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怎么认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8 16:31:28 80 人看过

认定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规定是: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本罪。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会怎么处置的

丢失枪支不报罪量刑应当根据实际案情决定。

我国刑法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0: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哪些属于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要件
    一、哪些属于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应尽的职责。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1)这里的不及时报告,是指在发现枪支丢失后未立即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枪支丢失后一段时间内一直未发觉丢失而被他人利用作案时,不宜认定其是不及时报告。如果行为人对枪支保管完全是按照规定,但因意外发生被盗、被抢而及时报告的,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违反枪
    2023-04-28
    404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立案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对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立案标准是: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应予以立案。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我国刑法对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立案规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6-25
    477人看过
  • 犯下丢失枪支不报告罪会怎样处罚?
    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后行为人故意不及时报告,使枪支丢失落人犯罪分子手中被予以持有、使用或因枪支走火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的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的,属于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既遂,对行为人追究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主体不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
    2023-07-17
    242人看过
  • 什么标准下丢失枪支不报罪才立案?
    符合下列标准丢失枪支不报罪应当立案: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如人民警察、缉私人员等,枪支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或者被盗、被抢、被骗,不及时报告,致使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的,应当立案追诉追究刑事责任。什么标准下丢失枪支不报罪才立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7-07
    382人看过
  • 未报告丢失枪支罪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有下列构成特征:1.客体方面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方面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丢失枪支不报罪怎么处罚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认定标准有:本罪的犯罪形态是故意的,因为行为人主观上知道丢失枪支的意图;本罪的过错形式是过失,其原因是行为人在发生严重后果时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本罪的过错形式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原因在于行为人对严重后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仅源于疏忽,更源于放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21
    483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案是否涉嫌违法?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一)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丢失枪支不报罪量刑标准我国刑法规定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注意的是,本罪的构成要行为人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若是及时向领导报告的,则不构成本罪;另外本罪也需要造成严重后果,若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本罪不构成。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本罪的量刑标准,至于具体量刑,需要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作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06
    174人看过
  • 怎样才会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有哪些规定
    符合以下要件才会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二)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告;(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四)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17
    342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犯罪构成: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2、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于枪的丢失,可能是出于过失,但不及时报告,却是出于故意。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特征是什么?有下列构成特征:1.客体方面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方面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8-06
    82人看过
  • 刑法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当事人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一般情况下由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如果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的,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刑法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6-25
    407人看过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一)主体条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二)主观条件: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告;(三)客体条件: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四)客观条件: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15
    270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丢失枪支是否犯罪
    一、法律规定丢失枪支是否犯罪丢失枪支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没有刑事处罚,但行政处罚就要由公安局决定。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枪支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向允许配备、配置枪支的规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配备、配置枪支的;(二)违法发给枪支管理证件的;(三)将没收的枪支据为己有的;(四)不履行枪支管理职责,造成后果的。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向本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配备、配置枪支的;(二)违法发给枪支管理证件的;(三)将没收的枪支据为己有的;(四)不履行枪
    2024-01-17
    163人看过
  • 丢失枪支犯罪主体是什么?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丢失枪支不报罪法条及司法解释丢失枪支不报罪规定于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指的是按照法律配备了公务用枪的人将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且导致了严重性后果。司法解释对于该罪的情形包括他人使用丢失枪支致人轻伤以上伤亡事故、他人利用丢失的枪支实施了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其他具有严重性的后果。判处拘役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五条
    2023-08-01
    56人看过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枪手应尽的责任。同时,依法配备公务枪支的人配备的枪支一旦被盗或被盗或丢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枪丢失不报案,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近年来,持枪犯罪案件不断增加,其原因之一是依法配备公务枪的公司和人员疏于枪支管理,多发生枪支被盗、被盗或丢失的事件,使枪支流向社会,获得罪犯,利用。对公共安全形成潜在的严重威胁。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失枪后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包括因为行为人保管不善而丢失的,也包括枪被盗、抢劫、被骗或其他丢失控制枪
    2023-08-06
    330人看过
  • 刑事丢失枪支不报罪如何量刑处罚
    一、刑事丢失枪支不报罪如何量刑处罚刑事丢失枪支不报罪的量刑处罚:触犯本罪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非法运输枪支罪如何量刑处罚非法运输枪支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2024-01-17
    7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丢失枪支不报罪客观要件是什么,丢失枪支不报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5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 1、这里的不及时报告,是指在发现枪支丢失后未立即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枪支丢失后一段时间内一直未发觉丢失而被他人利用作案时,不宜认定其是不及时报告。如果行为人对枪支保管完全是按照规定,但因意外发生被盗、被抢而及时报
    • 丢失枪支不报罪刑事责任是什么?我哥是警察不慎丢失枪支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30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刑法对于丢失枪支不报罪的量刑标准做了明确规定,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5日以下
    • 什么叫丢失枪支不报罪罪名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10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枪手应尽的责任。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所配备的枪支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事件,应当立即向
    • 丢失枪支不报罪还可以定什么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7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 (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
    • 丢失枪支怎么报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4
      以下是丢失枪支不报罪怎么处理的答案: 《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枪支被盗、被抢或者丢失,不及时报告的; 第四十六条本法所沐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