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消费信贷保证保险面临的风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4-24 16:28:03 78 人看过

近年来,随着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兴起,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各保险公司纷纷开办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一时间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市场热闹纷繁。但是,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暴露,保险公司面临的业务风险开始显现。如某财产保险公司从2001年开始经营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截止2003年5月底,累计保费收入1872万元,累计赔款459万元,赔付率24.5%。逾期贷款3296万元,占保费收入的176.1%,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达2515万元。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一些公司被迫全面收缩相关业务。人保、天安公司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清理整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平安产险公司也在近日对部分地区的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亮起黄牌。

一、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发展面临的障碍

几年前还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怎么忽然就变成了“鸡肋”呢?问题是多方面的:社会信用基础薄弱,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盲目竞争,违规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放松对房地产公司和车行的资信调查;产品设计存在缺陷,风险责任不对称等。但笔者认为,真正的问题却是来自保险公司自身,就是对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风险认识不足,业务管理不严格,市场运作不规范,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由于管理缺失产生的风险才是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一)保险公司对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缺乏长期观念。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高风险业务,而且业务周期长,短则2、3年,最长可达30年,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具有巨大性和滞后性特征。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风险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公司对业务管理和风险安排要有长期思想,业务经营要立足长远,要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周期性特点,要妥善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目前,保险公司在经营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短期利益(即保费收入)、重市场拓展,轻业务管理、轻市场研究的现象,缺乏严谨、科学的经营理念,不能全面地认识和分析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经营环境,为公司的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带来潜在隐患。如一些基层公司只看到目前房地产业形势一片大好,居民购房踊跃,房价节节攀升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把房地产业纳入到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来分析,也没有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结合起来分析,更没有意识到房地产业出现的投资增幅过高、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房价上涨过快以及低价位住房供不应求和高档住宅空置较多等结构性问题,对房地产项目不做分析、不加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扩大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最近,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国务院也于近日提出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就是对房地产业投资过热、出现泡沫现象的一种警示,应当引起保险公司的高度重视。

(二)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混乱。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主要依靠银行代理开展,代理业务一般占业务总量的90%以上。因此,与银行的合作就成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拓展的主要环节。目前,各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基本上都是采取“协议条款”的方式进行。

由于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不强以及对代理渠道的过度依赖,在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违规现象严重。保险公司普遍存在不严格执行标准条款费率的情况,违规与银行签定“不平等”协议,将本应由银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保险公司自己承担,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将意外伤害和疾病责任扩展为履约责任。如某保险公司条款本来只将投保人因意外事故或因疾病死亡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继续履行还款义务作为保险责任,扩展后变为只要投保人连续三个月末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还款义务即为保险责任。

2.缩减责任免除,取消免赔额。在消费信贷保证保险条款中,责任免除条款是保护保险人利益、防止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道德风险的重要内容。缩减责任免除就是变相扩大保险人的保险责任,减轻或降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道德约束,增加了保险人面临的道德风险。同时,取消免赔额弱化了被保险人的风险责任意识,造成被保险人的风险责任缺位。

3.降低费率,一般在标准费率基础上下浮30%左右。

4.降低首付款比例甚至零首付。设定一定比例的首付款是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风险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不同信用度的人群和不同风险度的业务,保险公司通过提高或降低首付款比例进行调节,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降低首付款比例甚至取消首付款要求,直接增加了保险公司的业务风险、加大了风险管理难度。

5.高额代理手续费,以及由此产生的退保风险。保险公司在办理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时,一般一并承保房屋保险和机动车辆保险且一次性收取保费,按协议支付代理商手续费。据了解,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手续费为10%—15%左右,房屋保险和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手续费为20%~30%,一般以现金形式坐扣。如果投保人提前偿还银行贷款后提前办理相关保证保险的退保,或者投保人在获得银行贷款后提前办理房屋保险或机动车辆保险的退保,保险公司将面临直接的经济损失。如果这种情况集中发生,保险公司该业务项下当期的保费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退保费,出现“红字”保费。巨大的支付压力将给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困难,并可能由此造成巨额亏损。

