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商协会日前颁布实施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后续管理工作指引》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两个指引),为防范债务融资工具偿付风险提供了指导原则,对债券市场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2008年交易商协会推出中期票据,为中国企业应对金融风暴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也为市场提供了安全的投资产品,与短期融资券一起构成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产品线。仅过两年,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累计发行量已超过1.5万亿,成为中国债券市场最重要的金融产品之一。
然而,任何一种金融产品,若不在其快速发展期及时进行规范,很容易造成风险积聚,最终酿成危机。国内外有诸多教训,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中国的国债期货风波。中期票据推出以来,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不断扩容,发行人群体不断扩大,虽然在注册阶段已有专业人员严格把控,但存续期内各方面因素仍可能发生不利变化,影响未来的还本付息。因此,有必要在主承销商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专门指引,规范债务融资工具的后续管理工作,形成债券市场的风险防范制度。
在此背景下,交易商协会从市场自律的角度引入主承销商负责制,以图逐步建立起运行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两个指引的出台,将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减小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增进效率、降低成本:机构投资者可以及时获取债务融资工具重要信息,并进行专业判断,提前应对风险;发行人通过持续信息披露,可以树立市场形象,降低融资成本;主承销商和其他中介则获益于一二级市场的进一步活跃。随着两个指引在市场范围内的贯彻实施,市场各相关方按部就班,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置风险,达到多赢局面;而一旦有人怠于披露、隐瞒风险、疏忽大意,必将为市场所淘汰,形成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两个指引也有利于主承销商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两个指引给主承销商进行债务融资工具后续管理提供了指导思想,使工作开展更为有序、规范,将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之前后续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弊病,如权责利不对称、各方协调困难、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和疲于应付等。
-
怎么构建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342人看过
-
建行风险防范上台阶
398人看过
-
招商引资要注意防范风险
81人看过
-
信托指引出台
142人看过
-
构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防范体系
189人看过
-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195人看过
中期票据是指期限通常在5-10年之间的票据,公司发行中期票据,通常会透过承办经理安排一种灵活的发行机制,透过单一发行计划,多次发行期限可以不同的票据,这样更能切合公司的融资需求.... 更多>
-
怎样防范债权债务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技巧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14企业防范债权债务风险的方法: 1、对于处于不利市场地位的情形,更应该关注客户的资金动态和偿还能力,随时评价其风险指数,不能因为期待将来无法预期的结果而忽视被占用的资金的利益,一旦出现不利因素,应当尽快采取诉讼措施。 2、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重视对客户的资信评估,强调对于合同的审批,避免履约风险,加强对于交易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注意保存各种交易资料。
-
怎么样才能防范债务风险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8防范债务风险的措施: 1、进行任何交易,应当签署书面合同或者协议等法律文件,以备发生债权债务纠纷时有据可查。 2、履行交货或者付款义务时,应当取得收货单、送货单、收款收据等资料,这些资料是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重要证据。 3、保留交易对方的身份资料,比如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等,以保证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时能快捷地找到债务人。 4、债权债务受法律保护的诉讼时效为2年,从债权债务形成或者履行期
-
合同债务有哪些风险?如何防范合同债务风险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2什么是合同?合同就是双方合意的意思表示,不拘泥于书面的形式。生活中处处有合同,例如平常的吃饭和购物,都属于买卖合同。这些无形的合同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债务。那么,如何对合同债务的风险进行防范?有哪些注意事项?四川上浩律师事务所蔡静律师解析。
-
收到债务后怎样防范债务风险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28通过下列措施防范债务风险: 1、注意审查债务方的主体资格 2、注意审查借款方的借款用途是否合法。 3、如果是企业借款的,审查债务方是否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4、注意审查债务方的偿债能力。 5、注意规范借条的书写,不要使用模棱两可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
-
公司并购债务风险如何防范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10防范公司并购的债务风险的方法:收购方应进行细致的审慎调查;确保债务剥离协议的有效性;其他风险措施。 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要包括公司合并、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