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涵盖的范畴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行为,只要合法,都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
1.财产返还
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
2.赔偿损失
无效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相应地产生损失赔偿的后果。该后果的承担是与当事人的过错相联系的。应依据当事人的过错确认其赔偿责任。
3.追缴财产
在法律规定情况下,执法机关要将当事人因无效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予以追缴,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如下:
1.意思表示和其必备要素的关系: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
(2)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2.发生效力的原因:
(1)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2)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本质不同:
(1)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
(2)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
非农业用地的概念及其涵盖范围
385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定义及其涵盖的范畴
283人看过
-
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及其民事法律责任
341人看过
-
婚姻财产的概念及其涵盖的具体内容
59人看过
-
敲诈勒索的内涵及其相关法律概念
250人看过
-
个人财产的概念及其涵盖的领域有哪些?
194人看过
-
民事侵权的概念及其解决方法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27民事侵权是指什么?民事侵权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并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包括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
民间非法集资的概念及其法律风险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10民间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所规定的非法集资行为,如果数额较大,则处以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单
-
民事行为和准民事行为概念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2一、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行为又称为法律行为。这种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二、准民事行为准民事行为是表意行为之一种,但其效力非基于表意人的表意,而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民事行为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民法上效力的表意行为。准民事行为可分为催告、通知以及宽恕。
-
相对人在民法中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05相对人概念在民法中具有特殊意义。所谓“善意相对人”指的是在合同或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中,第三方因自身没有过错且不可归责于自身的行为,取得一定的财产或利益的情况。这里的“善意”与民法上的“善意”具有不同的含义,不能用我们日常使用的“善意”来解释。 善意相对人主要指的是没有过错且不可归责于己的第三方,在取得一定的财产或利益时受到法律保护。法律会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同时限制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中人的权利
-
竞争法的概念及其立法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5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993年9月2日,第八届XX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