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如何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4:25:47 486 人看过

肇事逃逸的情形是: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等。

肇事逃逸情形认定标准包括什么

肇事逃逸情形认定标准包括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下列行为:

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负事故主要责任;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造成财产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4、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酒驾、驾驶不合格的机动车或者严重超载。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深度调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开展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是指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未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重新检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的;

(四)“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6日 07: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三人死亡,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
    属于特大交通事故的,交通事故根据驾驶机动车违章情况划分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1,主要责任,因驾驶人违章发生交通事故或重大交通事故使人死亡或者受伤的应负全部责任,驾驶证吊销二年。2,同等责任是驾驶人双方都出现违章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应属于同等责任,驾驶证扣12分或者不扣分。3,次要责任人是对方违章发生交通事故是对方受伤或死亡的应负次要责任,驾驶证扣12分或者不扣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算什么误工费交通事故使人受伤的有误工费。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义务人应赔偿的项目包括误工费。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
    2023-07-05
    247人看过
  •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是怎样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是为了降低近几年日渐提升的交通事故案件量,现在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意识不足所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着重培养交通事故安全意识。一、交通事故鉴定多久出结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二、交通事故怎么调解为了促进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使侵权行为当事人及时受到民事制裁,使蒙受损害的当事人能及时得到损害赔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义务人、权利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十日。(一)调解期限的开始日期。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造成人
    2023-02-27
    487人看过
  •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
    1、前言近年,公司的安全工作成绩离理想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存在差距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为了能尽快地缩短这种差距,每届公司领导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下了花了很大力气,特别是从去年新的公司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公司一把手亲自抓安全,亲自布置安全工作,参与每月的安全大检查,在公司的大小会上强调安全,公司的安全工作已有改改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公司的安全工作仍然薄弱,仍然不容乐观,造成这样的情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公司各级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由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员工违章行为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为此,全面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对我公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安全意识概述安全意识就是人的大脑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而产生的各种思维,企业中安全意识主要是指从公司领导到每一位员工对安全工作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安全意识可通过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责任等建立和施加影响,并可通过相应的激励机
    2023-04-24
    199人看过
  • 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减少医疗事故
    非法行医和医疗事故的区别:1、不同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资格的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2、不同行为的非法行医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医疗事故罪的诊疗活动依法进行;3、不同的非法行医只需要严重情节就可以构成犯罪,医疗事故罪的确立需要达到严重不负责任、死亡或严重损害其健康的程度;4、非法行医罪的主观过错是故意的,医疗事故罪的主观过错是重大过错;5、法定刑不同,非法行医罪的法定刑可达10年。医疗事故罪法定刑只有一档,最高刑只有一档3年。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目前,非法行医现象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十分突出,因非法行医而引出各种纠纷十分常见。于是,因非法行医而构成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因非法行医犯罪与医疗事故罪都与从事医疗这个职业有关,有时在处理具体案件时也会出现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两个犯罪行为是有本质上区别的,不能将其等同来看。非法行医犯罪与医疗事故罪都属于危
    2023-07-05
    214人看过
  • 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越来越多,水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备受关注。同时,国内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对水产品安全卫生实行市场准入,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渔业标准化、无公害化建设步伐,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成为当前巢湖市渔业生产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产品的现状近几年来,巢湖渔业在利用国家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之机,变市场优势、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渔业生产总量迅速扩张。2003年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已达6.1万公顷,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3.33万公顷,占养殖面积54.6%;水产品产量18.5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5.55万吨,占水产品产量30%,特种水产品产量、产值均位居全省第一;渔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3%;渔业产值现行价25亿元,全市当年农民人均渔业收入660元。目前,全市创建无公害水产养殖
    2023-06-06
    395人看过
  • 夏季用车安全意识要提高
    1、雷雨天停车地点有讲究广州交通:如果出现暴雨遮眼,需要无奈停车,地点的选择要注意。一般来说,大树、露天大型广告牌和电线杆成为夏日雷击的主要对象,当雷击到广告牌或者大树时,倒下的大树或广告牌会伤及停靠在旁的车辆。所以千万不要停靠在大树、露天广告牌或是电线杆旁边哦。2、开车打电话比醉驾还危险广州交警:你知道吗?开车打电话人脑的反应速度甚至比酒后驾驶还要慢30%;开车发短信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时的23倍;开车吃东西在美国的撞车事件中,约有26%是归咎于司机在驾驶时分心,其中一个情况便是正在吃东西。3、天气炎热不要贸然上山广州公安:警方提醒:暑假天气比较炎热,请不要贸然上山探险,要事先做足准备并配备足够的通讯和野外救援装备。如有必要,最好聘请当地山民作为向导,并告知当地派出所。4、遭遇拥挤人群踩踏如何逃生广州水警:①遇到拥挤人群时选择到人群边缘;②被推倒时设法靠近墙壁,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
    2023-04-23
    169人看过
  • 肇事逃逸一周能否算安全
    交通肇事逃逸违法,逃逸一周并不意味着安全。如肇事者逃逸被捕,将受到相应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涉嫌交通事故,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跑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违法行为,情节非常严重。因此,当事人应当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根据规定,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否则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一般判定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不要选择逃跑,逃跑加重处罚。不管逃多久都不安全。一、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承担哪些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会产一诸多不利后果。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减轻刑罚的一个条件。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如下:首先,是民
