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给国家利益带来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
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该罪行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在客观方面,该罪行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给国家利益带来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该罪行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4.该罪行的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
素 材 : 国 有 事 业 单 位 工 作 人 员 失 职 罪 的 犯 罪 构 成 及 主 观 方 面 是 什 么 ?
素材: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及主观方面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425条规定,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构成失职罪。失职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犯罪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失职罪的犯罪构成包括以下几点:
1. 主体:国有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 客体:国有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内的活动;
3. 目的: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4. 危害结果:严重失职,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5. 单处或数处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等;
6. 想象竞合犯:行为人实施数个危害社会的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及主观方面包括失职行为、过失、主体、客体、目的、危害结果、单处或数处故意犯罪和想象竞合犯等要件。
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及主观方面包括失职行为、过失、主体、客体、目的、危害结果、单处或数处故意犯罪和想象竞合犯等要件。
《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单位给员工罚款的法律依据
445人看过
-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
110人看过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依据
189人看过
-
渎职侵权罪的类型及其法律依据
66人看过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法判处刑罚的依据:教师
251人看过
-
作品保护的范围及其法律依据
498人看过
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轻伤,就属于想象竞合犯。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 更多>
-
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判几年? (法律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31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本罪的,从重处罚。只有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时,才构成犯罪。
-
事业单位人员如何构成失职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3构成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要件有: 1、主体要件:主体为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客观要件:表现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事业单位严重损失的行为。
-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构成要素有哪些,有没有法律依据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101、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侵犯了复杂的客体,即国家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 2、在客观上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和企业工作人员大量财产; 3、本罪的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营利性服务等经济活施违法犯罪的,要平等制裁打击,不能区别对待,宽严相济; 4、在主观上都是故意的。其目的是谋取不正当利益。
-
能构成单位犯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07能构成单位犯罪的法律依据如下: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 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是个人犯罪的对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