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的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商家进行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就是虚假标价,这种形式指的是经营者以虚假的低价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但是在消费者结账时却以高价进行结算。
第二种就是模糊标价,这种形式指的是经营者在做促销活动的时候,以出厂价销售商品,但是实际上该商品的的出厂价比其标注的出厂价更低;或者是给商品标注低价,在人购买之后以高价结算,并解释为部分顾客才能销售其低价。
第三种是虚夸标价,这种形式指的是,经营者以全市最低价等字眼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宣传,并且误导消费者前来购买,但是其标注的价格却高于同行业内其他商家所标注的价格。
第四种是虚假折价,这种形式指的是经营者以全场几折等字样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但是整个商场里只有少数的几件是打了折扣的。
第五种是模糊赠售,这种形式指的是经营者常以买一送一等字样进行宣传,但是不会对送的那一份进行标注和说明,消费者进店消费之后,得到的送一却是另一个小物件。
第六种是隐蔽价格的附加条件,这种形式指的是经营者以购物返券的手段对其商品进行促销,但是没有提前告诉消费者该购物券是要加上等值的人民币才可以使用的,进而误导消费者进行循环消费的。
第八种是虚构原价,这种方式指的是经营者使用降价标签标示商品,比如原价一百元,现价五十元的形式进行促销,但是却有不能提供能够证明其原价确为一百元的交易票据。
第九种是不履行价格承诺,这种方式指的是经营者向消费者承诺在某一段时间内,买某种商品都能享受买几赠几的活动,但是在消费者购买了该商品之后却没有得到赠送的。
第十种是质量和价格、数量等都不相符的情形。
二、商家违约侵权如何赔偿
商家的违约行为侵犯当事人人身权益时,既符合违约责任构成要件,又条符合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即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因此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受害人只能选择行使一个请求权:或者提起违约赔偿请求,追究对方违约责任,或者提起侵权赔偿请求,追究对方侵权责任。
-
开发商违约赔偿几倍赔偿,哪些情况属于开发商违约?
193人看过
-
违约要按照几倍赔偿违约金
106人看过
-
违约金应当按照几倍赔偿
55人看过
-
2023合同违约要求赔偿几倍
429人看过
-
商家违约不发货三倍赔偿怎么投诉
272人看过
-
宅基地买卖违约几倍赔偿
227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3倍赔偿的商家骗几倍赔偿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01商家价格欺诈赔偿三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2022年合同违约几倍赔偿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2法律没有规定几倍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但约定的违约金额不得低于损失,也不得过高于损失,如下: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增加; 2、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适当减少。
-
违约赔偿标准能要求几倍赔偿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23法律没有规定几倍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但约定的违约金额不得低于损失,也不得过高于损失,如下: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增加; 2、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适当减少。
-
违约赔偿金赔偿几倍有法律依据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2法律没有规定几倍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但约定的违约金额不得低于损失,也不得过高于损失,如下: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增加; 2、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适当减少。
-
法律上合同违约赔偿有几倍赔偿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24法律没有规定几倍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但约定的违约金额不得低于损失,也不得过高于损失,如下: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增加; 2、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适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