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解释权"让消费者伤不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0:34:22 101 人看过

原标题:最终解释权让消费者伤不起律师:消费要较真

中秋小长假是商家各种促销活动的黄金期,也正是在假期期间,消费纠纷也多了起来,但是商家往往以所谓的最终解释权为借口,让消费者吃巴亏。什么是最终解释权,它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

去年中秋节期间办的游泳计次卡,这几天让小孙烦恼不已。

小孙:花了1200块钱办了60次,上个星期突然打电话过来说,你的卡还有一个月到期了,里面还有50次,不游就浪费了,当时我觉得很纳闷,因为办卡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过有效期。

小孙找到游泳馆,但对方声称自己拥有最终解释权,让小孙要么在1个月内游完50次,要么再花200元买10次延长两个月,这让小孙感到不公平。

小孙:对我们消费者当然很不公平,然后就单方面听他们的解释,我不能接受。

在一些格式合同中,商家为了逃避责任,往往通过最终解释权来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同时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但这种做法,国家工商总局早在2010年就颁布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违反者将被处以最高3万元的罚款。

但是相关规定颁布3年来,效果并不明显,各种霸王解释、消费陷阱仍然层出不穷。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保军分析,商家违法成本太低是主要原因:

张保军:因为争议的金额不大,但维权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这就纵容了商家这种有恃无恐滥用格式条款。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创办人岳成介绍,凡是制式合同,商家并不具备最终解释权,商家如果要拿出新的说法,也必须要经过消费者同意,对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解释,法院并不会支持。

岳成:正是我们的消费者不较真儿,才把商家养坏了,应该说哪里有最挑剔的消费者,哪里就有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一旦发生纠纷,调解不成,大家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促使商家依法依规。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建议,在欧美国家,对于商家制定的格式条款,都有预先的审核环节,让消费者的参与其中,这值得中国借鉴。

