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据效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0 04:00:40
275 人看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据效力确定:
1、审查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2、公安机关交警部门所取得的证据是否反映客观真实情况;
3、证据所揭示的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成因与责任人及其事故车辆,与案件发生之事实是否具有相关性。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怎么确定
可从认定书的审查角度来确定其效力。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种证据,应当具有证据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因此对交通事故认定书加以审查判断是证据使用的必然要求。交通事故认定书只有经过审查确认,才能依法确定其证明效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交警责任认定,确认交通事故责任
26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起诉的有效期是多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怎么办
256人看过
-
如何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赔偿比例?
475人看过
-
《交通责任事故认定书》的规定
103人看过
-
责任认定书的效力与交通事故赔偿的关系
40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几份责任责任认定书
15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交通事故认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词条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主要看三点: 一是当事人是否有违章行为; 二是违章行为... 更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最新文章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相关咨询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效力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需要法院确认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0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被认定为最高案件的效力如何确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1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和过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由一方当事人过失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二)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过失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根据其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和过失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承担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面没有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过失,属于交通事故,各方面没有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另一方无责任。
-
交通事故责任怎么确定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9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要负相应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认定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多久下来, 事故认定书的效力是怎么样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应按下列时限作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的各方均有证据的如何确定责任比例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5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各自的主张分别承担举证责任。 2、交通事故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相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机动车具有更强的机动性能和回避能力,在双方均违章的情况下,机动车驾驶人的风险是侵害他人导致的赔偿风险,而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的风险则是自身的伤亡,因此,机动车驾驶人理所当然地要承担更高的危险注意义务。 3、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在民事诉讼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