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1 09:15:29 448 人看过

《解释》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由本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该条明确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非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由行政审判庭负责;(2)必须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的方式进行审查;(3)是否准予强制执行都应当制作裁定书,作出书面裁定;(4)对非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应当在受理后30日内完成。在实践中对该条例如何理解也存在不同认识。

1、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的关系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含非诉行政执行)后,应当在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而《若干解释》规定是否准予强制执行,应在案件受理后的30日内作出裁定。对准予强制执行裁定书与执行通知书哪个先下发。一种观点认为: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的执行申请后,有30日的审查期限,可以先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对具体行政行为无异议,自觉履行,则不需作出强制执行的裁定,反之,接到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后,仍不履行的或提出异议的,合议庭再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执行条件的,作出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对于具体行政行为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及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则裁定不准予执行。其理由:一是行政庭受理行政机关的申请后,应在30日内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既要审查,就须通知执行的双方了解情况,单纯看行政机关的卷宗是审不清的,也容易作出错误裁定,执行与审查不能截然分开。二是根据《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及《若干解释》的规定,执行通知应在裁定之前发出,若被执行人提出异议,也可以为案件的审查提供参考,避免作出错误裁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的执行申请后,不必先向被申请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而应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符合合法性要求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同时向被执行人下发执行通知书,规定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期限,期限内没有履行的转入强制执行程序。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准予强制执行裁定,不再发执行通知书。主要理由是:第一,在司法审查之前向被执行人下发执行通知书是徒劳的,也是不符合《若干解释》第九十三条精神的。因为行政机关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之前,已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告之被执行人履行期限,被执行人如果愿意自觉履行应该早就履行了,因此法院向被执行人下发执行通知书也很难使其自觉履行。第二,行政机关之所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就是因为大多数行政机关不具备强制执行手段,法律、法规没有赋予他们强制执行权,其根本意义在于建立一种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监督制约机制,人民法院不能放弃这一职权。执行通知书一经人民法院发出,即表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已经司法确认,因此在进行司法审查之前向被执行人下发执行通知书是不当的。

2、人民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程度

《若干解释》第九十五条规定: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非诉行政执行中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与行政诉讼中的合法性审查是否应有区别一种意见认为: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标准,应当以《行政诉讼法》确定的诉讼审查标准为准,不能因为是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而降低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要求。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审查程序的繁简,审查实质无区别。其理由是:(1)非诉行政执行与行政诉讼相比较,非诉行政执行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更易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非诉行政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标准至少不能低于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标准。(2)从《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确定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初衷来看,之所以未把具体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权直接赋予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就是要通过人民法院的审查,确保被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如果降低合法性审查的标准,《行政诉讼法》确定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初衷将无法完全实现。

另一种意见认为: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应当以卷面审查为标准。所谓卷面审查主要是指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仅进行形式审查,没有明显违法的,人民法院就应当裁定执行。对非诉行政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不仅在程序上要区别于行政诉讼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在审查的程度上也应当有所不同。其理由:(1)人民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程序比较简单。无严格的程序作保障,对实体审查提出过高要求,其最终目的无法实现。(2)非诉行政执行的前提是当事人放弃了诉权。如果当事人放弃诉权后,人民法院仍然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查标准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其实质等于又赋予了当事人诉权,有悖于《行政诉讼法》关于建立诉讼时效制度的本意。

笔者认为,根据《解释》第九十五条规定,我国非诉行政执行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程度,应当以卷面审查为主。目前对何为明显违法并无明确标准。明显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法律水平较高的法官审查,可能容易发现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违法情况;反之,一个水平较低的法官可能对明显的违法视而不见。为避免出现这种主观随意性过大的情况,应当对明显违法规定一个相对确定的评判标准。一般情况下,明显违法由合议庭法官共同一致意志确定;合议庭意见不一致时,则应当以《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作为审查非诉行政执行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最终评判标准;即,合议庭出现两种以上分歧意见时,采取严格审查主义。在必要的时候也应与被申请执行人见面,了解他们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意见和拒不执行的理由,以全面审查被申请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3、人民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形式

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程序,是否应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程序进行,法律、法规均无相关规定。只是在《若干解释》第九十三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应当在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30日内进行。在审查的方式上,《若干解释》也未做明确规定。我们可以认为《若干解释》是给各级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方式留下了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人民法院既可以采取书面审查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比如,进行必要的调查、征询被执行人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缘由、召开听证会等。不能认为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形式仅仅限定在书面审查上,而不准许采取其他方式审查、核实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人民法院应根据每件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审查方式。

4、对《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能否提起复议或上诉?

