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工伤病历丢了可以到医院复印。医院一般是会有病历的存档的,如果工伤的病历丢了,职工本人可以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和出院证明到医院申请复印病历,不会影响工伤的申报。用人单位应该在工伤事故伤害发生后的三十天之内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的认定,如果超过时效,职工自己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一、工伤认定需要提交的材料具体如下: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者工伤报告表;
3、 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单位出具的事故调查报告;
5、手写证明材料两份;
6、工伤认定申请公示件,附单位公示栏照片,个人申报不需要;
7、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8、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9、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交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
10、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二、伤残鉴定申请的流程具体如下:
1、提交工伤认定机构出具的工伤确认书复印件或工伤鉴定委托书一份;
2、填交《职工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一份,需加贴一寸照片、用人单位加盖公章;
3、提交指定医院医生填写的《工伤职工医疗终结临床体检与诊断表》一份,加盖医院公章,并附医院各种检查报告单;
4、职工工伤全部病历资料、医疗检查报告单、诊断书等资料复印件一份,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5、职业病患者,应提供由市疾控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书;
6、肢残、烧伤等体表伤残者,应提交伤残部位四寸彩照一张;
7、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8、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
向公司报工伤需要病历吗,病历丢了就不能报工伤吗
185人看过
-
报工伤病历丢失了该如何处理?
106人看过
-
病历丢了可以做工伤鉴定吗
339人看过
-
病历年龄错了能报工伤吗
358人看过
-
医保病历本丢了怎么处理
69人看过
-
医院病历丢失作废怎么办
180人看过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也是医学教育、科研和法律的重要依据。病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 更多>
-
病历丢了就不能报工伤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0病历丢了,医院应当有存档,你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和出院证可以到医院复印病历,不影响工伤申报。 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现在没有申请,已经超过单位申请认定的时效。你可以自己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本人申请的时效为一年。
-
病历丢了属于工伤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30可以。医院有病历资料,你可以到医院复印并要求加盖医院公章,即可以解决你的医疗资料的问题。《工伤认定办法》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本人或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工伤事故发生后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
工伤认定书要医院病历,可是病历丢了如何办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4赔偿项目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
-
请问病历丢了能鉴定工伤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1病历丢了是可以做工伤鉴定的,但是需要当事人到医院申请查阅病历资料,并复印其本人的病例。 一般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取得工伤认定书后,以及能出示工伤职工的出院证明和诊断证明等材料,即使病例本丢失,对做伤残鉴定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
-
伤残鉴定书和病历本被我丢了怎么办?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7用人单位和社保局(工伤保险基金)都会赔偿,工伤十级伤残享受以下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用人单位承担);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用人单位承担);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地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5.工伤赔偿: (1)如果继续在单位工作,不辞职的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