    2023-04-11
    120人看过
  • 肇事逃逸几天后就安全了
    肇事逃逸后安全多久?交通肇事逃逸涉嫌违法,几天内不安全,因为如果对方不报警,5年后起诉期就会结束,是安全的,但如果对方报警,你是故意回避,而且你不受起诉期限的限制,你可能会被逮捕一辈子。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匿、遗弃的,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无法得到救助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最高刑为15年,故意杀人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
    2023-05-31
    198人看过
  • 浅谈如何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一)
    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在企业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特别是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需要,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正在被广泛接纳,并更多的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当中,各类施工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出现,给社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类伤害与损失,就成为我们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在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中认识到,要搞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首要的前提与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包括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
    2023-06-06
    479人看过
  • 肇事逃逸的规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一、肇事逃逸的规定肇事逃逸的规定有如下内容: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2.肇事逃逸通常有如下情形:(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二、肇事逃逸如何认定肇事逃逸的认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1.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
    2023-04-23
    83人看过
  • 强化教育,提高安全保密意识
    各省级鉴定中心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保密法制教育,组织涉密人员学习保密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了解新技术、新设备使用过程中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方法,并结合失泄密典型案例,以案讲法,增强涉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其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履行责任义务。一、国家秘密与信息公开是如何规定的?正确认识信息保密与公开的关系,就是要从辩证统一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保密与公开的共同目的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挥信息资源的效益,同时避免泄露国家秘密带来的损失。国家秘密信息需要确保,但信息资源也应该合理充分利用,也需要公民掌握和使用,因而既不能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应该依法公开的信息,也不能以公开为由无视国家秘密的安全。该公开的不公开,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该公开的公开了,同样也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正确处理保守国家秘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关键是做到保放适度,保密与公开都要合理、合法。所
    2023-06-25
    456人看过
  • 摩托车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肇事逃逸是否负全责
    一、摩托车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二、交通事故中逃逸必须负全责吗在实践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如果驾驶员逃逸,大部分会被认定在交通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
    2023-03-21
    278人看过
  • 浅谈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一、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就要加强教育培训,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首先应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也有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二、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定、相关案例分析、相关专业知识,公司在这方面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或者购买发放相关资料教材进行自学,学习后要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考试,帮助全体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要让每一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懂得如果不按照法律、法规、岗位责任制尽职尽责管理,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使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增强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直至升华为“企业责任感”,和最高境
    2023-04-24
    436人看过
  •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发生学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1)注意力不集中。(2)在路上行走、骑车,三五成群、蹦蹦跳跳、嬉戏打闹。(3)骑飞车。放学时骑自行车在人海中穿行是某些学校下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部分学生骑车技术也实在高超,居然能把自行车骑得与汽车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祸根。若缺乏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在各个学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少数学生书读得越多,越不会走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薄,不仅在乱骑车、乱停车,在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也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预防:1、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作为一名在校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是最起码的要求。若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以下两点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1)在道
    2023-06-06
    163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事故处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如下: 1、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抢救伤员并报警处理。如果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3、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4、交管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 更多>

    • 肇事逃逸,无意识逃逸,怎么认定肇事逃逸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15
      无意识,不定逃逸。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驾车或遗弃车辆离开现场的制行为,也就是说逃逸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逃逸法律追究,如果没有这个意思,那么不能定性为逃逸;但是当事人如果离开现场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则推定为逃逸。
    • 肇事逃逸7天后如何算比较安全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6
      肇事逃逸后,没有安全期限,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 肇事逃逸主观意识包括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1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
    • 如何对交通肇事逃逸及其逃逸行为进行认识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7
      对道路交通事故逃逸行为的认识: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事故车辆或者遗弃事故车辆,逃离道路事故现场的;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将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 如何识别交通肇事逃逸后的自首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13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4、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