在《若干解释》公布以前,对审查后是否予以执行,是否发法律文书,各地法院做法不一,准予或不准予执行的法律文书不很统一:有的是以通知的形式作出;有的是以裁定的形式作出;还有个别的以函件或口头方式处理。在《若干解释》公布并实施后,对行政机关的申请,人民法院均应做出是否准许执行的裁定。但当事人对这种裁定不服应如何处理,《行诉讼法》和《若干解释》中均无规定,如人民法院在发出《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后,发现裁定书确有不当,应如何处置,如不能正确解决将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人们出于保护相对人权益的良好愿望,为行政执行加上合法性的安全阀,架构起了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机制。法院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申请不加审查或只将审查做为一种形式而对行政行为予以支持(现实中大多数申请执行案件得到法院支持并付诸于执行),则相对人很难获得相应的救济。并将对行政行为相对人的合法权利造成更大的侵害,因为行政行为经法院程序后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行政行为,而是一种司法行为,对其不服,第一,不能再请求行政复议;这种司法审查行为不是行政诉讼,一般不进行口头辩论,相对人和相关人的权益往往容易被忽略;第二,亦不能提起上诉。虽然有惟一的申诉途径,但现实中基本上难以达到救济的水准。所以笔者认为对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后,所作《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书》应赋予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权利。当然,为了考虑到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可适当确定申请复议的期限。

5、关于非诉行政执行的法律后果

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生效具体行政行为之后,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1)经审查,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人民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得到了司法权的认可,并以司法强制力使得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义务最终得到实现,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完成其历史使命,宣告终结。

(2)经审查,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经人民法院的审查之后,被司法权所否定。否定的直接结果是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义务无法以司法强制的方式实现。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一是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不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在裁定不予强制执行时,是否能够同时确认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直接宣布予以撤销如果能,以裁定方式裁决当事人的实体权利,是否有悖于诉讼法所确定的裁定仅适用于解决程序问题基本法则;如果不能,不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否定,就会出现一方面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予强制执行,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这一具体行政行为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合法存在。因此,笔者主张,鉴于该程序的特殊性,在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中,应当在该裁定的说理部分,阐明作出裁定的法定理由。依法确定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并以此作为准予或者不准予强制执行的理由。

另一个问题是,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经法院依法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后,该裁定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产生那些拘束力该不予强制执行裁定一经送达,有自行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是否可以转而自行强制执行无自行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是否可以针对同一事实另行再作一个处理决定,甚至另一个决定的处理结果比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更重

笔者认为,人民法院的裁定具有司法权的性质。司法权优于行政权,这是世界公认的规则。尽管这种观念在我国还未被完全接受,但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确立,实质已经认可了这一规则。因此,人民法院的不准予强制执行裁定已经彻底地否定了被申请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既然具体行政行为已经失去法律效力,当然也就失去了执行力。有自行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一个违法失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显属行政违法。

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经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认为法院裁定错误,该行政机关即针对同一事实自行再作一个行政处理决定,要求相对人履行。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应当分别情况而论。如果人民法院不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是基于被申请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超越职权确认违法的,而行政管理相对人又确实存在某种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的,应当准许行政机关在纠正违法之后依法再作一个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对这个新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准许相对人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相对人既不履行又不起诉的,行政机关可以就这个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再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人民法院不予强制执行的裁定是基于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完全违法,行政机关根本无须对相对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行政机关企图具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本无法查清,行政机关不得再就同一事实另行再作一个新的具体行政行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非诉行政执行裁定仅仅是防止和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的一种手段,如果有新的事实或者行政机关纠正错误之后,剥夺行政机关对已处理但原具体行政行为已被确认违法的事件作出新的处理,将不利于行政机关实现有效的管理。

6、审查和执行期限问题

《若干解释》九十三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由本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那么行政审判庭在30日内组成合议庭对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后,裁定书何时送达,双方当事人,是否两类裁定书都要送达双方当事人,以及准予执行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被申请人拒绝履行或无履行能力,行政庭是否均要移送执行机构执行,能否裁定中止执行。人民法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机构在什么时限内执行完毕;《行政诉讼法》和《若干解释》无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在执行中的做法也不一致,一些法院是由行政审判庭在做出准予执行的裁定后,在将裁定书送达被申请人,并要求被申请人在一定时限内自觉履行,如被申请人不按规定时限自觉履行时,直接强制执行。另一种作法是行政庭只做审查工作,在裁定书送达后当事人不履行时即移送执行机构强制执行,在以上工作中对非诉执行的审查一般是掌握在30日内,但对移送执行以后的执行期限各地作法不一,有的是由法院自行决定,有的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期限另行计算。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收费中存在哪些问题