邱宝昌:商家制定格式条款无可厚非,但是否公平合理,能不能拿到市场中应用,就应该由相关机构审查,比如要在工商部门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备案,或者在制定过程中吸纳了消费者意见,经过了听证,应该是经过了双方的博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05: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消费者有权终止消费退款吗
    消费者有权终止消费退款,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消费过程中,发生可以解除消费合同的法定事由的,如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可以要求终止消费并申请退款。消费者终止合同后,经营者不退款的,是属于消费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通过投诉、诉讼等的途径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4-15
    494人看过
  • 消费者监督权相关定义和解释
    消费者的监督权是指消费者对于商品和服务以及消费者保护工作进行监察和督导的权利监督一词具有监察、督导的含义监察即对一些不法现象进行检举、控告使其昭然于世;督导即提出意见或进行处理以督促违法者改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关系到第一个消费者的利益因此保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能够得以遵守和执行不仅是国家的重要职责也是消费者自己的重要任务消费者是广泛的社会力量每一人都可以成为消费者并且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得好坏与每一消费者都有一定的利害关系他们对自己的利益最关心因而必然会发挥最有效的监督作用消费者的监督权的直接法律渊源是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另外还有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对于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
    2023-06-07
    79人看过
  • 司法解释中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由国家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人。赋予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的定义一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行为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属于欺诈行为。经营者有本办法第五条第(七)项至第(十)项、第六条和第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行为。二是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三是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023-07-18
    296人看过
  • 最终解释权如何界定
    法律综合知识
    从文学角度看,“最终解释权”一词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最终”是指最后、末了,再没有回旋余地。“解释”是指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最终解释权”就是,最后的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的权力。但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并没有对本文所提到的对商品促销广告中的“最终解释权”这一概念作出明确解释,而我国学术界对它也没有比较明确界定。笔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商品促销广告中的“最终解释权”,是指在商品促销广告的内容存在漏洞或者当事人对商品促销广告内容的理解产生分歧的场合,对漏洞或争议内容作出最后决断性说明的权力。
    2023-05-01
    458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范围的最新解释是什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有:1、消费者为了生活消费需要的目的,而去购买或者是使用商品的合法权益受到该法的保护;2、消费者秉持着为生活需要的目的而去接受某些服务的合法权益,受到这部法律的保护。另外,对于经营者而言,其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也应当遵守该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三包是什么三包是零售商业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指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后,卖方对买方所购物品负责而采取的在一定限期内的一种信用保证办法。对不是因用户使用、保管不当,而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故障提供该项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2023-07-16
    207人看过
  • 2021年最终解释权是什么?
    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所以,最终解释权就是一个包涵多领域的复杂的司法、学术等的解释一个问题的权利。对于“最终解释权”条款的分析,建议在格式条款单行法中将其明确规定为不平等格式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并由其提供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同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语言文字有多义性。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经解释不能判明其真实意思。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也往往造成合同中的用词不当。还可能有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故意使用不适当的文字词句,掩盖其真实意思。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需要先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解释。在诉讼中,虽然当事人双方往往提出各自不同的解释意见。但当事人的
    2023-07-12
    149人看过
  • 消费者保护法的条文解释
    对所买的房屋面积表示怀疑,又没有实在的依据与开发商理论,怎么办?从2003年6月18日起,您可以自己找测绘部门对所买房子进行实测。而且测量商品房面积由政府垄断之势被打破,不再由房管部门包办了,而是你可以从指定的26家房地产测绘单位中任意挑选一家进行测绘。房屋权属登记更方便了过去,房屋权属登记面积的测绘均由市、区县国土房管系统的测绘部门按属地负责承担,房屋产权人不能自主选择测绘单位,由此也引发过因面积问题产生的纠纷。市国土房管局近来发出通知,对房屋产权登记做出了新的规定。按通知中相关规定,业主可向有资质测绘单位实测的房屋面积测绘结果申请权属登记的,市、区县房屋权属登记部门应予以受理;申请人提交的房屋面积测绘结果,经审核后,直接用于房屋权属登记,也就是办产权证。业主联合找测绘省钱放开商品房测绘市场,就意味着业主和开发商可以自由选择有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面积测量。我们不用理开发商按什么程序来进行测
    2023-06-07
    109人看过
  • "最终解释权"属霸王条款
    上海市消协提醒市民:最终解释权≠最终裁定权各种促销活动中,主办者总不忘说一句“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可“最终解释权”非“最终裁定权”,市消费者协会日前提醒市民,如果商家的“最终解释”侵害了你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完全有理由说“不”。近期,市消协受理了多起相关投诉。吴小姐准备拍一套艺术照,付定金的时候,她让影楼接待小姐详细列出了所有服务项目。可拍摄完毕后,吴小姐还是与影楼产生了纠纷:虽然双方约定了内页的数量,可接待小姐所指的一页是正反两面,而拍摄处负责人却解释一面就是一页。吴小姐与影楼争论,对方指着宣传单称“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令吴小姐哭笑不得。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对于牵涉到消费者利益的宣传条文,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商家有义务将条文的具体内容讲述清楚,并尽量不要让消费者产生歧义和误解。双方发生纠纷,“最终解释权”只是为商家保留了一个解释的机会,并不意味着对条文的最终裁定。任何有损消
    2023-05-01
    368人看过
  • 最终解释权是违法的吗
    法律综合知识
