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权的公与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6:44:15 228 人看过

在习俗和观念中,姓名是由个人选择用以标识自我的代号。姓名权是一项私权,不受他人干涉,但是,姓名又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个人的选择可能造成他人的使用困难。姓名的私人性与社会性的冲突使得制订《人名用字规范表》的提议有所争议。以经济学的语言综合正反双方的主要观点,反对方认为姓名权不可侵犯,个人权利不能够屈就技术约束,其着眼点在于个人自由选择可达至社会福利最大化;支持方认为规范姓名有助于社会交往,进而提出应当出台《姓名法》来取代社会习俗的约束,其着眼点在于制度有助于减少交易费用。争论的相持不下反映了尊重个人自由与减少交易费用之间存在着两难选择。以愚之见,双方所持论点或无视现实,或忽视制度本身,使政策建议有无的放矢之感。

在此分析双方的论点如下:

首先,不存在绝对自由的姓名权。事实上,姓名权包括了一系列的权利,在此进行不完全的列举:选择符号种类的权利、选择符号长度的权利、更改符号的权利、禁止他人使用的权利等等。那么,界定姓名权就可以牵扯出无数的事件,如:是否有权选择不取名,是否有权使用中外文字混合的姓名,是否有权使用超长度的姓名,是否有权使用自造的文字等等。在这一系列权利中,与《姓名用字规范表》制度有关的是选择字符的权利,这项权利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如姓名不能够成为诋毁他人或者宣扬反动意识的工具,因此,个人享有姓名权就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自由地以姓名来表达意志与爱好。由于姓名的产生与使用均占用资源,姓名权的界定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配置效率可用界定权利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在某些国家有专门的法规约束姓名,如以色列规定在姓名中不得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最近某人要将孩子取名为萨达姆.侯赛因时就遇到了当局的干涉。当然对于何谓攻击性语言则有不同的认识,以色列的内务部就认为萨达姆.侯赛因这个名字并不构成攻击性语言的条件,应当保障个人的言论自由,姓名有效。这从正反两面说明姓名权有制度环境,是一项受约束的私权。

其次,法律干涉私人领域可能得不偿失。《姓名用字规范表》针对的是姓名符号选择范围的权利,姓名符号不仅是一种充当社会交往的工具,而且也可表达祈愿、祝福等个人偏好。后者完全属于私人领域,他人无法评判。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姓名符号至少包括了识记与甄别这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之间具有替代效应,生僻字带来识记的困难,但用的人少,有利于甄别。同时,个人在选择字符时有不同偏好,替代效应与个人偏好是产生生僻字现象的主要原因。

识记与甄别共同作用于交易费用,不利于识别的冷僻字却有利于甄别功能,但提高了交易费用;越是有利于识记的姓名就越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但提高了重名的可能性,不利于甄别。而个人偏好不同,生僻字产生的交易费用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也不同。比如,某人认为生僻字是知识与文化水平的象征,他就愿意牺牲社会交往的便利。理性人应当能够衡量识记、甄别和自我偏好所产生的效用,那么生僻字产生的交易费用就在个人考虑范围之内,即在私人成本的范围之内,从而以节约交易费用为目的的法律很可能损害个人偏好所产生的效用。并且,这种交易费用产生于个人的社会交往中。不同个人有不同的社交圈,其中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很难界定生僻字,因为对于某部分人来说是常用字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可能就难以识记。那么,法律在协调符号的识记、甄别与个人偏好之间的关系时,可能会付出很高的成本。如果将姓名权所包含的各项权利均加以界定,就更不可行。比如,有人提议要出台《姓名法》,对姓氏的选择权、子女对自已姓名的决定权、夫妻双方对子女姓名的决定权等权利都要进行界定。在上述领域内,私人的协调成本远低于法律成本,且习俗的约束力足以解决绝大部分争议,不宜浪费法律资源。由于区分姓名权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相当困难,对于哪些权利需要由法律界定,哪些权利应由私人协调也比较难把握,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的立法就容易与个人自由相冲突,而且这个两难选择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推行《姓名用字规范表》这项制度的实际动机。

