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租赁合同怎么解除
双方协商解决解约事宜,并签订一份《解除租赁合同确认书》,明确以下内容:哪一方提出、另一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如何承担等问题。不管是否协商一致,双方注意保留书面文件。当协商不一致导致无法提前解约时,单方向对方发同相应催示函主张权利,并保留催示的证据,在合理时间内对方没有反应,应该及时到法院提起诉讼。
二、解除房屋租赁合同条件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解除条件有约定和法律规定两种,解除的方式有双方协商解除和一方申请解除。出租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分为:
(一)承租人擅自将承租的房屋转租、转让或转借的
(二)承租人利用承租的房屋进行非法活动,损害公共利益的
(三)承租人累计六个月不交租金的
三、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程序
(一)单方解除的程序
单方解除,即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而解除合同。解除权属形成权,不需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解除权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但解除权的行使并非毫无限制,民法典对其行使期限和行使方式均有明确规定。
关于解除权的行使,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规定:
1、一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f1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巧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遵循其规定。
(二)协议解除的程序
协议解除实质为原合同当事人之间重新成立一个以解除原合同为目的的合同,因此,应遵循由要约到承诺的一般缔约程序及其他相关要求。以实现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
租赁合同解除的条件是什么,租赁合同解除后果
291人看过
-
不定期租赁合同解除与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
82人看过
-
合同解除租赁过程合同解除租赁装修后要怎样处理
253人看过
-
承租人解除出租合同,是否同时解除租赁合同
99人看过
-
商铺被租赁解除租赁合同
338人看过
-
租赁合同提前解除合同怎么解,租赁合同未到期房东可以提前解除合同吗
240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租赁合同解除怎么赔偿,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2租赁合同中对此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没有约定的,应看租赁合同能否继续履行。当合同确实无法继续履行或者履行成为不必要时,合同才能解除。 至于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的赔偿问题,如果租赁合同未对此约定,承租人单方解除合同的,应由承租人赔偿出租人的损失。一般来说,剩余租期超过3个月的,赔偿数额按3个月租金计付;剩余租期不满3个月的,赔偿数额以剩余租期的租金计付。 注意事项:押金不是违约金,提前解除合同不能直接扣
-
怎样解除租赁合同解除租赁合同如何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19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修时,合同终止时,双方对已形成附加装修的处理没有约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因出租人违约导致合同终止的,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赔偿剩余租赁期残值损失的,应当予以支持;(二)因承租人违约解除合同,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赔偿剩余租赁期间装修残值损失的,不予支持。但出租人同意使用的,应当在利用价值范围内给予适当补偿;(3)因双方违约解除合同,剩余租赁期间装修残值损失由双方根据
-
解除解除租赁合同声明书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8关于解除租赁合同声明书有以下内容: 甲方(出租人):____________乙方(承租人):____________ 鉴于: 甲乙双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门市租赁合同》(以下简称“租赁合同”)及《房地产租赁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甲方将坐落于____市____区______街(路)____号____层门市/住宅租给乙方。上述租赁合同及补充协议约定的租赁期为____年_
-
能否解除租赁合同承租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09根据法律规定,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
如何申请解除租赁合同解除租赁合同的赔偿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7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终止,违约终止的,租赁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赔偿。未约定的,按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