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特殊时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的时效
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是劳动者很关心的问题,从中断时起,劳动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双倍工资非劳动报酬不适用特殊仲裁时效
299人看过
-
仲裁会影响劳动仲裁的时效吗
476人看过
-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适用特殊时效还是普通时效
337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及双倍工资问题是什么
147人看过
-
仲裁时效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规定
139人看过
-
怎么算双倍工资?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221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和分别适用于一般时效还是特殊仲裁时效??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0一年。依据为《劳动仲裁调解法》第27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
-
工资双倍赔偿的劳动仲裁时效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27双倍工资发生在用人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根据上述规定,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受一年的限制。自第二个月期满开始满十二个月时,第二个月的双倍工资就超过了仲裁时效。但第三个月的仲裁时效还有一个月期满。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仲裁时效全部届满。
-
劳动仲裁双倍工资时效的适用范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1、视为劳动报酬,劳动关系存在期间,无时效;最长支持11个月的;比如青岛,重庆个别区个别地区; 2、视为惩罚性质,具有1年时效,从申请劳动仲裁开始向前数1年,从入职开始数1年,2个1年交叉部分支持;按月计算时效;最长支持11个月; 3、视为惩罚性质,具有1年时效,但是入职到签订劳动合同期间,视为1个整体,从应该支付双倍工资的最后1天开始,1年内申请的话,都支持,超过1年不支持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
-
咨询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问题。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4如果是因为已经连续工作满十年,或已签订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则有所不同。如果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时,用人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同时就此申请劳动仲裁的,其双倍工资应当自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高不超过11个月。不存在计算时效问题。如果劳动合同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固定期限劳
-
劳动仲裁的特殊时效有哪些情形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14劳动仲裁特别时效: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一年的时效期间还不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在有的行业,尤其是建筑业,拖欠工资问题比较突出,工人的劳动报酬很多到年底才结算;还有些劳动者为了维持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对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行为不敢主张权利。如果都适用一年的仲裁期间,不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本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