事实上,这项制度变迁的动力并不在于降低社会交往中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姓名用字规范表》所含字符数,国家准备花2年时间准备一个超过一万字的字库用于姓名,这一万多字的容量远超过常人识记水平。目前,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显然上万字的容量对降低交易费用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计。以国家语委所持观点,推行姓名用字规范主要是由于生僻字对户籍、银行、饭店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些领域无疑属于公共领域,姓名权的界定对公共资源配置有影响。假设受技术条件的约束,增加字库与字符长度的成本很高,如果将这项权利界定给个人,个人就有权选择任何字符作为姓名,公共管理机构就必须接受且要提供相关的服务,那么,当个人选择字库中不存在的字符或者使用超长的字符串时,公共管理机构的边际成本很高。此时,姓名权的外部性加大了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成本,从而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法律所要调整的是公共资源配置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

再结合我国公共管理机构的运作状况来分析这项制度变迁的影响,可以有两点启示:

第一,在出台《姓名用字规范表》之前,姓名权事实上并没有界定给个人。任何一个报过户口的人都应当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姓名所用汉字不在字库之内,有关机构是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加以解决的,而个人要求法律保护命名的权利所耗费的成本很高,公共管理机构事实上有权拒绝个人选择生僻字申报姓名。因此,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命名的自由事实上是受到限制的。此时,《姓名用字规范表》的意义只不过是将事实已存在的权利结构在法律上显性化而已。

第二,个人选择的自由度取决于《姓名用字规范表》所含字符数,《姓名用字规范表》中的字符数少于现有字库含量则抑制了个人自由权;如果两者相等则对事实的资源配置与个人选择没有影响;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个人反而享有比原先更大的自由权。考虑到普通字库只有6763个汉字,如果最终《姓名用字规范表》包含了上万个汉字,那么这项制度扩大了个人事实上的选择权,而不是限制了个人自由。

