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认定依据包括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23 11:05:22
230 人看过
所谓侵犯通信自由罪,即是指藏匿、损毁或非法开启他人口中的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等物件,进而侵害到公民在通信领域内的自由权益,且情节较为恶劣之人需负起法律责任的行为。
对于这一罪名的定罪,其主要依据可归纳如下几个要点:
首先,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的自然人,只要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便有可能构成此罪。
其次,从主观层面来看,本罪的成立需要行为人存在故意的心态,而过失则不能成为本罪的构成要件。
再者,从客观方面来看,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藏匿、损毁或非法开启他人口中的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等物件。
此处所称的“信件”,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信函,还涵盖了现代通讯手段中的电子邮件、短信等。
最后,若要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例如多次、大规模地藏匿、损毁、非法开启他人口中的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侵犯通信自由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472人看过
-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主体包括什么和什么
384人看过
-
侵犯通信自由罪属于刑事犯罪吗
126人看过
-
合同欺诈的认定依据包括哪些
295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侵犯通信自由罪?
201人看过
-
盗窃罪的主要认定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48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年龄犯罪规定的立法依据包括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26相关法律规定有: 1.《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
-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四要素,有没有法律依据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07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四要素: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侵犯通信自由罪主体;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四)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
-
工伤认定时效的依据包括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7工伤认定时效的接续原因如下: 1、不可抗力; 2、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3、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5、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
侵犯通信自由罪指什么,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特征及构成特征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侵犯通信自由罪指什么(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概念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二)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3、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
-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包括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1-06-30(一)侵害身体自由权 一般认为包括以下四种: 1、非法限制、拘禁公民身体。 2、利用被害人自身的羞耻、恐怖的观念,妨害其行动,也为侵害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例如夺去入浴妇女的衣服,使其无法行动。 3、妨害公路通行。对于公路的一般使用为一种自由,不法加以妨害,即属自由的侵害,为非法行为。 4、侵害通信自由。通信为公民传达意思的手段,系公民身体自由即行为自由的范畴。 (二)侵害精神自由权 大体包括以下