    最终解释权是违法的。经营者常常以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以达到保障自身权益的目的,但是却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最终解释权就是最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的权力。最终解释权是违法的吗的法律依据《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与消费者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经营者不得在格式条款中排除消费者下列权利:(一)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利;(二)请求支付违约金的权利;(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四)解释格式条款的权利;(五)就格式条款争议提起诉讼的权利;(六)消费者依法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
    2022-07-08
    202人看过
  • 商家“最终解释权”四宗罪
    节庆促销期间,一些商家采用现场或网上团购形式,派发抵用券、优惠券、现金券、折扣券等消费券聚拢人气,却以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为由设置门槛,部分团购券客成了在门口团团转的转客。据了解,武汉江岸工商部门前两月接消费券类投诉达22起,五一期间又新增5起。节日期间,江岸工商部门对辖区发券商户进行了合同违法行为专项检查,发现消费券最终解释权滥用行为集中表现为四类。此次专项检查将持续一个月,消费者一旦发现类似行为,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A:超量发券,限量服务3月25日,周先生在窝窝网团购了9张江岸区二七公馆KTV的优惠券,当时注明需提前1天预订包房。他提前一天预订时,被告知包房已满。次日周先生以普通客人身份前往该店,工作人员却称还有包房。江岸工商人员调查发现,该场所每天只是拿出30%的包房接待持券消费者。据介绍,这种超量发券,限量服务的现象在美发、美容、健身、餐饮、住宿等行业尤其突出。日前,江岸工商
    2023-06-07
    375人看过
  •  最低消费是否损害消费者权益
    最低消费行为可能对消费者权益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包括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因此,消费者应该谨慎对待最低消费行为,避免被不良商家利用。最低消费行为是对消费者权益产生负面影响的举措。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最 低 消 费 是 否 侵 犯 消 费 者 权 益 ?最低消费是商家在促销活动中设置的一种消费陷阱。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被商家强调最低消费所吸引,而忽略了商品的实际价值
    2023-09-04
    126人看过
  • 不做“被消费”的消费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即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交换意见,协商解决争议。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调解必须坚持自愿和合法的原则。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后,在与经营者协商得不到解决时,可直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这种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4、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消费者与经营者就争议的解决方式达成仲裁协议,将案件提交有关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法院起诉是解决消费争议的司法手段。一、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怎么索赔?(一)协商和解。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二)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三)行政申诉。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四)提请仲
    2023-05-07
    439人看过
  •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新消息
    当消费者受到无良商家欺诈时,可主张如下赔偿:一、消费者可主张的最新赔偿标准(一)三倍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除退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还需要额外赔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若额外赔偿不足五百元,额外赔偿为五百元。(二)惩罚性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和医疗费、治疗费和误工费等合理费用,并可以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三)价款十倍赔偿《食品安全法》新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为一千元。(四)产品缺陷赔偿《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
    2023-06-07
    173人看过
  • 最低消费侵犯消费者权益有悖科学消费
    我吃饭吃多少钱凭什么要你饭馆给我规定?为什么使用消毒碗筷要另付费呢?3月7日,和谐消费服务田园城市破除潜规则系列论坛在蓉举行首场论坛,一场针对最低消费、餐馆限时消费为主题的讨论引来参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消费者代表:深受潜规则之害我想问问包间的定价是怎样定出来的?这里面是否存在暴利?论坛一开始,消费者代表栾晓英就提出了尖锐的问题,看得出这些都是消费者们平时在消费中常常遇到的难处。消费者代表袁庭栋表示,如果两个人喊两碟花生米,再说有要事商谈要一个包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那么餐馆肯定有意见。但是商家如果明白无误把包间费写在餐单上,让消费者自主选择,那还有理可说,就怕有些商家潜规则,不说清楚但是又硬要收钱。站在当事者双方来客观分析的袁庭栋表示,虽然包间费的收取可以理解,但是你商家没有资格要求我吃多少钱。袁庭栋例举了成都某大型餐饮商店,就明确指出包间费800元,餐饮费6800,如果我没吃到6800,
    2023-06-07
    28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本协议最终的解释权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05
      1.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商家在商品促销广告中所附的“最终解释权”条款,违背了公平原则,违反了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是无效条款,商家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并不能免除其应当承担的
    • 对最终解释权的处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7
      按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商家的最终解释显示公平,可到法院起诉解决纠纷。
    • 消费者投诉最快、最权威的消费者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6
      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先到经营企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交涉,说明情况,进行协商,要求经营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修理、退换或赔偿。如交涉无效,可按其问题性质分别向当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要求处理;也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解决;也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购买商品使用时发生故障或者突发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并请有关部门出具勘查证明。投诉的具体要求是:1写投诉信。信中要写清投诉者
    • 消费者协议法的解释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三包:包修、包换、包退。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 在对消费者实现三包主要依据有:1、国家规定、2、经营者与消费者
    • 怎么解释消费者的监督权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具体地说,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行为等问题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有向有关经营者或者机构提出批评、建议或者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消费者行使监督权的方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