从这两点看,以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约束个人姓名权的某些权利没有引起个人自由与配置效率的冲突。如果用字规范带来的管理收益与个人选择范围扩大带来的效用增长这两者之和高于扩大字库产生的管理成本,推行这项制度就实行了帕累托改进。但是,约束个人姓名权绝对不是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未必是最佳配置方式。由于公共管理部门的边际成本取决于技术水平,如果边际成本很低,比如造字功能十分完善,就不必要为管理系统保留庞大的字库,个人自由选择的外部效应就很低,从而制度收益十分有限。相反,立法与执法的成本相当高,仅调查与收集字库就要花2年时间,比较之下,如果将法律所耗费的资源用于突破技术约束,可能更符合最优效率原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14: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姓名权相关文章
  • 公民的艺名有姓名权吗?
    属于姓名权,艺名和笔名是属文化艺术界使用的,在法律上应受保护,艺名是指演艺人士对外进行演出活动、制作唱片等音乐产品时的称号,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姓名。从属性上来讲,艺名具有独享性和财产性。艺人艺名承载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是具有财产属性的人身权利。其财产属性虽不体现在一般的商业流转转让行为上,但艺名本身蕴含了巨大的无形的经济效益。演艺人员通过对其艺名的使用,比如参与商业宣传活动、作广告推广等行为,都会产生明显的财产效益。当事人主张诉争商标损害其姓名权,如果相关公众认为该商标标志指代了该自然人,容易认为标记有该商标的商品系经过该自然人许可或者与该自然人存在特定联系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商标损害了该自然人的姓名权。当事人以其笔名、艺名、译名等特定名称主张姓名权,该特定名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该自然人建立了稳定的对应关系,相关公众以其指代该自然人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一、侵犯姓名权怎么举证的?在案件的
    2023-06-22
    342人看过
  • 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姓名权的内容
    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体现在主体不同、内涵不同、限制不同以及权能不同四个方面。姓名权的内容包括改名权、使用权和命名权,改名权是指自然人有权依照法定程序更改自己的姓名,使用权是指斯人若有权依法不受他人限制地使用自己的姓名,命名权是指自然人有权决定采用何种姓、名、及其组合。一、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名称权和姓名权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1.主体不同。姓名权的享有主体是自然人,名称权的享有主体是依据《民法典》规定的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合伙人。2.内涵不同。姓名中含字、号、曾用名、笔名等;名称中则没有什么其他内含,只是有时名称表现为商号或标记。3.限制不同。姓名的获取通常是婴儿的父母或其他亲属代为取得,基本没有什么限制;名称是社会团体获得法人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名称的获取必须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4.权能不同。姓名权的权能有决定权、变更权和使用权;名称权除了决定权、变更、使用权外,
    2023-07-20
    403人看过
  • 姓名权是什么权力,姓名权的特征
    一、姓名权是什么权力姓名权是一种人身权,《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对于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应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二、姓名权的特征姓名权有以下法律特征:1.姓名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权。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标识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权。注意,法人虽然不享有姓名权,但其享有名称权,即法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并排除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的权利,并且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使用、依法转让自己名称的权利。2.姓名权的客体是自然人对自己人格的文字标识的专有权。姓名权的核心问题就是专有权,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权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专有的客体,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标识,不仅包括正式的登记姓名,
    2023-06-25
    448人看过
  • 公开姓名算暴露隐私吗
    精神损害抚慰金
    一、公开姓名算暴露隐私吗姓名属于隐私权范围,如果侵犯可以依法起诉要求赔偿。公民有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揭露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因此,姓名权就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之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二、侵犯姓名权怎么赔偿姓名权的损害是一种非财产的损害,它以精神损害为内容而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因为它体现的是人格利益而不是财产利益。姓名权虽无财产内容,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间接地导致姓名权主体的财产损害。根据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精神责任的司法解释,姓名权受到侵害的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
    2023-05-03
    323人看过
  • 商标法与在先姓名权
    案情案例一:宗A商标异议案异议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被异议人:安徽省涡阳县皖炉酒业有限公司被异议商标:第1623365号宗A1、当事人的主张异议人的异议理由:宗A是异议人的创始人、法定代表人,国家和社会给了他许多荣誉。宗A先生当选了浙江省、杭州市人大代表,1993年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4年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称号,199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全球奖)称号,1999年荣获中国饮料工业突出贡献奖,1999年再次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称号。随着异议人娃哈哈商标的驰名和媒体对宗A先生的大量宣传报道,宗A先生已成为社会公众人物。被异议人在饮料、矿泉水等商品上申请注册被异议商标宗A侵犯了宗A先生的姓名权。2、商标局审理与裁定商标局经审理认为:被异议商标宗A指定使用商品为第32类的啤酒、矿泉水、饮料制剂等。异议人的法定代表人宗A先生就其姓名依
    2023-06-27
    408人看过
  • 姓名权与著作权的关系是怎样的
    姓名权是每个人都享有的,但是著作权只有作品的作者享受。但是这两种权利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有人进行侵犯可以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维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姓名权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著作权又叫署名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民事权利,客观上已经成为最复杂、最深奥的法学分科之一。而署名权便是这种复杂民事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千零一十三条【名称权】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第一千零一十四条【姓名权或名称权不得被非法侵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2023-06-13
    258人看过
  • 侵犯公民的姓名权和隐私权赔偿标准为多少
    侵犯公民的姓名权和隐私权赔偿标准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姓名权和隐私权的侵权赔偿项目主要就是精神损害抚恤金,要结合损害后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才能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一、关于姓名权和隐私权的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千零一十四条【姓名权或名称权不得被非法侵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第一千
    2023-02-23
    458人看过
  • 保护隐私权,不要随意公开他人姓名
