法典没有新的变化,依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四十九条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
抚养权与改姓问题
427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的执行问题与改进建议
361人看过
-
抚养费不足,能否与对方协商解决不足问题?
449人看过
-
抚养权回收问题与民法典相关性分析
340人看过
-
抚养权归属问题的民法典解释
89人看过
-
抚养权与抚养费:相关问题与解答
249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民法典子女抚养费的问题有关的法律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04子女抚养费可以追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孩子抚养费应当包括生活费、医疗费以及教育费等,抚养费支付的时间以及方式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约定。
-
抚养费的问题, 抚养费的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4抚养费的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
不让探视与抚养费问题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11、不让探视不可以不给抚养费。支付抚养费是民法典规定的义务,而探望子女是一项权利,但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和探望权利不是捆绑在一起的,不能因为对方不让看孩子而拒绝支付抚养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
-
孩子不足一岁的抚养费和赔偿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01、小孩抚养费的计算标准:支付抚养费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 2、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
-
民法典如何处理小孩抚养权的问题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