1、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是否收费规定不明。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条的规定,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不在诉讼费缴纳范围之列;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原《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申请非诉行政执行的,应缴纳申请费和实际发生的执行费用。新收费办法规定的缺失,使得此类案件诉讼费无法收取,导致诉讼费用流失。

2、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难以收费。法院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后,须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3、当事人执行和解后收费无法落实。法院对非诉行政案件进行执行的,需对被执行人进行大量说服教育工作,教育其主动履行,多数被执行人往往因此主动与行政机关和解结案。案件实现先执行后收费,由于当事人直接将相关费用交付给行政机关,导致此种情形下法院执行费用无法落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6日 14: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执行相关文章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将行政诉讼案件和非诉讼行政案件的执行移交行政审判庭负责的通知
    市中级人民法院,各区县人民法院:为了加强行政案件的执行工作,总结审判实践经验,并经上级法院同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行政诉讼案件和非诉讼行政案件的执行,由执行庭移交行政审判庭负责执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移交工作应在五月二十日之前交接完毕。二、移交案件的范围:1、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处理(处罚)决定书等;2、法律、法规及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规定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非诉讼行政案件。三、正在执行中的案件,仍由执行庭办理。对已执行中止和虽已立案尚未开展工作的案件,应移交给行政庭。四、鉴于行政庭刚接手行政案件的执行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1、申请执行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交申请执行书,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和其他必须提交的材料,以及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清单。2、对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在立案前,应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经审查决定立案的非诉讼行政案件,按照
    2023-06-06
    329人看过
  • 行政非诉执行审查程序如何审查?
    行政非诉执行审查程序需要审查:1、行政机关的主体资格。主要包括审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否是备处罚主体资格,是否存在无职权或超越职权的现象;2、证据材料的合法性;3、适用法律规范的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4-04-29
    109人看过
  • 第二审人民法院是否需要对上诉案件进行审查和调查
    第二审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对上诉案件进行审查和调查?
    2023-05-07
    137人看过
  • 法院对行政诉讼合法性的审查
    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并且要符合当下的法律政策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合法并且合理,符合当下的法律政策规定。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和联系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则是依据《行政诉讼法》。3、程序不同。行政复议只有一级,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则对一审法院作出判决不服还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4、结案方式不同。行政复议可以由行政机关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调解,申请人与本申请人也可自愿达成和解;而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5、审理的内容不同。行政复议既要审查具体
    2023-03-10
    339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对有关不动产的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管辖问题的答复
    【发布日期】1995-8-24【实施日期】1995-8-24【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文号】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鲁高法函〔1995〕140号《关于执行非诉行政案件是否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同意你院意见,即有关不动产的非诉行政案件执行,可以由被执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不动产所在地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由哪个法院执行,可由申请执行人选择。此复。
    2023-06-10
    302人看过
  • 浅议非诉行政案件中行政主体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规
    非诉行政案件的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法定义务,依据行政管理主体的申请,采用法定的强制手段,强制其履行义务,以保证国家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三)申
    2023-04-24
    424人看过
  •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管辖属于哪个法院
    被申请执行的行政案件属于受理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二)海关处理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行政诉讼法》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
    2023-02-07
    413人看过
  • 法院对执行回转的案件进行复审
    具备执行回转条件的,法院应作出执行回转的裁定。执行回转裁定可由当事人申请作出,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作出。关于执行错误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赔偿问题。如果对当事人的损害是由于法院的错误或者法院的不当执行造成的,当事人可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执行法院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当事人的损害是由于法律文书的错误造成的。法院执行回转应当符合的条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产生执行回转的原因:“在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很显然,执行回转制度是针对执行发生的错误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在日常的司法实践中,实行执行回转,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是人民法院按照执行程序将生效法律文书执行完毕,如果法律文书尚未执行,不发生执行回转。2.必须是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依法撤销了。法律文书未经法定程序撤销,
    2023-07-11
    409人看过
  • 行政非诉案件超过强制执行期限人民法院还会受理吗
    一、行政非诉案件超过强制执行期限人民法院还会受理吗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经审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①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主体不合格。②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尚未生效。③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尚未届满。④除不可抗力等事由外,逾期申请的。⑤执行标的不明确。⑥不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⑦申请执行的有关材料存在缺陷。⑧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不予受理和不予执行是人民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进行审查后或在执行中作出的两种法律后果不同的程序处理。不予受理的裁定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的申请在形式要件上存在缺陷而作出的,该裁定作出后,行政机关在具备了各种条件后还可再次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而不予执行裁定主要是基于对非诉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确有错误的情况而作出,该裁定一经作出,行政机关不得就同一执行内容再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对不予受理和不予执行的准确界定,将有利于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
    2023-04-13
    77人看过
  • 行政诉讼流程中对法院的审查
    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并且要符合当下的法律政策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合法并且合理,符合当下的法律政策规定。一、新旧行政诉讼法解释如何适用新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实行后,旧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自然同时废止,不再适用。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规定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该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是什么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如下: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2023-06-23
    82人看过
  •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能否申请再审,行政诉讼的受理条件
    一、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能否申请再审不是诉讼的行政案件,是不能申请再审的,如果是行政复议的,对复议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法院生效判决有异议,才能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九十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第九十一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二)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五)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
    2023-06-17
    125人看过
  • 执行行政非诉案件有哪些方法
    行政非诉执行,是指对于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而导致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行为。行政非诉执行虽系由行政庭受理的一类特殊业务,但其仍属法院执行工作的一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其在构建和谐“官民”关系中,做到和谐执行更是理所当然。(一)和谐执行行政非诉案件的一般方法行政庭在行政非诉执行中,要做到和谐执行,笔者认为下列方法可以采用:1.教育疏导法即区别不同案情,以攻心为上,对当事人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工作,敦促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该方法可细分为案例引导法、谈心交流法、换位思考法、后果警示法等。顾其名即可思其议,对这几种方法笔者不再赘述释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各种方法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2.人文执行法即对被执行人的执行方式和执行财产须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在执行目的和执行手段之间保持合理
    2023-06-01
    155人看过
  • 行政案件能立案吗,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行为
    一、行政案件能立案吗行政案件能立案,需要立案的先立案,后调查。有些行政案件是不需要立案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十条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违法行为地包括违法行为发生地和违法结果发生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地以及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地点;违法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违法行为发生地。违法结果发生地,包括违法对象被侵害地、违法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在医院住院就医的除外。移交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行政案件,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在移交前应当及时收
    2023-04-19
    467人看过
  • 行政案件的行政审查程序
    在立案登记制度的前提下,案件受理只进行正式审查。立案登记制度的本质在于将案件受理改为立案,法院不需要也不允许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与旧《行政诉讼法》仅用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两条法条对立案审查的规定相比,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用第四条法条详细规定了符合立案条件和立案庭登记后的具体形式审查方法,并对违反立案登记制度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保证了立案登记制度的顺利进行,清理了公民立案的门槛。法院立案庭或者建设后的行政诉讼中心在审查起诉状时,只需要审查形式上是否有明确的原告、被告、诉讼请求,不需要审查是否有真实的利害关系原告、被告是否合适、证据是否充分,只要符合形式要求,就要接受案件。当然,在正式审查中,应赋予立案机构审查重复起诉的权利,避免重复起诉和多头起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滥诉进入司法程序。行政案件办理期限行政案件办理时限是从立案到结案期限一般是90日,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
    2023-08-05
    227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在行政主体所做出的行政行为所规定的义务的制约和压力下,进行选择自身行为、改变行政相对人行为,最终达到行政行为的实现的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包含了被动、静态的法律义务的履行,更主要的是包含着主动、动态意义上的行政行为... 更多>