    公开在网上公布他人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还辱骂算违法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属于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一定范围以外的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侮辱是指使用语言、肢体动作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情节严重,需要用刑罚处理的行为。使用他人姓名为商标是否侵权纠纷对于将他人姓名作为商标名称的行为可以认定为侵权。《商标法》没有明确禁止将他人或名人姓名申请注册为商标,但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注册商标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所谓的在先权利,既包括他人享有的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也包括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商标法》第十条一款第八项也规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如果抢注的名人姓名商标会引起社会公众的混淆误认,也可以使用本条款来保护
    2023-07-05
    103人看过
  • 公积金贷款姓名与房产证上姓名有关吗?
    应当是一致的。一、原则上公积金贷款的主贷款人和房产证上的所有权人属于同一个人。二、公积金贷款是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享受的贷款,国家规定,凡是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均可按公积金贷款的相关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三、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四、购房合同、契税完税证明、不动产销售统一发票和房产证上的名字都是统一的。房产证去名字的费用(一)交易手续费:1.存量非住房按成交价的0.5%,由受让人缴纳2.新建非住房由转让双方各按成交价的0.08%缴纳3.新建住房按每平方米3元,由转让方缴纳;存量住房按每平方米5元,由转让双方各缴纳50%4.房屋交换按差额部分的0.5%,由支付差额一方缴纳;继承、遗赠、公有住房出售不交手续费(二)登记费:土地300元/件;住房80元/套;非住房550元/登记单元;车位80元/个由权利人缴纳经济适用住房、配套商品房、
    2023-07-16
    371人看过
  • 冒用与盗用姓名权区别
    一、冒用与盗用姓名权区别首先,盗用姓名是以他人的姓名进行民事活动,假冒姓名则不仅假冒他人姓名,还包括故意利用自己的姓名与被侵害人姓名的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冒充他人进行民事活动;其次,盗用姓名的结果通常直接损害了被盗用者的利益,而假冒姓名则是使用他人的姓名从事某种民事、经济及其他活动,假冒者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损害被假冒者的利益,而只是为了牟取个人的非法利益;再次,盗用姓名是未经姓名权人同意而擅自使用其姓名,而假冒姓名则是指冒名顶替,盗用姓名只是擅自使用他人姓名,行为人并未直接以受侵害人的身份进行民事活动,假冒姓名则是以姓名权人的身份直接进行活动,即冒充自己是他人。因此,盗用与假冒他人姓名是两种不同的侵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加以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姓名权或名称权不得被非法侵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二、侵犯姓名权怎么
    2023-05-03
    182人看过
  •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方式,姓名权的内容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方式包括三种,即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盗用他人的姓名。冒用他人的姓名三种方式,其中需要注意盗用和冒用的辨析。姓名权的内容包括更改姓名的权利、姓名使用权、决定如何命名的权利三大方面的内容。一、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方式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方式有下列几种: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在于盗用主要指盗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是姓名者本人,冒用则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姓名者本人。二、姓名权的内容姓名权包含以下内容:1.改名权即自然人有权按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不受其他人的限制。3.使用权姓名使用权,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专有使用权。使用自己的姓名是自然
    2023-07-07
    320人看过
  • 侵犯姓名权的主要表现,姓名权的特征
    一、侵犯姓名权的主要表现侵犯姓名权的主要表现如下: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二、姓名权的特征姓名权有以下法律特征:1.姓名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权。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标识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权。注意,法人虽然不享有姓名权,但其享有名称权,即法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并排除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的权利,并且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使用、依法转让自己名称的权利。2.姓名权的客体是自然人对自己人格的文字标识的专有权。姓名权的核心问题就是专有权,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权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专有的客体,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标识,不仅包括
    2023-06-07
    278人看过
  • 侵犯姓名权赔偿标准,姓名权和名称权的区别
    侵犯姓名权没有赔偿标准,法律规定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的,无需赔偿。姓名权和名称权的区别在于使用的主体不同,姓名权的主体是自然人,而名称权的使用主体是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还包括内涵不同,权能不同以及限制不同。一、侵犯姓名权赔偿标准侵犯姓名权没有赔偿标准。姓名权的损害是一种非财产的损害,它以精神损害为内容而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因为它体现的是人格利益而不是财产利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二、姓名权和名称权的区别姓名
    2023-06-05
    132人看过
  • 公民有没有姓名权
    一、公民有没有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姓名权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二、公民是否享有变更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8周岁以上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只需要以下相关材料:1、本人申请2、户籍证明3、单位或学校证明即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只需由监护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户籍证明,学校证明,出生证明
    2023-05-06
    60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姓名权
    词条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姓名权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 更多>

    #姓名权
    相关咨询
    • 教育权与姓名权的关系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09
      常见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行为。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
    • 姓名权与相对权的区别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5
      姓名权,是一种人身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所有的人身权都是绝对权。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如所有权、人身权。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人可以向一切人主张权利,可以对抗他以外的任何人,因此又称为对世权。相对权是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如债权。由于相对权的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
    • 公司名字与别人的同一个姓名属侵权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
    • 姓名与受教育权的关系?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04
      常见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行为。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
    • 公民的名誉权与隐私权都是公开权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18
      公民的名誉权是不包括隐私权的,我国法律上对名誉权的规定有姓名权、肖像权等等,并不包括隐私权,但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名誉权和隐私权都是不可侵犯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