(三)保险公司对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管理不严格、控制能力不强、措施落实不到位。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风险的产生是多方面的,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目前,各公司对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均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加大了业务培训力度,采取授权经营、集中管理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基层公司风险意识不强、管理粗放,没有把风险管理容人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如对代理商的管理,迁就的多、制约的少,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不仅没有很好地研究代理环节的风险控制,反而通过协议将银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转移给保险公司自己承担,造成在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银行的风险责任缺位,从而进一步弱化了银行的责任意识。对投保人的资信调查是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的基础十分薄弱,经济活动中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为保险公司开展信用资信调查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另一方面,一些公司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坚决,工作不够扎实、细致,相关制度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调查程序流于形式。如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员工、亲属以个人购房名义或通过虚增楼房面积、虚增楼层骗取银行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用于房地产项目开发。一些犯罪分子勾结不法车行,利用假身份证骗取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等。这些情况时有发生,说明保险公司在资信调查环节仍然存在较大漏洞。

二、加强管理,促进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发展

(一)要提高对消费信贷保证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业务总量中占的比例较低,未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关注;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所具有的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消费信贷保证保险风险的巨大性和滞后性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保险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研究和分析,要站在经济全局的高度,认识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要站在保险业发展的高度,分析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自身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保险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要站在防范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提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加强和改善业务管理,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增强做好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责任感。

(二)要强化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目前,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管理环节产生的,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主要风险是管理风险。因此,加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管理,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

1.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风险点多,业务环节多,操作程序复杂。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保险公司要充分认识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风险的多样性,在代理商的选择、投保人的资信调查、逾期贷款的跟踪管理和追偿等各个环节都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落实责任制,彻底改变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责任不到位的状况。

2.授权经营、集中管理。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高风险业务,要求具备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授权经营、集中管理是一种有效控制风险的经营模式选择。分级授权经营,由上级公司按照统一标准对下级公司经营该业务的资质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允许具备条件的公司开办此业务;业务管理则集中到省级分公司,应开发专门的业务管理系统、设立专门的业务部门负责核保、核赔、房地产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目前保险公司普遍存在对自身经营行为的约束力不强、合规经营意识淡薄的现象。加快国有保险公司的改革步伐,完善股份制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使保险公司彻底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自觉约束公司的经营行为,从根本上改变市场恶性竞争的状况。

(四)要规范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经营活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管理和指导,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保监会可以制定或授权保险行业协会制定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的行业指导性条款费率,并对业务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规范性的要求,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市场的监管,对市场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监管,依法加重对市场违规行为的处罚,增加违规公司和违规人的违规成本,有效制止市场的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健康发展。