    #行政执行
    相关咨询
    • 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管辖法院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0
      1、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2、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执行确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执行,也可以决定由下级人民法院执行。
    • 审查非诉执行案件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0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95条所列的合法性审查标准比较宽泛。何为“明显”难以界定,且规定不予执行的情形较少,各法院在审查时只能自行把握。另一方面,法院存有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思想或屈服于方方面面的压力。受调查法院表示,虽然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行政行为不少有程序上的瑕疵,但如果因此全都不予受理或不予执行,行政机关甚至地方党委领导意见较大,认为现阶段
    • 人民法院对什么审查行政案件应当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合法审查?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15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的内容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是适当性。具体含义是:(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查的对象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包括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命令、决定等抽象行政行为。(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审查
    • 行政非诉审查法院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1
      对非诉行政案件的审查一般是指法院依行政机关的申请和《行诉法》第66条的规定,对未经诉讼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受理和审查的活动。其审查标准为: 一、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可执行内容? 二、是否有明确的被执行人? 三、行政执法文书是否确已送达当事人? 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有无超越职权范围、滥用职权? 五、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足? 六、申请执行人为具体行政
    •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的如何理解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基本不予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违法,但不适当的,基本上不能起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是属于行政权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原则上应当由行政机关复议解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原则上不代替行政机关作出决定,而是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