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终解释权让消费者伤不起律师:消费要较真
中秋小长假是商家各种促销活动的黄金期,也正是在假期期间,消费纠纷也多了起来,但是商家往往以所谓的最终解释权为借口,让消费者吃巴亏。什么是最终解释权,它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
去年中秋节期间办的游泳计次卡,这几天让小孙烦恼不已。
小孙:花了1200块钱办了60次,上个星期突然打电话过来说,你的卡还有一个月到期了,里面还有50次,不游就浪费了,当时我觉得很纳闷,因为办卡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过有效期。
小孙找到游泳馆,但对方声称自己拥有最终解释权,让小孙要么在1个月内游完50次,要么再花200元买10次延长两个月,这让小孙感到不公平。
小孙:对我们消费者当然很不公平,然后就单方面听他们的解释,我不能接受。
在一些格式合同中,商家为了逃避责任,往往通过最终解释权来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同时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但这种做法,国家工商总局早在2010年就颁布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违反者将被处以最高3万元的罚款。
但是相关规定颁布3年来,效果并不明显,各种霸王解释、消费陷阱仍然层出不穷。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保军分析,商家违法成本太低是主要原因:
张保军:因为争议的金额不大,但维权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这就纵容了商家这种有恃无恐滥用格式条款。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创办人岳成介绍,凡是制式合同,商家并不具备最终解释权,商家如果要拿出新的说法,也必须要经过消费者同意,对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解释,法院并不会支持。
岳成:正是我们的消费者不较真儿,才把商家养坏了,应该说哪里有最挑剔的消费者,哪里就有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一旦发生纠纷,调解不成,大家都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促使商家依法依规。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建议,在欧美国家,对于商家制定的格式条款,都有预先的审核环节,让消费者的参与其中,这值得中国借鉴。
邱宝昌:商家制定格式条款无可厚非,但是否公平合理,能不能拿到市场中应用,就应该由相关机构审查,比如要在工商部门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备案,或者在制定过程中吸纳了消费者意见,经过了听证,应该是经过了双方的博弈。
-
不公平最终解释权消费者有理由说不
450人看过
-
从《消法》细解经营者“最终解释权”
101人看过
-
消费中谁有最终解释权
322人看过
-
商家最终解释权属霸王条款消费者打“12315”可找回公道
182人看过
-
让侵权者痛让消费者安
125人看过
-
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名词解释
476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本协议最终的解释权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051.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商家在商品促销广告中所附的“最终解释权”条款,违背了公平原则,违反了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是无效条款,商家的“最终解释权”条款并不能免除其应当承担的
-
-
消费者投诉最快、最权威的消费者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6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先到经营企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交涉,说明情况,进行协商,要求经营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修理、退换或赔偿。如交涉无效,可按其问题性质分别向当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要求处理;也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解决;也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购买商品使用时发生故障或者突发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并请有关部门出具勘查证明。投诉的具体要求是:1写投诉信。信中要写清投诉者
-
消费者协议法的解释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三包:包修、包换、包退。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 在对消费者实现三包主要依据有:1、国家规定、2、经营者与消费者
-
怎么解释消费者的监督权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具体地说,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行为等问题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有向有关经营者或者机构提出批评、建议或者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消费者行使监督权的方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