保险研究·刘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3: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保险行业中面临的风险?
    风险的客观存在促使人类不断探索应对风险的方法,20世纪30代后产生了现代风险管理活动。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RssellB、Gallagher)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使用风险管理一词。由此,风险管理的概念开始广为传播。一、什么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在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之后,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并处理风险所致损失,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等,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什么?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可以分为损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前者是指通过风险管理降低和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后者是
    2022-04-20
    192人看过
  •  投保人的人身保险是否面临强制执行风险?
    该段内容讲述了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范畴,保险费由投保人支付,保险公司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在这种商业行为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保险合同来规定。因此,保险是不能被禁止的。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范畴,保险费由投保人支付,保险公司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在这种商业行为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保险合同来规定。因此,保险是不能被禁止的。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保 险 能 否 被 强 制 执 行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是自愿签订的民事法律行为,投保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保险。但是,根据该法的规定,被保险人或者
    2023-09-13
    278人看过
  • 股权质押贷款担保会面临哪些风险?
    股权质押贷款担保有以下风险:1、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经营情况对股权质押的有效性有决定意义。2、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难以计量。非上市公司股权价格一般采用净资产法计算。净资产法计算股权价值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非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并不向社会公众披露,报表编制时适用会计准则的准确性也相对较弱。3、股权质押价值波动警戒机制缺失。4、非上市公司股权实现质权的途径较少。《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2024-04-19
    188人看过
  •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什么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什么?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指由借款人作为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当投保人不能按时缴纳贷款时,由保险人负责向被保险人赔偿未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利息的保险。概念在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中,投保人是贷款关系中的借贷人(或称债务人),被保险人是贷款关系中的放款人(或称债权人),其实质是保险人为被保险人提供的一种投保人还贷的担保。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个人消费需要通过贷款来实现,比如购买价值较大的机动车、房屋等,如果贷款人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放款人的损失将非常巨大,因此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既满足了个人消费和生活的需要,又将提供贷款一方的风险转嫁给了保险人,在保险实务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中国**保险公司就设有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和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责任范围责任范围主要有:①当投保人连续三个月未能向被保险人偿还贷款的,保险人即负责代投保人向被保险人清偿贷款本金和利息;②保险人还负责赔偿事先
    2023-05-09
    137人看过
  • 探究保证人在保证合同成立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担保合同除具备了一般合同的特征之外,其典型特征在于担保合同具有从属性,担保合同的从属性是指担保合同的成立和存在,需以一定的债权关系为前提,它是一种从属于主债权关系的法律关系,不能脱离于主债权,而单独存在。公司法人在成立后有哪些法律风险?有下列风险:1.民事责任。如果实际控制人操纵公司时存在虚构出资、抽逃出资行为,或者在诉讼过程中有隐匿、转移资产,或未经清算擅自处分财产等行为,挂名法定代表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2.刑事责任。实际控制人操纵公司实施经济犯罪行为,挂名法定代表人虽然未直接参与以上行为,但如果挂名法定代表人明知实际控制人利用公司实施以上犯罪行为,却不加阻止,或放任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则挂名法定代表人很可能也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3.自创公司受限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07-04
    184人看过
  • 我国民间借贷面临的风险
    一、我国民间借贷面临的风险我国民间借贷面临的风险如下:1.借款用途的风险。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还将构成犯罪。2.债务人的身份风险。出借人要注意借款人的身份,并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条,以免受骗上当。3.借款利息的风险。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4.借款履行的风险。借款是否履行,不仅要看借据,更要看付款凭证,因此,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最好通过银行交付,不要用现金进行交付。5.诉讼时效的风险。在借贷案件中广泛适用一般诉讼时效制度。所谓一般诉讼时效,指法律规定的公民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的期限,自公民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情形的,就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样,债权人就丧失了实体胜诉的权利。二、
    2023-04-23
    446人看过
  • 环保举报是否面临泄露风险?
    不会。违反举报人保护规定,故意泄露举报人姓名、地址、电话或者举报内容等,或者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或者应当制定举报人保护预案、采取保护措施而未制定或者采取,导致举报人受打击报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309实名举报的后果12309实名举报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五十九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保密措施。第六十条举报中心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受理网上举报,严格管理举报
    2023-07-17
    443人看过
  • 消费信贷保险合同研究
    法律综合知识
    作者:吉林大学法学院·王宁论文摘要:本文是一篇比较系统地研究、考察、探讨吉林1997年版。(16)[英]C.E霍尔:《财产保险-风险的估计与控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17)DickBriggsandBrtEdwards:CreditInsrance-HowtoRedce-theRisksofTradeCredit,PblishedbyWoodhead-FalknerLimited,Firstpblished1988.(18)JohnF.Dobbyn:InsranceLawinaNtshell,Beijing:PblishingHoseofLaw,2001.3rd[Reprinteded.].论文类:(1)刘亚:《信用保险与保证担保》,《保险研究》1997年第4期。(2)韩军、邱长溶、王军:《住房消费信贷风险与保险问题研究》,《保险研究》1999年第4期。(3)刘志文、陈少林:《
    2022-04-16
    343人看过
  • 劳动者面临的风险
    劳动者入职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中会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双方一旦产生争议,劳动合同自然会成为重要的证据之一,第一能证明劳资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第二能证明劳动者从事的岗位、工作地点和工资福利待遇等。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仅限于口头承诺,假如有一方事后翻脸不认账,另一方也无法证明。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这样的案例,用人单位为了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避免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等,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以现金的形式支付,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会推个一干二净,有时甚至会否认认识或见过此员工。如果劳动者没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过劳动关系,最后只能接受败诉的风险。一、证明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证明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是:1、员工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没有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
    2023-06-28
    298人看过
  • 工程保证金交付的风险分析
    这要看工程的招标文件里的具体要求,有的要求交保证金,有的不需要交,要求交保证金的话,招标文件里会写清楚保证金的金额,以及要汇款的账户名称,开户行;保证金一般交到代理公司(咨询公司),就是甲方委托给办理这个工程招标的公司。工程还交保证金吗做工程是需要发包方按照合同的约定预留保证金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程质保金是3%。根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第7条规定: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
    2023-07-03
    450人看过
  • 保险合同中的风险保障条款分析
    合同上的保险条款包括的风险如下:1、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必要条款,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合同就不能成立。主要条款约定的法律风险最为严重;2、次要义务条款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也必须具备;3、当事人无意使其成为主要条款的合同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如果合同文本是用两种以上的文字订立的,约定具有同等效力,那么每个文本使用的单词和句子的推定都有相同的含义。文本中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性质、目的和诚信原则进行说明。公司法的主要保险条款有哪些在我国保险条款的法律概念是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的有关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条文,保险人对其所承保的保险标的履行保险责任的依据;公司法具体内容包括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公司债券等。《中华人
    2023-07-08
    92人看过
  • 保险投资效益风险分析
    法律综合知识
    [摘要]我国保险业目前实行超常规发展,困扰其发展的瓶颈即投资问题。在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宽后引起的效益问题、风险问题、资源有效配置等问题,对保险业的长期运营和社会稳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应引起关注和重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社会、保障民众、资金融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险业目前实行超常规发展,困扰其发展的瓶颈即投资问题。在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宽后引起的效益问题、风险问题、资源有效配置等问题,对保险业的长期运营和社会稳定将产生深刻影响,应引起关注和重视。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按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的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有以下特点:1.投资渠道狭窄,满足不了保费快速增长的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
    2022-04-09
    405人看过
  • 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面临哪些风险?
    一、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首先,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其次,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此外,除了法律诉讼之外,投保人也可选择向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理赔索偿有关的纠纷,但该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二、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一方面,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另一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此外,如以期交保费
    2022-04-09
    404人看过
  • 养老保险面临缴费高保障低
    从年初的佛山工人退保潮,到佛山几乎从来没有面临过今天这样广泛的质疑。一方面,人们对其保障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这种强制入保,账户由国家统筹管理的保障制度,其存在本身的合理性也争论不休。偏向福利的人士认为,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国家财政有责任补贴和完善现有养老保险制度,让退休者尤其是其中的低收入人士安享晚年;而持古典自由主义经济观点的人士则认为,养老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个人比国家更有动力和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养老金,让政府对养老负责,只会使他们有更多借口浪费纳税人的钱。我们暂且放下这种意识形态之争,先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投保人的收支进行一个粗略计算,因为,如果它让投保人不是受惠而是受损,那么它就不是保障而是掠夺,因此也就根本没有完善的必要,只有改革或者善后的必要。交上海划得来吗?公民交纳的养老保险由两部分组成,由企业代缴公民收入的20%,公民直接交纳收入的8%。而退休以后领取的养老保险也由两
    2022-04-19
    34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股权质押贷款担保可能面临的风险
      新疆在线咨询 2025-02-08
      股权质押贷款担保具有以下风险: 1. 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经营状况对股权质押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2.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难以估量。非上市公司股权价格通常采用净资产法计算。净资产法计算股权价值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然而,非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并未向社会公众披露,报表编制时适用的会计准则的准确性也相对较弱。 3. 股权质押价值波动监控机制不完善。
    • 取保候审担保人所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5-01-13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承担确保被取保候审人在未经羁押的情况下到案、候审不误的义务。若违反规定义务,保证人将受到罚款的处罚,构成犯罪者将受到刑事责任追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保证人需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二)若发现被保证人可能或已经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应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
    • 担保人面临贷款人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河北在线咨询 2025-01-14
      担保人需要履行其对借款人的债务责任,如果借款人未能偿还借款,则担保人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其债务或者承担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担保人可以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在这里,债权人既是主债的债权人,也是保证债务的债权人。保证债务也被称为保证责任。
    •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保险费率如何确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08
      1、赔偿金额=(投保人未偿还的贷款本金+贷款利息-被保险人通过实现抵(质)押权获得的补偿)×(1-免赔率)在上述公式中,贷款利息为未偿还的贷款本金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利率所产生的贷款利息,计算时间自投保人未履行还贷义务之日起至贷款期间届满之日或保险事故结案之日(以先发生者为准)止,最长不超过一年;被保险人通过实现抵(质)押权获得的补偿一项的数额最低为零;免赔率以保险单载明的具体比率为准,但最低不得
    •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是什么呀?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3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内容需要您通过平安保险公司咨询。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